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忠海 《橡胶工业》1993,40(10):589-592
介绍了硫化体系、胶粘剂及无机填料等因素对丁腈橡胶(NBR)与金属扯离强度的影响。硫化剂DT-DM对NBR与金属扯离强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并随其用量增加,这种影响加剧。试验得出:NBR胶料硫化体系选用硫黄0.5、促进剂TMTD1.5、硫化剂DTDM1.0、促进剂CZ1.0,无机填料选用轻质氧化镁15,而胶粘剂选用胶粘剂RM-1(预固化条件140℃×15~20min),胶料与金属的扯度强度和附胶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TDE-85/DDM固化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胶化时间与DTA分析,研究了TDE-85/DDM体系的固化工艺,根据kissinger和Ozawa方程,研究出体系的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并对浇铸体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DE-85/DDM体系的固化工艺为80℃/3h+120℃/4h+180℃/4h,活化能为42.74kJ/mol,反应级数为0.9506,机械性能较高,是一种刚而韧的基体。  相似文献   

3.
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研制的改性双氰胺(MDC-1)固化环氧树脂E-51,经自制咪唑盐及双酚A促进和改性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得到较大加快,可实现较低温度的中温固化。本文考察了组分用量对树脂固化反应特性和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树脂的固化工艺参数,得到的树脂配方为E-51/MDC-1双酚A/咪唑盐=100/8/20/0.5,固化工艺为80℃/1h+100℃/2h,后处理工艺为120℃/2h。树脂浇铸体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脲和双氧水为原料合成二氧化硫脲工艺中,选择水为溶剂,A、B、C3种物质为反应助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硫脲:双氧水:A:B:C:=1:(1.9~2.1):(0.05~0.1):(0.05~0.1):(0.04~0.08);反应温度为5~10℃;硫脲浓度:5%~15%;反应时间:投料毕,保温反应0.5~1L反应平均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氯化丁基橡胶/天然橡胶共混物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共混比及硫化体系对氯化丁基橡胶(CIIR)/天然橡胶(N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老化温度及防老剂对氧化锌/促进剂TMTD/促进剂DM硫化体系硫化的CIIR/NR共捐物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锌/促进剂TMTD/促进剂DM(5.0/1.5/1.0)硫化体系硫化的CIIR/NR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与按共混比计算的平均值差别较小,尤其是拉伸强度与计算值完全一致。当共混物中CIIR用量超过50份时,共混物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明显改善。不同防老剂对CIIR/NR(50/50)共混物热氧老化的防护效能大小顺序为RD及4010>4010NA>MB>D。防老剂RD先加入到NR中后再与CIIR共混.其防护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环氧树脂(EP)/癸二酸二酰肼(SDH)粘料体系中固化剂含量和促进剂含量对固化反应和粘料体系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固化工艺温度有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EP/SDH的摩尔比为1:1/5,促进剂含量为0.4%时,固化产物的耐热性较好,该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为91.90KJ/mol,反应级数(n)为0.95,频率因子(InA)为22.09Sec^-1。  相似文献   

7.
BIIR气密层胶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福君 《轮胎工业》1996,16(4):209-211
BIIR气密层胶料较BIIR/NR和CIIR/NR并用气密层胶料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好。其配方为:BIIR2222100;硫黄0.45;促进剂DM1.2;促进剂TMTD0.2;氧化锌3.0;氧化镁0.2;均匀剂40MS3.0;炭黑N66060;高芳烃油8;其它1,合计177.05。其大配合混炼工艺为:一段排胶(125—143℃)──精炼──终炼或─段排胶(14℃)──终炼。  相似文献   

8.
以α-甲基萘锂(α-MNLi)为引发剂、二哌啶乙烷(DPE)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体系,研究了DPE/α-MNli、聚合温度与聚合物1,2-结构含量关系,合成出1,2一结构近100%的1,2-聚丁二烯(1,2-PB)和1,2-1,4-1,2-PB。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1,4-PB与1,2-PB中单体浓度与反应速率呈一级方程关系;40℃时,生成1,4-PB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d[M]/dt=0.28[C] ̄0.5[M];DPE用量增大,表观增长反应过度常数K_p ̄η减小;求得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增长活化能。  相似文献   

9.
热分析法研究复合纳米TiO2催化酸酐/环氧树脂固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DSC、DTA研究复合纳米TiO2对酸酥/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测定固化动力学数据,确定固化工艺参数近似值。结果表明:复合纳米TiO2可降低树脂固化反应温度,动态DSC测定确定含复合纳米TiO2的树脂体系固化反应放热量-△H为110J/g、活化能为59.11kJ/mol、反应级数n=0.914及频率因子A=7.38×104(1/s),固化工艺参数: T凝胶=67℃,T固化=133℃,T后处理=177℃。  相似文献   

10.
HNBR/NBR共混物的静态硫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混炼工艺、硫化体系、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饱和度及并用比对HNBR/丁腈橡胶(NBR)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EM和DMA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相容性。结果表明,混炼工艺对性能的影响水大;采用质量份分别为过氧化二异丙苯4、硫黄0.3和促进剂CZ1.5的硫化体系,选择饱和度为95%的HNBR与NBR共混,共混物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空气老化性能;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随HNBR用量的增加面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