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长碳链聚酰胺1012(PA1012)纤维在极端环境应用的可能性,借助动态热机械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系统研究了不同牵伸比的PA1012全牵伸丝(FDY)和拉伸变形丝(DTY)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常温下,PA1012 FDY的初始模量、屈服比强度、屈服伸长率、断裂强度随牵伸比增加呈线性增强,断裂伸长率与牵伸比之间呈负指数关系;当牵伸比为1.3时,与PA1012 FDY相比,PA1012 DTY的初始模量下降57.47%,断裂强度下降2.24%,但断裂伸长率增加1.40%;在-70~120℃温度范围内,相同牵伸比的PA1012 FDY和DTY的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趋势与常温状态下相似;特别是在-70℃,当牵伸比为2.7时,PA1012 FDY的拉伸断裂强度高达6.04 cN/dtex,其断裂伸长率为9.13%,可见PA1012 FDY在极地寒冷地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胡锦文 《中国皮革》2023,(7):149-153
研究了不同后纺处理工艺的超细纤维对超纤革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牵伸倍数越大,非织造布的剥离强度、撕裂强度、断裂强度和密度就越高,断裂伸长率越低;纤维的含油率越高,非织造布的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就越高,密度则越低;纤维的卷曲度越高,非织造布的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密度就越高,断裂伸长率则越低;纤维的含油率和卷曲度不影响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3.
 以PA6、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静电纺丝装置,探索了碳纳米管增强PA6纳米纤维纱的连续静电纺丝。研究了纺丝电压、纺丝高度、电场强度等参数对PA6/MWNTs纳米纤维纱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纤维和纱线的直径、纤维结晶度、断裂强力增加,纤维间黏连减少;随着纺丝高度的增加,纤维的定向排列程度、纤维结晶度提高,纱线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增加;电场强度一定时,随着电压和纺丝高度的增加,纤维的平行排列程度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都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纺丝工艺参数对22 dtex/68 f锦纶6全牵伸丝性能的影响,以锦纶半光切片为原料,通过高速熔融纺丝制备22 dtex/68 f锦纶6全牵伸丝。文章分别探讨了定形温度、卷绕速度、牵伸倍率、环吹风风压等工艺参数对22 dtex/68 f锦纶6全牵伸丝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热收缩率以及条干不匀率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束经过高温定形,断裂强度增大,条干不匀率降低。但提高卷绕速度或牵伸倍率,会使断裂强度减小,条干不匀率增大。环吹风风压主要影响纤维的条干不匀率。经过纺丝工艺优化,22 dtex/68 f锦纶6全牵伸丝的断裂强度为5.3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4.37%,条干不匀率为0.83%,生产过程稳定,产品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竹浆粕为原料,在不同的纺丝条件下采用Lyocell工艺制备了竹浆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以及强伸仪对不同纺丝条件下制得的纤维超分子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纺丝条件是影响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提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增加,从而导致其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增大,而线密度和断裂伸长率则相应下降。当喷丝头拉伸比固定不变时,随着纺丝速度的升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晶区取向基本不变,非晶区取向及结晶度增加,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PTT纤维的截面形态,对PTT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在不同夹持方式下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与PET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比较,经过实验分析得到,湿态下PTT纤维和干态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强度几乎无变化,而湿态的PTT纤维伸长率比干态时高。干态时PTT纤维的初始模量、断裂强度均低于干态PET纤维;PTT纤维在结节状态下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小于在勾结状态下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对玉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纤维进行不同方式的热处理实验,得出了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玉米纤维的断裂强度逐渐下降,断裂伸长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玉米纤维的初始模量逐渐下降;在温度不超过130℃时,温度对玉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在高温处理时力学性能显著变差,温度和时间对力学性均有影响,热处理时间超过20 min,力学性能显著变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纺丝条件——牵伸倍数和纺丝温度做单因子试验,并对聚乳酸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沸水收缩率、取向度、粘均分子量进行测试,研究了纺丝条件对聚乳酸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得出了最佳的纺丝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孔径和长径比的喷丝板制备Lyocell纤维,研究喷丝板规格和纺丝速度与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喷丝板的孔径增大,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增大,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提高,但喷丝板的孔径过大会导致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减小,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下降;随着喷丝板的长径比和纺丝速度的提高,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增大,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中对牛奶蛋白纤维和其他几种常见纤维进行一次拉伸实验和定伸长弹性实验,分别测试各种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初始模量、形变回复率等,对各纤维的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并讨论牛奶蛋白纤维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具有优良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再生纤维素纤维具备抗菌除臭功能,通过共混法将绿茶提取物水溶液和咖啡炭粉末水化液按照一定配比添加到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原液中,利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出新型抗菌除臭再生纤维素纤维,测试其基本性能以及抗菌、除臭功能.