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各种医用核素扫描机(以下简称扫描机)无论其结构繁简如何,均含有扣本底电路,这正是扫描机不同于其它核仪器的独特之处。 在应用扫描机作各种脏器扫描时,都会遇到扣本底的问题。因为从闪烁探头接收到的信号,除来自被扫脏器部位所积聚的核素放出的γ射线外,还有环境中的自然辐射(称天然本底),以及与被扫脏器同一示踪放射性能量的“血本底”。第一种信号为扫描所  相似文献   

2.
在远距治疗用γ射线的防护工作中,为了评价治疗机的防护性能、设计次级防护屏蔽、估算个人剂量、以及采用距离-时间防护技术等等,都需要了解γ射线束远距治疗机周围的杂散辐射水平及其分布特征。斯皮尔施(Spiers)等人曾测量了早期生产的钴-60远距治疗机的杂散辐射水平。随着治疗机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改进,其杂散辐射水平与对早期生产的远距治疗机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已明显的降低。杂散辐射包括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前者是指除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某医院新建4台医用Ⅲ类X射线诊断机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及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效果验收评价。本文基于验收测量点的检测剂量值,计算出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分别为1.8 mSv/a和0.004 8 mSv/a,均低于国家标准约束值。结果表明,该项目环境辐射水平达标,机房放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4.
多排(层)螺旋CT的辐射剂量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玫  郑钧正 《辐射防护》2008,28(1):1-12
多排(层)螺旋CT反映了放射学影像设备与技术的最新进展.它的迅速推广应用有益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医疗照射,随之可能增加一定的电离辐射风险.然而相应的放射防护监测及评价的前提是准确表达并测量其辐射剂量.因此本文侧重辐射剂量学角度,从总结归纳多排(层)螺旋CT的主要特点入手;系统评述X射线CT所致辐射剂量的表征量及其测量或估算方法;进而分析探讨影响多排(层)螺旋CT扫描所致辐射剂量的主要因素.显然,正确掌握这些X射线CT所致辐射剂量的表达及其测量与评价方法,进而统筹兼顾优化提高影像质量与合理降低受检者剂量,已经成为放射防护学界、医学物理学界、临床医学放射学界以及医疗器械研发部门等共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宇宙空间及空间站内的辐射环境,针对各类太空辐射,选用合适的屏蔽材料、选择发射时机和运行轨道躲避强太空辐射,合理采用各种辐射防护方法和生物化学防护剂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6.
采用辐射剂量仪对回旋加速器室、药物合成室、注射室、扫描室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为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场所γ射线辐射水平变化很大,回旋加速器室、药物合成室的屏蔽结构在γ射线防护方面符合要求;注射室虽放置有防护屏,但照射剂量率仍较高,而且对操作人员的屏蔽防护效果明显低于回旋加速器室和药物合成室;已经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患者其周围γ辐射水平也较高(3.02±0.62~4.82±0.94μSv/h)。  相似文献   

7.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定于1995年10月在湖南召开第三届全国辐射防护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1)放射医学与医疗照射的防护;(2)辐射源水平与效应;(3)辐射剂量学,辐射监测,现场防护与最优化;(4)核能与环境;(5)核技术应用与辐...  相似文献   

8.
采用辐射剂量仪对回旋加速器室、药物合成室、注射室、扫描室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为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场所γ射线辐射水平变化很大,回旋加速器室、药物合成室的屏蔽结构在γ射线防护方面符合要求;注射室虽放置有防护屏,但照射剂量率仍较高,而且对操作人员的屏蔽防护效果明显低于回旋加速器室和药物合成室;已经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患者其周围γ辐射水平也较高(3.02±0.62~4.82±0.94 μSv/h).  相似文献   

9.
陈梦  张菊红  张杰  王琤  李海兵 《辐射防护》2018,38(3):212-216
PET/CT中心使用18F-FDG作为正电子放射性诊断药物,为此研究该中心的辐射水平,为临床辐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利用X、γ辐射剂量率仪测量各工作区的辐射剂量率,利用热释光剂量仪估算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并进一步研究了作为放射源的受检者离开前,周围人员与其保持不同距离时的辐射剂量率。结果表明:PET/CT中心各工作区及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当周围人员与受检者保持3 m以上距离时,所测辐射剂量率近似环境本底值。  相似文献   

