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13种不同级配的机制砂进行试验,分析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间断级配粒径小于0.30mm,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下降;半间断级配机制砂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影响较小;随着机制砂间断级配粒径增大,坍落度、泌水率下降,抗渗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效应,以1.18 mm筛孔为分界点,将机制砂颗粒组成分成(I粒径≥1.18 mm颗粒)、I(I粒径<1.18 mm颗粒)组分,设计并进行了6种不同级配类型机制砂及其混凝土性能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细度模数仅是表征机制砂的粗细程度的宏观指标,无法反映颗粒级配的真实情况,决定机制砂品质好坏的内在因素是颗粒级配,生产时应得到严格控制,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能,应尽量使颗粒级配曲线具有骨架密实特征;②机制砂I组分主要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II组分主要影响混凝土的保水性及黏聚性,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应使I、II组分的含量比例保持在1∶2左右,并有效控制I组分颗粒组成比例;③为充分发挥I组分的填充密实与次骨架结构作用效应,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宜将1.18 mm筛档累计筛余百分率控制在级配中值附近,且4.75、2.36、1.18 mm三筛档累计筛余百分率按2∶3∶1进行控制。研究成果为机制砂颗粒级配的控制及混凝土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刘成 《建筑技术开发》2022,(18):142-144
机制砂具有就地取材、成本低、环保等优势,机制砂代替天然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已成为发展趋势。但机制砂存在表面粗糙、石粉含量较高、级配参差不齐等问题,阻碍了机制砂的推广应用。通过总结机制砂母岩岩性、石粉含量以及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并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制砂级配不良的特点,试验对不同间断级配机制砂对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振动离析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间断颗粒粒径增大,机制砂平均粒径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和振动离析率均随之减小;强度等级越高,机制砂级配变化对混凝土泌水率影响越小;间断级配机制砂颗粒级配在合理范围波动时,也可配制出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对3种岩石进行了机制砂的模拟生产和性能测试,结果发现,母岩的种类和特性对机制砂的影响很大,其中花岗岩制得的机制砂具有最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胶砂/混凝土强度,凝灰岩机制砂工作性很差,玄武岩机制砂在流动性和强度表现上居中。XRD结果显示,较高SiO2含量和较少碱金属元素含量的岩石是理想的机制砂原料,反之则表现出较差的工作性,而且碱金属元素的存在对于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也有不利的影响。此外还针对2种级配讨论了级配对机制砂性能的影响。提出的评价方法包括母岩的检测、胶砂的流动度评价、强度评价和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机制砂、碎石的级配对混凝土和易性及强度的影响。通过查阅现行标准,砂、石的研究范围分别是Ⅱ区砂和5~25 mm连续粒级。试验结果表明:砂应分别控制比粒度4.5~5.5、细度模数2.6~2.9、石粉含量7%以内;碎石级2配00应6)在中《普累通计混筛凝余土的砂中、值石靠质近量6/及8检区验间方;级法配标优准》化(后JG的J 5骨2—料能够降低混凝土砂率、水胶比、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用量,提高工作性能和强度或保持工作性能和强度不降低情况下节约配制成本。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在工程中已广泛应用,颗粒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作为其配置混凝土的关键指标,对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石灰石机制砂为细骨料,配制了C50自密实混凝土,分析机制砂级配、砂率及石粉含量对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级配不良,小于1.18mm颗粒过少时,会导致机制砂混凝土易离析、泌水等不良工作性能;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可通过调节机制砂中大于1.18mm和小于1.18mm颗粒的比例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级配,提高其保水性和黏聚性,保证混凝土强度;机制砂砂率过低会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而砂率过高会显著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砂率在39%~42%范围内时,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良好;石粉可发挥微珠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过高的石粉含量会打破混凝土密实状态,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列举了砂子粗细(以细度模数表示)和级配对新拌混凝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砂子粗细对新拌混凝土砂率、减水剂掺量、工作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则不明显;当砂子细度模数固定时,砂子的不同级配对混凝土砂率、减水剂掺量、工作性也有影响,表明颗粒过分集中分布于某1级或相邻2级或颗粒成间断分布时影响较大。因此细度模数仅是表征机制砂的粗细程度的宏观指标,无法反映颗粒级配的真实情况,决定砂品质好坏的内在因素是颗粒级配,生产时应得到严格控制,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工作性,应尽量使颗粒级配曲线具有骨架密实特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天然砂、机制砂和混合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和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胶比条件下,采用机制砂、混合砂配制混凝土需增加减水剂掺量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机制砂及混合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高于天然砂混凝土;采用粗细程度合适、颗粒级配良好的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其适量石粉可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和收缩性能;采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机制砂性能检测结果选择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天然砂,并通过试验优化混合砂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砂浆的流变性能,对细集料的级配筛分、掺配比及砂浆流动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