结果表明:与普通再生纤维素纤维相比,其纵向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断裂强力、初始模量、断裂功减小,断裂伸长率略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对电池隔膜提出了更薄、更密的要求,对其制备原料的纤维直径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目前中国产的超细纤维难以满足单丝线密度≤0.5 dtex的要求。本文将聚丙烯(PP)和聚酰胺(PA6)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纺流丝的横截面形态,确定纺丝组件及原料组分比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优选工艺条件,确定纺丝温度、牵伸倍数、纺丝速度;同时对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性能和取向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PP与PA6进行中空橘瓣型复合纺丝时,PP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25℃/225℃/230℃/230℃、PA6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70℃/270℃/275℃/275℃、PP纺丝副箱体温度为230℃、PA6纺丝副箱体为275℃、纺丝主箱体温度为270℃、PA6与PP的质量比为40︰60、纺丝速度为2 800 m/min、牵伸倍数为3.0时,纤维的可纺性、拉伸性能及取向良好。制备的中空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满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用超细纤维直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增强增韧聚乳酸纤维,采用聚酰胺(PA)与聚乳酸(PLA)制备了PLA/PA 共混纤维,并对其热学性能、结晶、热稳定性、PA 的分散性以及PLA/PA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的加入对PLA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融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善了PLA的结晶行为,结晶度提高了51.6%;PLA 热稳定性随着PA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PA在PLA 中分散均匀;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PLA/PA 共混纤维的取向度提高,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当牵伸倍数从1.5增加到3.0 时,取向度提高了30.88%,同时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了48.58%;当PA 质量分数为1%和20%时,PA/PLA共混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提高了8.6%和25%,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0.9%和55.9%。  相似文献   

14.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粘胶、Tencel、Viloft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粘胶、Tencel、Viloft纤维由于纺丝方法不同,其形态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3种纤维的红外光谱图都具有纤维素的特征;X射线特征衍射峰的位置与纤维素Ⅱ接近,都属于纤维素Ⅱ晶型,Tencel的结晶度最大,粘胶和Viloft相接近。由于Tencel纤维的结晶度较高,故纤维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高,伸长率较低;粘胶的断裂强度与Viloft相接近,断裂伸长率最高,初始模量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聚己内酰胺(PA6)纤维的结强比和勾结韧性,采用PA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共聚酰胺切片进行熔融纺丝,制备PA66质量分数分别是10%和20%的PA6/PA66共聚酰胺纤维,测试并分析不同牵伸倍数的PA6及PA6/PA66共聚酰胺纤维的物理性能(包括结晶度、取向度、线密度和回潮率)和拉伸性能(包括直接拉伸法、单勾结法和双勾结法)。结果显示:PA66共聚单体的引入使得PA6/PA66分子链规整性降低,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断裂强度均有所下降,回潮率略有上升,结强比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较PA6纤维的大幅度提高。PA6/PA66共聚酰胺纤维非常适合用于勾结类织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纺丝温度、侧吹风温度、热定型温度、牵伸倍数等工艺参数对丙纶高强丝断裂伸长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纺丝工艺条件,纺制成符合安全网要求的专用丝。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较好力学性能的蒲葵再生纤维素纤维,以蒲葵为原料制备纤维素浆粕,采用N-甲基吗啉氧化物体系溶解蒲葵纤维素制备纺丝原液,然后通过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蒲葵再生纤维素纤维。探讨了干湿法纺丝工艺条件,如喷丝头拉伸比、空气层高度、凝固浴温度、纺丝液浓度等对获得的有关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喷丝头拉伸比3.4,空气层高度2.2cm、凝固浴温度16℃,纺丝液质量分数9%时,所制得纤维的各项力学性能较好。其纤维线密度17.83 dtex,断裂强度2.21cN/dtex,断裂伸长率8.71%,初始模量74.55cN/dtex。认为:通过优化纺丝工艺所制得蒲葵再生纤维素纤维能够满足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甲壳素纤维和珍珠纤维素纤维在初始模量、断裂强度等性能和应用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甲壳素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比珍珠纤维的大很多,卷曲率也较好,适合卷曲要求较大的服装,耐用性也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甲壳素纤维在制备时形成的特殊结构,使得其吸湿透气性非常好,且由于甲壳素本身与人体某些骨胶原相似,使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医用方面的抗菌性、安全性等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棉纤维为基质,制备了色光稳定可控的银纤维,测试了银纤维的抑菌率和断裂强度。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为70~85℃,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5~3.0 mmol/L,处理时间为3 h时,可制得色光稳定、色深可控的银纤维;银纤维试样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均在98.00%以上;银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初始模量和断裂比功与棉纤维相比均有小幅下降,定伸长负荷有小幅增加,线密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偕胺肟双金属配合物纤维的制备及物理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控制金属离子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制得一系列不同金属含量的双金属配合物纤维。分别对不同金属含量的单、双金属配合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初始模量、回潮率等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配合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与配合物中金属含量密切相关,金属含量很低时,其值比聚丙烯腈纤维(PAN)的低,随金属含量增加可达与PAN相当值;与PAN相比,回潮率增大,初始模量减小,双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可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