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轧厂的中厚板轧机的轧制力与轧制扭矩间关系,建立起数学模型。对中厚板轧机的辊缝标定、调零和轧制过程控制程序进行了修改,将实时采集的轧制扭矩信号转换为轧制力信号,实现了轧制力的虚拟检测,满足了轧制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贤磊  曾庆亮  丁敬国 《钢铁》2014,49(12):54-58
 提高厚规格板材的道次变形量对改善厚规格板材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轧制扭矩在道次轧制中的变化特点,可知头部咬入阶段的峰值扭矩是制约道次压下量的关键因素。结合轧制过程的稳态轧制扭矩的变化规律,提出尾部大压下法,即在正向道次的尾部阶段增大压下量,将板材尾部轧制成楔形或阶梯形,反向道次轧制时,由于头部厚度薄,对扭矩冲击小,可适当增加道次压下量,从而增大整个道次压下量。通过推导轧制扭矩和压下量的关系式,分析了道次压下量的放大范围。该方法能在不改动轧机设备的前提下提高厚规格板材的芯部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3.
过使用不同的平均单位压力计算公式,对轧制扭矩的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扭矩值进行了比较,确定出了中型轧机的最佳轧制压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李明  张立超 《宽厚板》2011,17(5):30-34
从断裂工作辊的金相检测、超声波探伤、强度校核、传动扭矩和板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工作辊辊头断裂原因,针对工作辊断裂原因制定了防范措施—在采用梯形速度轧制时,优化原有压下规程、建立扭矩联锁保护,避免轧制负荷过大,造成生产和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5.
针对武钢热轧总厂第三分厂1580生产线粗轧机组R1、R2传动轴扭矩,建立了远程在线扭矩监测系统,采用扭矩遥测设备实现了传感器电源及输出信号在旋转部件与外部静止部位之间的传递,扭矩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进行无线传输,有效起到抗干扰和抑制噪声作用,远距离信号传输采用了电流信号同样起到抗干扰作用,并编制了扭矩、轧制力等工艺参数监测的软件。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使用,本系统能准确有效完成扭矩、轧制力等工艺参数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轧制过程中,轧制速度的波动和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都将导致轧辊与带钢表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严重影响带钢表面质量.为更进一步研究轧辊与带钢打滑特性,建立了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传动系统打滑扭振动力学模型,对不同轧制速度和不同摩擦系数时轧辊扭矩的动力学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为分析轧制打滑时扭矩波动提供了新的、完善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厂3 800 mm中厚板轧机奥钢联过程控制系统存在的钢板尺寸控制精度不高、轧制规程不合理等问题,采取增加辊缝微调功能、改进厚度反馈功能、改进轧制规程及扭矩计算模型等措施后,扭矩计算精度大为改善,轧制规程得到优化,过扭矩现象明显缓解,稳定了粗轧道次数,钢板尺寸非计划率由之前的0. 86%下降至0. 45%。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综合性能合格的特厚钢板产品,对特厚钢板轧制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轧机扭矩测试、钢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轧制道次压下率、轧制速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机轧制过程扭矩及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开轧温度、降低粗轧道次的轧制速度,可有效控制钢板的变形抗力、降低轧机负荷、增加钢板芯部的变形量,使得试验钢板的各项力学...  相似文献   