依据特细砂的掺配比情况,调整了混凝土的原料配合比,分析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提出了机制砂与特细砂掺配后的级配要求,可有效解决机制砂级配不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天然砂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作为细集料应用于混凝土之中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我国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从石粉含量、颗粒级配、亚甲蓝MB值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和耐磨性能的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现阶段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提供较为有意义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研究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复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不同复掺比例细集料的物理性能,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掺闽江疏浚砂能够优化机制砂的级配,得到粒径分布合理的混合砂;适当比例的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混合而成的细集料,能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通过改善混凝土整体的密实性,能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和抗碳化等相关性能;当闽江疏浚砂与机制砂复掺比例在75∶25及25∶75之间时,混凝土各项性能较好,其中复掺比例为50∶50时,各项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于混凝土搅拌站,在现有砂石原材料的基础上,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对砂石级配进行优化,提高砂石品质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是混凝土企业降本增效的一个有效方式。将普通骨料筛分成不同粒级颗粒,按一定比例重新搭配,能够优化颗粒级配,降低骨料空隙率。通过砂石级配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得到级配优异的骨料,优异级配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率低,为21%,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砂石骨料整体空隙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空隙率的增大,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降低。利用优异级配的骨料制备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新拌混凝土状态优于普通骨料混凝土,比普通骨料混凝土每立方米降低胶凝材料用量30~50 kg/m~3。经过成本计算,每立方米降低混凝土成本8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细集料颗粒级配对C60石屑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混凝土的配制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不同掺量的石屑与天然砂混合,可改变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合理的石屑掺量,可得到适宜配制混凝土的Ⅱ区的中砂。以C60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讨细集料颗粒级配对高强石屑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集料颗粒级配对高强石屑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明显,而对强度影响一般。但综合考虑,配制高强石屑混凝土时,宜通过颗粒级配试验,确定石屑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尾矿与机制砂复配制备混合砂高强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制砂中掺入20%的尾矿能够改善机制砂的级配;混合砂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高达104 MPa,弹性模量高达64.1 GPa,且均高于相应机制砂混凝土;混合砂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均优于相应的机制砂混凝土;混合砂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最高级V级,抗冻等级远高于F400。  相似文献   

16.
从机制砂的级配、石粉含量和机制砂混凝土的工程实践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制砂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并对机制砂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礼清  田彬亢  闫学良 《山西建筑》2010,36(17):167-168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配合比设计参数(水灰比、砂率、胶凝材料用量、机制砂的级配与细度模数及含粉量等)对全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找出各参数的适宜取值,为全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制砂相比天然砂而言,其颗粒级配差和含有一定量的石粉,不但会影响拌合物质量,而且还影响混凝土后期性能.研究粉煤灰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改善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能、强度性能和干缩性能,在工程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使用机制砂替代一定量的河砂来制备管桩混凝土,根据不同机制砂性能参数对管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合生产管桩混凝土生产使用的技术参数,并进行了离心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5~4.0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需水量越高,导致强度偏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5%时,对混凝土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机制砂中石粉化学成分对混凝土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当CaO含量越高、SiO2含量越低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越小;机制砂可以改善混凝土集料的级配,对混凝土离心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砂子粗细(以细度模数表示)和级配对混凝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砂子粗细对混凝土坍落度、砂率有显著的影响,对强度则没有影响;当细度模数固定,级配变化时对混凝土坍落度也有影响,但只是颗粒过分集中分布于某1级或相邻2级、或颗粒成间断分布时影响较大,由于通常不会出现这些特殊级配,所以实用中只需控制细度模数,不需控制级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