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AMESim的增压回路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增压回路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液压回路仿真方法中存在的建模烦琐、参数调节复杂等缺点,以采用双作用增压器的增压回路为例,利用AMESim的元件设计库构建了增压器和液控单向阀的模型;建立了增压回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增压回路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增压回路的研究和设计改进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尽可能缩短空行程时间和充分利用液压泵的负载能力,某些液压系统常要求液压缸具有不同的工作速度,如要求具有快进-工进功能的系统、因负载压力缓慢增加要求在低压力时尽可能达到较高速度的系统(本厂生产的纺织品专用液压打包机就具有这种负载特性),一般采用高低压复合泵系统或恒功率变量泵系统。图1所示的可控双速回路亦可满足这种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图1 可控双速回路图本回路由单向阀1和2、换向阀3、外控内泄式单向顺序阀4、小通径二位二通电磁阀或行程阀5和液压缸等组成,工作原理如下。阀3工作于…  相似文献   

3.
一种可以连续增压的液压增压器,这种增压器利用主换向阀控制增压缸的运动,同时使增压缸输出增压后的油液,增压缸的运动又控制行程控制换向阀的换向,并通过油源压力偏置主换向阀阀芯小端油腔,行程控制换向阀控制主换向阀大端油腔压力的方式控制主换向阀的换向,形成了控制上的封闭循环,从而实现了自动连续增压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单作用高压小流量的液压系统设计时,一般习惯采用典型的增压器增压系统,代替高压油泵作为动力源。这种典型的增压器增压系统,由于考虑到系统泄漏的不可避免,保证系统正常工作,从而在系统中设置了由单向阀1和补油箱2组成高压端的补油装置(图1)。但由于补油箱的设置,使其紧凑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给那些对液压系统的占有空间有严格要求的设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里介绍一种不设置补油箱的单作用增压器增压系统。 如图2所示 我们在增压油缸 活塞杆上打一补 油孔,孔端设置 一山钢球1、弹 簧2和调压螺钉 3组成的单向 阀,以代替图1 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压差补油增压缸增压回路河南新乡内燃机厂董战杰在一般夹具增压缸增压回路的设计和应用中,都要附带补油箱(见图1),以补偿增压支路工作时产生的微量内泄漏。我们通过实践设计应用的压差补油增压缸增压回路,以简单的压差补油支路,代替了制造价高于其数倍的补...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液压增压器所具有的工作平稳、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排量可调及寿命长等优点,利用锥阀系统尺寸小、泄漏小及导流力强的特点,成功地将液压增压技术用于单井高压注水系统的增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7.
液压系统优先回路及控制阀邵燕平在液压系统中有时要求保证某一路的供油,并且保证其压力不低于某一特定的压力,而且不影响主系统正常工作。该优先回路的压力由蓄能器保持。主要应用于全液压刹车系统及液压先导控制回路等液压系统图1图2中。液压系统中的优先回路一般采...  相似文献   

8.
杨茜 《液压与气动》2022,(12):50-56
针对大压力、小压力行程的重型液压设备的结构尺寸大、油泵功率大、利用系数低、液压系统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压力随机可调、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可靠的复合式高增压油缸结构。对比分析了复合缸液压机和普通单缸液压机的工作过程;论述了复合缸液压机的运行原理和设计要求;介绍了可控式增压复合油缸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增压缸将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油转换为增压油提供给主油缸,使其产生大的压力输出,可有效地减小设备主机尺寸;通过控制缸随时进行高低压转换,各阶段速度压力按需配置,实现成形工艺的最优搭配,成形周期缩短;可以提高油泵的利用系数,减小泵站装机容量;液压系统工作负荷低,性能稳定可靠,寿命长。  相似文献   

9.
关于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讨论张建栋常见的液压教科书中,行程阀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如图1所示。工作原理是要实现如图2所示的工作循环。但在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能实现这个工作循环,而只有在极特殊情况下,才能实现这个工作循环。负载压力、行程阀位置、撞块长度、...  相似文献   

