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家企业褪下"军绿",离军队而去;50多家企业得以保留,在焦灼中期待明天.喧嚣已久的军队印刷企业脱钩行动就这样不声不响地留下了它的第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这次对保留军队印刷企业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者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脱钩?不,没有。我们是保障性企业。”虽然是简单的一句陈述语,但是经过解释却带出回答者对保留企业未来前景的复杂心态。在这次军队印刷企业脱钩的过程中哪些企业能够保留下来,企业现状如何?今后还能保留多久?与脱钩印刷企业相比将有怎样一个不同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这次对保留军队印刷企业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者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脱钩?不,没有.我们是保障性企业."虽然是简单的一句陈述语,但是经过解释却带出回答者对保留企业未来前景的复杂心态.在这次军队印刷企业脱钩的过程中哪些企业能够保留下来,企业现状如何?今后还能保留多久?与脱钩印刷企业相比将有怎样一个不同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章宝 《印刷工业》2014,(12):63-63
在今年9月北京开展的大气执法周里,多家企业成为被检测的对象,其中包括230家印刷企业,有28家印企被罚,显然,环保部门更加重视印刷行业的污染问题。印刷企业被罚,作为印刷业一员的我们心情同样低落。如何助力印刷企业实现绿色印刷、清洁生产,我们可以从节能减排和降耗增效两个方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军队印刷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达到岗位规范要求 ,军队印刷产品质检站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在北京、上海举办了两期军队印刷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班 ,来自47家军队印刷企业的97名质量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完成了规定的学习内容 ,经闭卷考试 ,全部合格 ,获得了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颁发的《军队企业干部岗位培训证书》。这两期质量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结培训工作经验 ,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实施了网络化、多层次的培训。培训人员来自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的军委各总部、各军…  相似文献   

6.
虽然按照比较“官方”的说法,早在2000年5月,中国军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工作便已宣告基本结束,但“基本”之中显然不包括零零散散、分布于军队各个系统之中的印刷企业。 在印刷行业中,军队印刷企业是特殊的一群。按照1999年《中国印刷年鉴》的统计,全国共有军队印刷企业62个,而根据2001年5月从解放军印刷工业协会了解到的情况,协会共有会员单位67个。军队也是除铁路之外绝无仅有的一个拥有系统内印刷协会的特体。 中国军队“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工作初始于  相似文献   

7.
在近期召开的“2006印刷企业色彩与工艺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福成通报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书报刊印刷企业增值税下调的文件精神:自从1994年,全国开始实行增值税政策以后,出版和发行的单位都是按照13%交增值税。而作为出版,发行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印刷企  相似文献   

8.
全军印刷协会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十二五”规划研讨会7月在内蒙古召开。全军印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树仁做了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来自北京、广州、南京、昆明、武汉、福州、济南、沈阳、河北廊坊等地19家理事单位领导,就“十二五”发展规划设想进行研讨和交流。调整产品结构将成军队印刷企业“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军队印刷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部队服务,在做好保障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值此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印刷世界》编辑部于2010年1月29日在昆明召开了“2010年《印刷世界》编企委迎春茶话会”。来自昆明及各地州近二十家编企委单位二十余位企业领导参加了茶话会。一些因公务缠身未能到会的编企委领导来电请了假。编企委顾问云南省印刷行业协会会长屈山、云南省印刷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龚萍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指导性讲话。  相似文献   

10.
《印刷工业》2012,(10):36-37
近期,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肥市印刷协会宣布,正式授予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等51家印刷企业为合肥市首批“星级印刷企业”。此次组织“星级印刷企业”评定,在安徽省尚属首创。经评审委员会表决确认和媒体公示,合肥市首次评定“星级印刷企业”51家,其中:五星级印刷企业10家、四星级印刷企业15家、三星级印刷企业20家、二星级印刷企业6家。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省的印刷业发展迅速。资产总量不断上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人员素质、技术装备、内部管理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据统计。全省现有各类印刷企业18449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5703: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1121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6442家。排版、制版,装订专项印刷企业222家。在各类印刷企业中。“三资”印刷企业有1100家(中外合资302家,中外合作128家,外商独资670家):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印刷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集中在泉州、厦门、漳州、福州和莆田五地。现状梳理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福建省共有3167家印刷企业(不含打字复印),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92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036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799家,专项排版、制版、装订企业123家,专营数字印刷企业17家。从业人员约13万多人,  相似文献   

