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东江 《柴油机》1994,(3):28-31
本文通过分析95系列柴油机起动喷孔辅助起动的机理和起动喷孔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机理,并获得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在S195型柴油机上进行的起动喷孔的试验研究,包括起动喷孔型式和尺寸的选择,试验对比(对起动和整机性能的影响),以及作者对起动喷孔作用机理的新的认识:合理选择起动喷孔,不仅可以改善分开式燃烧室的起动性能,而且还可以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起促进混合与燃烧的作用,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95系列柴油机起动喷孔辅助起动及其对整机性能影响的机理,得出几个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谭影航 《柴油机》1999,(4):49-50
1起动喷孔的作用及工作原理11起动喷孔的作用采用涡流式燃烧室的柴油机(如S195),其燃烧室镶块上设有两个孔,一个是主喷孔,另一个是起动喷孔,这两个孔使涡流室和主燃烧室相通。起动喷孔呈漏斗形,锥度为30°,正对着喷油器的喷孔,是为解决冷车起动困难而设计的。起动喷孔不但在起动时能帮助顺利起动,而且还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降低油耗。1.2起动喷孔的工作原理当摇转曲轴起动时,活塞将空气通过切向通道压入涡流室,进气依结构设计而产生有规律的涡流运动。在压缩行程后期喷油器顺着空气涡流方向把高压柴油喷入涡流空。由于此时…  相似文献   

5.
周金祥 《内燃机》1991,(1):9-10
目前,S195柴油机为降低油耗、提高起动性能,对吊钟型涡流燃烧式和镶块上的通道孔及起动喷孔进行广泛研究,各生产柴油机厂家都有本厂特色。如常州柴油机厂、金马柴油机厂、永康及无锡县柴油机厂各不相同。这说明起动喷孔在S195柴油机上有极重要作用。对起动喷孔的机理问题,过去下过结论,认为仅在柴油机起动时起作用,起动后因柴油机转速提高,喷油器喷出油难以穿过喷孔直接进入主燃烧室,所以就不起作用了。我厂早在1985年5月,通过优选法筛选起动喷孔型式,得出新的结论:当柴油机正常运转后,虽主副燃烧室都有较强的涡流运动,但事实上喷油器127.5±4.9Mpa的压力仍能克服变化的涡流压力,仍至克服S195柴油机的爆发压力59~88MPa,穿过起动喷孔进入主燃烧室。不同型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型号整机对燃烧过程的性能需求,在单缸机上利用单体泵供油系统,通过不同的喷孔试验方案优化匹配,实现了性能优化和功率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前,S195柴油机为降低浊耗、提高起动性能,对吊钟型涡流燃烧式和镶块上的通道孔及起动喷孔进行广泛研究,各生产柴油机厂家都有本厂特色。如常州柴油机厂、金马柴油机厂、永康及无锡县柴油机厂各不相同。这说明起动喷孔在S195柴油机上有极重要作用。对起动喷孔的机理问题,过云下过结论,认为仅在柴油机起动时起作用,起动后因柴油  相似文献   

8.
S195柴油机的燃烧室结构采用涡流室式。在实际使用中,经常遇到涡流室镶块起动副喷孔堵死而造成起动困难的故障。以下介绍几种排除故障的实例。 1.一台S195柴油机,修理前的故障是镶块起动副喷孔容易堵死。机手在发动柴油机前必须拆下喷油器,用磨尖的钢丝捅穿起动副喷孔后才能发动柴油机。  相似文献   