9.
赵林  李长城  曲泰安  于晓光 《钢铁》2003,38(3):64-68
为进一步优化鞍钢 170 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 ( ASP)轧制工艺 ,提高其生产能力 ,改善产品质量 ,对 R1粗轧机进行了各种工况下轧制扭矩、扭振、振动及其他力、电参数综合测试。结果表明 :R1轧机主传动系统在板坯咬钢和含钢升速时会产生扭振 ,最大扭矩达到 1981k N· m,扭矩放大系数 TAF小于 2 .0 0 ,扭振频率 16.5~ 17.5 Hz,最大轧制力 2 2 80 0 k N,与 R1轧机机电设计能力相比尚有潜力。本次测试为实现优质、低消耗、低成本生产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东城  张威  程晓丽  吴燕林  王志杰 《钢铁》2016,51(10):31-34
 定宽压力机具有调宽效率高、平面形状好的优点。曲轴是定宽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曲轴扭矩是进行定宽机结构设计和轧制工艺制定的一项重要参数。截至目前为止,仍未见到关于定宽机曲轴扭矩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为此,以走停式定宽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曲轴、连接臂和弧形板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得到对应的简化机构;然后根据几何与力学关系得到曲轴扭矩的具体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在线测试对扭矩公式进行验证,为定宽机的设计和轧制工艺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系列薄带异步轧制的实验,给出了压下率、轧制速度、轧件宽度及润滑条件等参数对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影响.轧制力和轧制力矩随着轧件压下率、轧件宽度的增加而增加;轧制速度增加时,轧制力和轧制力矩降低;在轧件涂抹润滑剂的轧制条件下,轧制力和轧制力矩也降低.轧制完成后,薄带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减少.同时也探讨了异径轧制过程中轧件表面的粗糙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in contex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gle‐belt strip casting process. In this new process the casting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hot rolling which must be carried out at lower speed than in conventional hot rolling to match the casting rate. We have used an integrated thermal/mechanical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theoretically study the effect of rolling speed on rolling parameters. Since the model is general and the question of “slow hot rolling” is of general interest, the comput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a wide range of volumetric flow rate extending from that in thin slab casting to that in conventional finishing rolling. The results are given on the influence of rolling speed on roll force, torque, power, temperature change of stock and roll, and roll life.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 of slow hot rolling seems to be the increased heat up of the rolls. This causes an increase of plastic strain in the near surface region of the rolls that will intensify the formation of fatigue cracks.  相似文献   

13.
中板轧机参数相关分析和轧制力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埃民  陈中祥 《钢铁》1995,30(2):73-77
通过对四辊可逆轧机轧制过程测量数据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轧机系统轧制力,牌坊拐角应力、轧制力矩、主电机电流、转速和轧机辊缝诸参数之间的相关特性,分析了用主电机电流和轧制力估计轧制力矩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中厚板镰刀弯和硬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军 《河北冶金》2012,(11):28-31,44
针对宽厚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镰刀弯和硬弯等板形不良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板形问题的解决方法。采用控制轧制压力差来调整辊缝差,解决了镰刀弯问题;通过控制平整道次轧制速度、轧制压力滑板间隙、轧制线与机架辊道高度差等来提高辊系稳定性,解决高强钢板硬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冷连轧轧制过程中,当轧制转矩大于轧辊与轧件间的极限静摩擦力矩时,轧辊与轧件之间将出现相对滑动,从而导致打滑的发生。为减少因打滑导致的冷轧带钢带钢表面缺陷,以板带轧制塑性变形基本公式为基础,将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单位轧制力分布做线性简化,继而推导出极限静摩擦力矩模型。并以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且从轧制转矩与极限静摩擦力矩差值的变化趋势中发现,随着轧制公里数的增加,差值有逐渐减小到零的趋势。同时利用差值小于设定阈值的方式来判定工作辊是否发生打滑,并应用于现场在线打滑预警系统中。实践证明,该模型对冷连轧工作辊打滑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线轧机上,轧制不同规格的产品时,通过适当选择夹送辊的槽形及辊径、夹送方式、并对夹送辊辊缝、夹送辊速度等进行联合调整,可以保证精轧-夹送辊之间处于合适的张力控制状态,实现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研究各种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线材轧制的模型,利用VC++和VB联合开发了高速线材力能预报系统。为了提高软件的预报精度,建立了适合高速线材轧制的短时和长时自适应优化模型。在孔型设计时,利用该软件可以提高各机架轧制力、轧制力矩以及轧制功率的预报精度,为校核孔型设计和选择电机提供了指导和参考。通过仿真和软件在现场试用表明,优化后的模型比原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并且在变钢种变规格轧制时误差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冬季气温较低情况下,安钢178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转车过程中经常出现支撑辊辊面挫伤问题。通过对影响支撑辊挫伤各因素的分析,制定了气温较低状况下支撑辊油膜轴承进油温度、轧机启动速度、提高轧辊表面初始粗糙度等措施,解决了轧辊挫伤现象。  相似文献   

19.
高速钢轧辊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洪月 《钢铁钒钛》2004,25(3):54-60
高速钢轧辊具有硬度高、红硬性好、耐磨性好等特点,在轧钢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在介绍了高速钢轧辊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高速钢轧辊制造方法,并对不同制造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述,还介绍了高速钢轧辊的应用效果以及高速钢轧辊使用中的注意问题,并展望了高速钢轧辊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