13.
1996年8月28日,我厂作为全军第一批22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单位之一,在总部、军区及上级机关的指导下,按照《公司法》和军队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挂牌组建了军队国有独资公司——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从而揭开了我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历史新巴拿。几年来.伴随着国家、军队改革的大潮,我们始终把改革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不间断地尝试各项改革,狠抓各项管理.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改制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始终坚持“以印刷为本、多种经营、科工贸并举”的企业发展战略,对推动企业发展起到了关镇…  相似文献   

14.
林畅茂 《印刷工业》2013,(6):108-109
经济的发展、商品的丰富、消费需求的增加,为包装印刷提供了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不少印刷企业,包括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开始引进包装设备,转型包装印刷;很多投资商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包装印刷,于是出现了干军万马战包装的宏伟场面。江西省“十一五”期间增加的包装印刷企业近300家,招商引资企业有22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包装印刷企业有28家,为推进江西包装印刷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印刷业基本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印刷企业近3年变化2003年,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92389家(不包括71256家打字复印企业),新增印刷企业2477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42家,制版、排版、装订企业1341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27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减少1294家,查处违规吊销经营许可证企业109家,各类印刷企业净增2368家。从业人员295.93万人,总产值1854.4亿元。2004年,全国有各类印刷企业94282家,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1893家,增长率为2.05%。新增企  相似文献   

16.
约人民日报事业发展局的采访很难。人倒挺好说话,就是一直都很忙。与接收小组组长汪波联系了几次,他不是在外地,便是要出差。即便在费尽周折,敲定了采访的时间、地点后,他还特意强调了一句,当然得在没有什么变动的情况下。 汪波忙的是6家军队印刷企业的接收事宜。从去年10月,接收工作大规模铺开开始,汪波便以北京为中心不停地奔波于济南、南京、武汉、西安、福州、成都6大城市之间 不辞劳苦地为6家军队印刷企业的顺利交接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王丽杰:数字化浪潮的确不可抵挡,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数据,我们《印刷经理人》杂志每年都组织中国印刷企业100强的评选,今年的百强榜单刚刚出炉,历年的榜单调查中都有关于"印刷方式"的统计,去年的榜单中有11家百强印企拥有数字印刷方式,但今年的榜单中这个数字已升至23家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追逐的是利润,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进入21世纪,书刊印企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经营困难,利润锐减。种种迹象表明,全行业已步入了微利时代,而且正在向“零利润”甚至“负利润”时代快速发展。据《中国印刷年鉴》资料显示,在统计的131家骨干印刷(含其他印刷)企业中2007年亏损的有31家,2008年亏损的有41家,2009年亏损的有39家,亏损企业数平均为28%。其中有好几家企业年亏损额达一两千万元之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印刷业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快速增长期之后,接下来也同样要面对来自国内、国外同行的竞争。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这对传统的印刷业来说无形是雪上加霜。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以书籍、期刊印刷为主的印刷厂。原来印刷数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期刊很多都变成只有1万册左右,而出版社首发行的书籍,除教科书外基本上都只是8千册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现有大、小印刷企业就有将近2万家,从业人员四十多万人。一方面是市场慢慢地萎缩,另一方面印刷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不断地引入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的设备投入生产。这一种情况又加剧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冬天,举国上下都将治理雾霾视为重点工作,而北京则成为攻坚的核心。随着各省市2017-2018年冬季错峰生产、停限产方案的公布,全国上千家企业面临停产,而其中包装印刷企业也达到了150多家。仅在北京一地,就有120家印刷、装订企业面临停限产,约占北京市停限产企业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