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处理时间对棉织物涂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对不同种类黏合剂及焙烘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测定K/S值、匀染性及色牢度,结合扫描电镜表征织物表面形态,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改善涂料染色效果,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3 000 W,车速0.5 m/min。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选用20 g/L PU黏合剂,在120℃焙烘3 min,织物K/S值、色牢度和手感接近阳离子改性织物。  相似文献   

2.
织物分别采用自制阳离子固色剂和交联剂预处理,用提取的桑葚色素进行媒染染色,优化了工艺条件.固色剂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固色剂16 g/L,焙烘温度85℃,焙烘时间5 min;交联剂预处理工艺条件为:交联剂30 g/L,焙烘温度80℃,焙烘时间2 min.经过两种工艺预处理后,均在中性条件下染色.固色剂和交联剂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善织物的表面色深,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也达到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涂料染色方法对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工艺条件(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黏合剂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黏合剂用量140 g/L、焙烘温度160 ℃、焙烘时间3 min时,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最好.采用树脂与涂料同浴染色,能改善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6,(20)
采用丙烯酸酯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作为黏合剂,应用于纯棉织物涂料印花,考察了黏合剂、增稠剂、柔软剂用量和焙烘条件等工艺参数对印后织物牢度性能、硬挺度和手感的影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黏合剂在涂料印花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黏合剂4%,增稠剂1.4%,柔软剂40 g/L,焙烘温度150℃,时间3 min。该工艺印制的产品手感柔软,得色量高,其干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多种色牢度提升剂虽可较好地提高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但会影响织物的综合手感,采用自制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高分子乳液(有机硅高分子乳液能赋予织物柔软手感)处理活性染料染色的深浓色织物,以改善织物的湿摩擦牢度,通过对助剂用量、焙烘温度、培烘时间的探讨,确定了浸轧法处理染色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聚氨酯改性有机硅高分子乳液用量40 g/L、120℃焙烘2 min,经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处理的深浓色织物,其干、湿摩擦牢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还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的手感.  相似文献   

6.
摘要:将传统的丙烯酸酯类黏合剂通过有机硅改性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涂料印花黏合剂JP,将其应用于棉针织物的印花中。测试了涂料印花黏合剂JP的物化性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黏合剂JP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棉针织物涂料印花色牢度和手感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且与传统黏合剂比较了加工后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结果表明,黏合剂JP用于棉针织物涂料印花的最佳工艺: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交联剂用量10 g/L,黏合剂用量20 g/L。用该工艺进行印花,加工织物的摩擦牢度可提高一级,皂洗牢度提高半级,且织物手感柔软滑爽。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的丙烯酸酯类黏合剂通过有机硅改性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涂料印花黏合剂JP,将其应用于棉针织物的印花中。测试了涂料印花黏合剂JP的物化性能,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黏合剂JP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棉针织物涂料印花色牢度和手感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且与传统黏合剂比较了加工后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结果表明,黏合剂JP用于棉针织物涂料印花的最佳工艺: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4 min,交联剂用量10 g/L,黏合剂用量20 g/L。用该工艺进行印花,加工织物的摩擦牢度可提高一级,皂洗牢度提高半级,且织物手感柔软滑爽。  相似文献   

8.
何方容  马小强 《印染助剂》2012,29(10):33-35
采用三防整理剂Z-200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并测试三防效果,得到最佳三防整理工艺:整理剂用量30 g/L,柔软剂用量5 g/L,100℃烘3 min,175℃焙烘1.5 min.经最佳工艺条件整理的织物拒水性为95分,拒油性为5.5级,去污值为71;同时,染色织物皂洗牢度、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徐洁  朱泉 《印染》2006,32(24):17-19,23
采用自制的水溶性聚氨酯(WPU)以提高活性染料染深色织物时的湿摩擦牢度。通过对其用量、焙烘温度、时间的探讨,确定了浸轧法处理染色织物的最佳工艺:WPU40g/L,120℃焙烘3min,可不加柔软剂处理。处理后织物干、湿摩擦牢度明显提高,且其它色牢度变化不大,耐氯牢度还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羊毛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先用常压等离子体和硅烷偶联剂KH580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用抗静电剂SEP8216进行处理,重点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输入电压、硅烷偶联剂KH580浓度及焙烘温度对羊毛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和硅烷偶联剂预处理能明显改善羊毛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对其抗静电性能影响较大的是输入电压,其次是焙烘温度、处理时间,影响最小的为硅烷偶联剂浓度;羊毛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最佳时的工艺条件为:输入电压12 k V,处理时间4 min,偶联剂浓度20 g/L,焙烘温度120℃。  相似文献   