10.
液压胀形是制造管壳类零件的一种先进成形方法。在分析汽车桥壳液压胀形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双级增压系统以实现液压胀形过程中低压快速充液、补液增压、高压校形以及快速泄压的工作要求。确定了压力控制路径和增压器位移路径,给出了基于位移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得到了成形性较好的液压胀形汽车桥壳管件。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的增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主要介绍目前在手册、教科书和专业书籍中很少见到的一种增压装置。1 增压装置的组成液压传动系统中常用的增压装置为增压液压缸(或增压器 ) ,如图 1所示 :图 1a为单作用增压缸 ,可实现短时间断续增压 ;图 1b为双作用增压缸 ,需有专门图 1 增压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图的控制元件控制方可实现长时间连续增压。而新型增压装置则把增压缸与控制元件组合成一个整体 ,使其既可实现高压 (32MPa)供油 ,又可实现连续长时间超高压 (10 0MPa)的增压供油 ,如图 2所示。2 增压装置的工作原理由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从进油口Pi 分两路 :一路经…  相似文献   

12.
新型增压装置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作用式增压回路,通常采用单向顺序阀控制增压器来实现。这种结构的增压回路虽然运用比较普遍,但是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给制造和维护带来了很多不便。在长期实践工作的总结中,借鉴其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单作用式增压装置。其主要特点是:结构大为简化,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起重机液压平衡回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衡回路是液压传动中的一种压力控制基本回路 ,常用于液压缸垂直放置的控制回路 ,防止液压缸超速下行 ,产生较大的冲击。我校曾对一台旧起重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前该设备不能达到额定起重量 ,且在吊运载荷时冲击大 ,不能准确、平稳的使起吊载荷到位。连续作业时间短。现就其液压系统的改造介绍如下。1 原因分析图 1为该起重设备原设计的平衡回路。分析该回路有如下缺陷 :( 1)采用直动式溢流阀调定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 ,使调定压力偏低 ,限制了设备的最大起重量。( 2 )外控顺序阀控制系统起吊大吨位载荷时平衡下行的运行速度。如图 1,…  相似文献   

14.
为节省能源消耗,介绍一种增压回路,用于提高机床液压系统中某一支路工作压力,以满足局部工作机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卸载回路缪维平*在一般液压系统中,回路不工作时为使泵处于无载运行,通常采用中位卸载机能的换向阀、电控或液控卸荷溢流阀、二通阀等。在本厂新开发的纺织品专用液压打包机的液压系统中,通过利用阀的富余功能构成的卸载回路,具有经济可靠的优点,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的问题,深入研究液压支架自动增压系统的原理,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工作的增压阀,建立了初撑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给出了自动增压阀的增压效率与增压比及增压行程的内在联系,为实现增压阀的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数据与支持,仿真结果表明该自动增压阀兼有低压大流量升柱和高压小流量自动增压功能,能有效地提高液压支架初撑力,解决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的不足,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于国IV阶段的EGR和SCR两种排放方案,其中EGR方案要求增压器涡端流量偏小一些,以得到较高的涡前压力来驱动EGR阀;但基本上,放气阀式增压器都能满足EGR和SCR两种排放方案。而在国V或国VI阶段,需要有较高的压比和EGR率,普通的放气阀式增压器很难达到。基于以上要求,博格华纳中国也正在积极地引入国外成熟的新技术,如非对称流道增压器、可变截面增压器VTG、两级增压增压器R2S和变流道增压器VTV等先进增压器技术。博格华纳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在柴油发动机中应用的较多。涡轮增压系统的心脏是可调涡流截面的导流叶片。这些  相似文献   

18.
在校正零件或产品的液压校直机以及其它液压动力机械中,校直头模具或工作主轴滑座在未接触工件前,经常要求作快速低压的趋近运动,而在接触了工件开始工作时,需即转入慢速高压的工作进给,一般常采用低压大流量与高压小流量双泵液压系统来实现上述动作,系统较复杂,操作时注意力需高度集中。现介绍为某汽车制造厂设计制造的立式和卧式液压校直机单泵自控系统。该系统经过长期使用,达到压力和速度自控转换的要求。其液压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当缸体上的模具快速向下接触到工件开始工作时,它立即自动转换成慢速的工作压力回路。系统的调整要求 (1)测定克服油缸体及其模具的自重、活塞与缸  相似文献   

19.
0 引 言在液压系统中,传统的调压回路只能使油路的工作压力不超过某一预先调好的数值或使油路中压力保持恒定。这种调压方式属静态调压,即调压须在系统工作之前进行。当液压回路在工作中,其工作压力要求随负荷大小而实时、快速精确地变化,即动态调节时,传统的调压回路就...  相似文献   

20.
差动阀是一种从差动回路转换成一般回路的元件,既能实现一般差动回路在液压缸空行程时的快速进给,也能在工作段时按非差动回路状态工作,满足液压缸推进力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该阀基本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