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就住宅小区的环境空间组合,居民心理要求,娱乐信息空间、邻里交往空间等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平荣 《山西建筑》2006,32(11):339-340
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和组成,介绍了美日等国家有关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以及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以有效解决我国建筑垃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木质人造板的一些重要特性,其中包括调湿、调温,隔音,隔热及其视觉与触觉特性等,并指出了各项特性对居室环境的影响。阐述了木质人造板材料与家居环境的具体关系,为更好地利用这种材料,改善我国的生活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环境、行为、人一直是城市设计领域和建筑界的热门话题,随着学科的交叉,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人文科学的渗人,产生了一些新理论、新思想,逐渐形成了一门以研究人的行为与相应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融洽的一门学科,即环境行为学。又有人称之为环境心理学,因为它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剖析人的心理来反馈有关环境的信息,所以它也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这里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领导人物,如亚历山大(Alexander)、克里斯托夫(Christapher)(懒式语言》的主要作者)、杨·盖尔(Jan·Gehl)(《…  相似文献   

5.
王发堂 《华中建筑》1999,17(3):46-47,61
文章针对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主教学楼的创作,从环境的困惑和矛盾的心态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同时指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栓 《山西建筑》2002,28(10):153-154
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从绿化用地、道路绿化、城市生态绿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优化绿地的措施,分析整个园林绿化系统的综合作用,及提高其效率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7.
刘作 《中外建筑》1996,(6):34-37
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生成过程中存在的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不重视环境同构的意义等严重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从自然,历史,地域,文脉,生态,人本性,城市与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作用等方面阐述城市构成(组成)应有的合理因素,着重论述环境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特征,力图说明环境与城市与建筑之间的依托性,等重性,努力谈清楚建筑与环境等值同构的内在含义。本文所谈“关联环境”是“环  相似文献   

8.
胡岱 《建筑电气》2009,28(6):41-42
介绍了爆炸性环境中防静电接地的做法,接地电阻值偏高的解决方法,室外架空电气管线接地故障的防治,以及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总等电位联结。对一些常见和容易忽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U族部落     
李瑞鹏 《云南建筑》2014,(1):176-179
设计感悟 工作多年,多数时间是在平淡中坚持重复劳动,零八年后逐渐有机会接触到外面更为广阔的天地,多看了一些书,多见了一些人,多想了一些问题,虽然三观依然摇摆,但是有些建筑问题倒是比以前清晰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增加小区环境"绿量"创造人居绿色空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晨  周华春 《中国园林》2000,16(2):56-57
居住小区中的绿化质量标志着小区的整体水平,而如能巧妙地增加绿化面积又会给小区环境设计带来极大的改观,文中介绍了一些实践经验,希望能给设计者们带来一些灵感。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了历史改善了环境--清华大学理学院设计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恽爽 《华中建筑》2000,18(1):37-42
文章通过大量的调研以及对设计者的访谈,对新近落成的清华大学理学院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理学院的总体规划布局、功能、风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申晨 《南方建筑》2013,(4):43-46
校园开敞空间是营造优质校园环境、塑造整体校园形象的重要要素,是校园最具活力和象征精神的场所。但我国校园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开敞空间缺失、形式单调以及对校园自身人文精神和历史文脉承接不足等问题。本文依托开敞空间的基本概念理论,结合清华大学校园开敞空间的组织设计,总结出其类型特征,以期对校园开敞空间的规划提供一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清华大学专家公寓的设计研究,从项目地域特征及场所精神的体现、使用者行为模式分析研究及“以人为本”在设计细节中的体现、尊重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这几个层面上论述了项目设计的独到之处,阐明了该设计是对校园居住建筑精神载体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校园剧场对于提高学生文艺素养、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是校园中一种重要的文化建筑。我国近年来各地方的大剧院建设热潮也带动了校园剧场的发展。然而,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剧场建筑,校园剧场有许多特点往往容易被忽视。该文首先以校园剧场与社会一般剧场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归纳出校园剧场在使用人群、空间环境、投资与运营三方面的特点。进而结合清华大学百年会堂建筑设计,从选址、规模与功能、舞台机械三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剧场的一些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5.
清华"红区"百年来的永续发展之道,在于始终坚持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本文在对其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红区"近十年来的建设实践,总结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校园内进行建设所应遵循的设计策略,以期在当代中国校园规划建设已经进入对既有校园的更新完善发展阶段,以清华"红区"小规模、适时、谨慎更新的建设模式为当下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增辉  孙伟 《建筑与文化》2016,(10):140-141
本文针对清华园车站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对其的保护意义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再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清华大学科学馆"保护性更新"的历史沿革、工程概况、调研检测鉴定、研究论证等内容,阐述了保护、加固、更新与修复的理念、对策及技术措施,以及对近代文物建筑功能更新等方面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有关清华校园建设的成果较多,但清华校园景观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则未见论述。利用墨菲档案(Murphy Papers)中有关清华学校规划与建设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及多种民国文献关于校园景观的记载,分3阶段研究清华园向近代大学转型过程中早期校园景观的形成过程,讨论清华早期校园景观的4个特点,即因借自然条件、在保留中国园林意匠的同时融入西方校园景观设计元素、善用植物花木进行色彩和空间搭配及古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  相似文献   

19.
严雨  王丽方 《风景园林》2018,25(3):53-58
建筑和庭院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建筑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以清华大学八家附小建筑与庭院设计为例进行研究,提出建筑与庭院"共舞"的理念,总结了形成庭院格局的3种设计模式和庭院的3种设计模式。试图创造建筑和庭院"共舞"的校园环境,探寻其连续而整体的、丰富而多层次的美,是本设计与研究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清华大学西阶教室的改造与重建设计为例,对城市设计中保护与更新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维护集体记忆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