11.
从樟树落叶中提取天然染料并将提取液用于真丝绸的染色,讨论了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樟树落叶天然染料提取效果的影响,以及染色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硫酸钠质量浓度等对真丝绸染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樟树落叶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2 mol/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40;樟树落叶提取液对真丝绸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色pH3.50左右,染色温度90℃,浴比50∶1,染色时间60 min。此外,碱性提取物染色真丝绸具有一定的牢度性能,媒染可提高染色真丝绸的染色牢度和耐晒色牢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海岛型小花纹麂皮绒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染色温度、时间、染料提升性及染色牢度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出最佳染色工艺:40~50℃始染,然后缓慢升温至90℃染色20 min,再缓慢升温至110~120℃保温染色50 min;最后对染色织物进行还原清洗。适宜的还原清洗条件为:2 g/L碳酸钠和2 g/L净洗剂,80℃还原清洗20 min。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蚕丝织物的染色牢度,以重氮化-偶合染色工艺采用芳伯胺染料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优化了同浴加热阶段上染温度、染浴pH值和元明粉质量浓度等染色条件,研究了染色前后颜色变化机制,并探讨了该方法的染料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将芳伯胺染料与蚕丝织物同浴加热上染后,再在低温下将染料重氮化,并立即与蚕丝偶合,可大幅提升染色织物的K/S值;染色织物颜色的改变源于染色后染料分子共轭体系改变导致的发色体能级带隙的变化;苯胺类、萘胺类及1-氨基蒽醌类芳伯胺染料均适用于该反应性染色方法,染色蚕丝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张驰  王祥荣 《丝绸》2020,57(1):9-13
针对茜草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颜色特征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测定染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分析媒染剂种类、媒染方式、pH值、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因素对染色真丝织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式,可以得到黄色、红色、紫色等多种颜色。以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为媒染剂,改变染色pH值能得到不同颜色,且K/S值随着pH值增大而下降;染色温度不改变染色织物的色相,K/S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染色时间对染色织物的色相和K/S值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日晒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3~4级,耐汗渍色牢度3级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黄旭  张炜栋 《染整技术》2020,42(2):28-30,49
研究了从樟树叶中提取的天然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比较直接染色与媒染染色,选择硫酸亚铁、硫酸锌、明矾作为媒染剂,分析染色蚕丝织物的K/S值、L*值、C*值,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5%(omf)、温度90℃、时间60 min、pH=4、浴比1∶25,最高K/S值为7.874。媒染染色明显提高了上染率,硫酸亚铁同浴媒染使K/S值最高升至22.512。采用媒染法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宋钰  刘伶  关昶  刘群 《毛纺科技》2020,48(2):23-27
为了替代合成色素并拓宽辣椒红色素在染整方面的应用,将食用色素辣椒红对粘胶纤维进行媒染染色,后经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媒染剂种类及媒染方法对染色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媒染时间、温度、媒染剂用量和染液pH值对织物媒染染色性能的影响,使用玉米醇溶蛋白固色,比较固色前后织物色牢度。结果表明:以硫酸铝为媒染剂在同浴媒染下可以获得色泽较深的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媒染时间45 min,温度90℃,硫酸铝用量4.0%(owf),染液pH值4.0,染色织物具有一定的耐摩擦色牢度及皂洗沾色色牢度,但皂洗变色色牢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经醇溶蛋白处理固色后,织物的皂洗变色色牢度提升3~4级,织物色相不受影响,织物其他性能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高档鲜茧丝织物染色产品,研究了葡萄皮天然染料在鲜茧丝织物染色中的应用。首先分析染料稳定性,然后从染色方法、温度、染浴pH值等方面优化染色工艺,探讨了媒染剂种类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最后测试色牢度及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皮天然染料热稳定性良好,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颜色变深。适宜的染色方法为后媒染法,最优染色工艺:染浴pH值8,元明粉10 g/L,90℃保温60 min;后媒染工艺:硫酸亚铁5%,柠檬酸1 g/L,60℃保温30 min。媒染剂可丰富染色鲜茧丝织物色谱;染色鲜茧丝织物耐皂洗、耐摩擦色牢度可达3级以上,抗紫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朱莉娜  庞蕾  邹蒙 《印染助剂》2020,(3):46-49,53
选取草花梨木作为原料,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草花梨木色素,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用量40%,超声功率200 W,料液比1∶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草花梨木色素直接染色棉织物的优化工艺: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40 min,超声功率350 W,浴比1∶20。将直接染色、同浴媒染、预媒染色、后媒染色织物进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媒染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草花梨木色素的上染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草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并探讨其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试验优化的云南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为:80℃条件下,加入10g/L NaOH,提取4h,连续提取2次,所得到的提取液吸光度较高.该提取液用于真丝织物染色时,预媒染法更有利于染色深度和牢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优化了樟树叶天然染料微波提取的条件及提取液对羊毛染色的条件.讨论了氢氧化钠用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讨论了提取液对羊毛染色时染色pH值、染色温度、时间、硫酸钠用量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优化工艺为:氢氧化钠0.25 mol/L、微波功率595 W、辐射时间11 min、料液比1∶20.提取液对羊毛直接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液pH值5.00左右,染色温度100℃,时间60 min,浴比1∶50.樟树叶提取液染色羊毛具有一定的牢度,媒染可适当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