10.
地热、温泉水利用中氡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作为一种比较经济、方便的新能源的同时,也给公众和环境带来辐射影响。本文介绍了地热和温泉水中~(222)Rn 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地热、温泉水利用中氡的防护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模拟空间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辐射的来源和成分非常复杂,是威胁航天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还不能实现真实的空间辐射环境的生物效应研究,因此,地面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相应的效应规律和机理,为空间辐射健康危害评价和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空间复杂的电离辐射环境,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的相关生物学效应特征:不同传能线密度辐射效应的差异性,低剂量与低剂量率辐射效应,不同辐射源的复合生物效应,以及微重力与辐射的复合生物学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辐射防护通讯》2022,42(1):30-30
本出版物吸取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和日本福岛事故的经验,提供了在重大核事故情况下保护人和环境的框架。在事故管理方面,委员会区分了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即应急照射情况和现存照射情况。在应急照射情况和现存照射情况下,减轻对人和环境的辐射后果是通过“决定的正当性”和“防护的最优化”基本原则来实现的。对于事故的所有阶段,委员会为一般公众和场内场外响应人员推荐了一套防护最优化的参考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质量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0~21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江苏省环保厅核管处、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和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举办。为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质量目标,理清培训工作思路,确保全省辐射环境安全,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江苏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本次会议总结了江苏今年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工作,肯定了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强化了培训工作在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肯定以下几点:(1)组织有力,整个培训工作规范有序;(2)组织专家授课,培训质量得到保证;(3)定期开班,培训数量得到保证;(4)服务、质量和形象意识得到了持续改进和提高。就我省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推动培训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1)针对辐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千差万别、需求不一的现状,在下一步的培训中对医疗系统和工业类从业人员实行分类培训、分班教学;及时更新、充实、完善培训教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2)针对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加强师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对授课内容进行研讨和分工;坚持...  相似文献   

14.
吴必慎 《辐射防护》1990,10(5):397-400,F004
本文简要介绍一台3000kV、10mA电子加速器辐照站的屏蔽设计。设计中根据屏蔽计算和代价-利益分析方法确定防护墙厚度,其结果比制造厂推荐的厚度小得多。测量结果表明,工作环境的辐射水平稍高于天然本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我院放疗科防护设计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并对工作场所γ辐射水平实测结果进行了评价。此外还对高能医用加速器16MV X 射线的光中子污染及其防护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X线工作者、被检者和广大居民的健康与安全,除放射科操作人员要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外,还必须对X线机本身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本文介绍对陕西省医用诊断x线机防护改进前后辐射水平的监测结果和防护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CT与工业射线透视成像在成像原理、检测时间、辐射剂量、操作人员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已颁发的γ射线工业探伤放射防护卫生标准,不能完全适应于γ射线工业CT设备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因此,及时制订γ射线工业CT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对规范γ射线工业CT的生产和使用、保障操作人员与公众的放射安全、促进工业CT这一无损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γ射线工业CT技术及放射防护特点,并对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75-2006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介绍,最后就标准实施1年以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该标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核电厂反应堆水池异物在打捞过程中存在放射性污染扩散及外照射风险,尤其是被中子活化后的金属异物,打捞过程中存在人员超剂量照射风险。本文讨论了一回路异物出水的辐射风险控制,对一回路异物来源、分类、出水风险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软件建模计算不同辐射水平的一回路异物出水对工作场所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辐射风险防护与控制措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着低能中子-γ射线混合辐射,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针对上述混合辐射环境,利用蒙特卡罗程序Geant4模拟计算了一种钨/硼纤维增强含硼/铋聚合物复合材料中不同材料参数对低能中子和γ射线综合防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此种钨/硼纤维复合材料对低能中子和γ射线均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文章证实了纤维垂直排布方式具有比平行排布方式更优的屏蔽效果,且垂直排布方式下透过粒子束的强度分布更加均匀。此外,在聚合物基体中掺杂一定质量分数的硼/铋可以进一步增强复合材料的辐射屏蔽效果。依据这些结果我们认为此种复合材料可以为后处理厂等辐射环境中的防护服及相关防护用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手机微波防护器具的研究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手机微波对人脑的辐射影响问题,研究了手机微波防护器具。从多种微波防护材料中筛选出几种防护效果较好的材料和组合防护方法。经实验测试,表明采用了微波防护器人脑侧微波辐射功率密度可降至5μW/cm^2以下,符合国家对微波防护的卫生标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手机微波对人脑的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