9.
以解决特种动力装置起动、加速过程冒黑烟的研制过程为契机,通过对特种动力装置(直列泵、普通增压柴油机)烟度和起动、加速性相互作用机理的分析和试验,确定了解决发动机起动、加速冒烟限制策略,并针对某型号柴油机进行优化匹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机的加速性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瞬态烟度由原机的18~20降为5(不透光烟度)以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5kW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运动规律、喷油泵、喷油器和高压油管进行试验与分析,论述了这些参数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现有1.5kW柴油机喷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采用小直径喷孔喷油嘴和减小油泵柱塞直径可获得良好的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5kW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运动规律、喷油泵、喷油器和高压油管进行试验与分析,论述了这些参数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现有15kW柴油机喷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采用小直径喷孔喷油嘴和减小油泵柱塞直径可获得良好的发动机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 1 前言 S195型柴油机缸盖上有一镶块(图1),其上有两个通孔,大的为气道孔以连通主燃烧室与涡流室,小的为起动喷孔(图2)。 S195型机增设起动喷孔,其目的是协助柴油机在低温下顺利起动,多年来的使用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但是,为什么同样型号柴油机的起动性能差异很大?如何提高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喷雾特性对改善柴油机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为改善CR2柴油机的性能,应用激光全息技术对柴油机的喷雾特性(雾场中不同直径范围油滴的频谱分布、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喷注的贯穿度及锥角)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了不同喷孔长径比与不同压力室参数的长型多孔式喷油嘴,经与柴油机匹配,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整机性能指标;为合理选择与进气系统、燃烧室的几何形状达到良好匹配的喷油嘴结构参数及喷孔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高速摄影和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技术应用在可视化试验台上,开展了喷嘴几何结构对空穴临界初生现象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较小的针阀升程会抑制空穴的出现,较大的喷孔长径比会因为流动损失的增加而使得空穴很难出现,较大的喷孔倾斜角会促进喷嘴内部空穴的出现。同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将针阀升程,喷孔长径比和喷孔倾斜角对空穴初生点的影响关系整理得到了空穴临界初生的预测公式,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喷油嘴偶件喷孔积碳可导致柴油机性能指标下降乃至使用寿命的缩短,研究人员通过对喷油嘴偶件针阀体喷油端的外表面及喷孔的孔壁进行防积碳涂层处理,并进行流量对比试验和热机试验,验证了该喷油嘴偶件经防积碳涂层处理后,能够减小积碳的附着强度和提高喷孔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16.
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初次着火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涡流室式柴油机在冷起动条件下的主、副燃烧室燃烧喷雾和着火过程进行了高速摄影,并测录了主、副燃烧室的压力示功图;分析了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时的着火现象,从中得出具有吊钟形结构和起动喷孔的涡流室式柴油机起动时首先着火点的位置在涡流室下侧,位于通道与起动孔之间的上部区域,从而为改善涡流室式柴油机发火过程,进而改善起动性能指出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燃油雾化,进而影响整机排放.在比例放大透明油嘴内部空穴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通过高速摄影和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喷射压力、针阀升程和喷孔结构对空穴流动的影响.试验观察到两类空穴现象,一类是由几何结构诱导的膜状空穴,另一类是由涡流中心低压诱导的线空穴.研究表明:提高喷射压力、增大针阀升程有利于膜状空穴发展,渐缩形喷孔则会抑制膜状空穴发展.线空穴与流场中涡流密切相关,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线空穴强度范围会增加.膜状空穴与线空穴均能增大喷雾锥角.  相似文献   

18.
喷油嘴流量系数影响因素及其喷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理论分析及高压流量试验,分析了喷油嘴结构参数,如压力室形状、喷孔直径、喷孔长度、喷孔锥角等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喷油嘴流量系数对燃油系统喷射特性和柴油机性能、排放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喷油嘴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使流量系数尽量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喷油器喷孔板疲劳断裂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喷孔板厚度进行优化,通过高加速寿命试验验证优化效果.用MATLAB软件拟合疲劳曲线方程,计算优化后喷油器厚喷孔板的安全压力裕度及喷油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孔板厚度增加,可显著提升疲劳强度,且对喷油器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燃油预喷射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柴油机燃油预喷射的作用机理,研究了高压共轨柴油机实现燃油预喷射的控制策略,并对整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油预喷射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NOx排放、噪声、冷态白烟排放,并改善了柴油机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