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教兴国的时代,教育建筑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一大批消极空间存在于众多高校校园空间内。这些校园消极空间自身功能、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愈发明显,违背当今绿色校园理念、难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所契合。本文以绿色生态理念与节能环保技术为支撑,结合大学生日常需求,在解决可变性、适应性与美观性三方面问题的同时提出一种校园消极空间绿色家具的设计模式。并选取调研环节梳理出的教学楼内典型消极空间为例,简介两种以纸板为原材料的绿色家具成果,达到利用校园绿色家具使高校校园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目的,改善高校学习环境、提升绿色校园文化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校园已渐入稳定发展期,既有高校校园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以绿色可持续理念引导相关校园的改造建设,需要在绿色校园建设目标与校园实际问题中综合判断校园改造的提升要点与优先程度.通过梳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与校园现实问题,整合与校园空间改造建设有关的问题性指标与目标性指标,建立既有校园绿色化改造指标框架并...  相似文献   

3.
吕昀  彭程 《山西建筑》2007,33(23):6-8
介绍了校园广场的类别,对其功能要求、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校园广场的空间构成及其文化内涵,强调校园广场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营造出多形式、多规模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优质交往空间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霞 《山西建筑》2012,38(20):20-22
从校园道路系统整体设计、交往空间序列、交往空间尺度、公共休憩环境、活动服务设施、几种利于交往空间节点等方面对高校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高校交往空间的优化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张颖 《华中建筑》2005,23(Z1):23-24
随着新型社会培训式校园的兴起,社会培训式校园在提供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校园.相对于传统校园,新型校园从校园布局、校园功能、教学空间形式到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该文着重研究了新型校园教学空间与传统校园教学空间的几点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林海 《山西建筑》2007,33(19):59-60
介绍了以可持续的理念设计中学校园的改扩建项目,以提供开放的校园环境;营造完整的教学环境;创造学习和生活互动的场所;构建良好的校园空间形式,从而达到延续和再创造校园空间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魏黎 《城市住宅》2021,28(9):37-40
公共空间是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休息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校园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公共空间通常作为教学空间的附属存在,其使用价值易被忽略.良好的校园公共空间建设可提高校园面积使用率,成为校园整体规划的亮点,故有效识别和利用校园中被忽略的公共空间是研究重点.研究从校园公共空间有效利用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两方面,探讨该空间的存在价值和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作为中介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以及绿色空间特征的调节作用。对杭州市10个大学校区的633名大学生展开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影响;2)场所满意度和场所依恋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校园绿色空间特征在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场所满意度、场所依恋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并存在调节阈值。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接触校园绿色空间内在动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绿色空间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蔡凌豪 《风景园林》2018,25(3):15-24
通过梳理大学校园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校园开放空间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通过记忆机制存在的校园开放空间对构建师生身份认知,塑造场所精神、延续历史文脉、构建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的开放空间营造可分为"场所营造"和"特征营造"两大内容,分别对应校园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在分析校园记忆特征的基础上,认为校园记忆具有可建构性,从而提出校园记忆的开放空间建构的5对基本要素—"事件"与"叙事","身体"与"运动","交流"与"知识","场域"与"景物","纪念物"与"符号"。  相似文献   

10.
苏笑悦 《华中建筑》2020,38(7):44-48
中小学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校园空间与之适应。然而目前中、小学校设计中校园空间单一均质化的问题普遍存在,该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案例,并结合笔者的相关实践,尝试提出多元化校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包括根据年级或学部的不同,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特色教学聚落,再通过形式多样的"共享资源平台"将各聚落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以鼓励跨聚落交流,做到有分有合。为未来中小学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洋洋  曹阳 《城市住宅》2021,28(9):12-16
在教学空间发展与工业化建造背景下,将"未来教室"研发成果应用于景德镇圣莫妮卡学校项目实践,采用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且可拆装的箱框结构体系,满足使用对象的多种需求,打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与智慧校园,同时营造舒适的教学、宿舍与办公空间,是对装配式教学类空间的设计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哈尔滨松北区某高校校园建设的实例,以校园建筑的过渡空间为典型进行研究,讨论过渡空间中出现的由于忽视寒地气候因素而带来的问题.然后,提出寒地高校建筑过渡空间设计的策略,强调了寒地高校设计中应注重关注气候的影响,从而创造富有生机的寒地校园.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校校园应是一个具有高度艺求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整体系统,以其空间与氛围熏陶学生的道德品质、研究潜力。以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宁波分院规划为例,对在山水环境中营造富有诗意的高校校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环境景观设计作为高校校园中最具活力的外在特征之一,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至关重要。同时,高校的景观设计也体现着一所高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本文主要从高校广场的功能性和舒适度出发,并结合校园的实际环境出发,简要阐述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发展史,从中分析高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并比较国内外高校校园的环境景观设计。此外,结合高校校园广场设计的实际项目,对高校校园广场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不断努力改善高校校园广场的实用性与文化内涵,促进校园广场的文化学习氛围和娱乐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华中建筑》2021,39(10)
近年来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空间集约化逐渐成为中小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校园微空间作为校园空间的延伸与释放,在集约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日益凸显出其价值。该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梳理相关设计手法,总结相关设计策略,进而为校园微空间的设计提供方法参照,为集约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魏伟 《华中建筑》2006,24(12):130-137
探讨了新时期下高校校园空间发展的背景以及校园空间更新规划面临的问题,以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修编为实例,提出了校园空间更新时普遍存在的几对矛盾,即主与次、内与外、新与旧、虚与实、动与静、车与人、密与疏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划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安徽建筑》2019,(6):142-144
文章以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为例,依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2013)相关内容,从资源利用、污染防控、运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果,在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提出初步意见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绿地空间的可达性对发挥校园绿地功能、满足校园师生的使用需求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采用轴线分析法,通过计算集成度参数变量,量化分析校园空间形态结构,探讨校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校园绿地空间的建设与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彭华 《中外建筑》2011,(7):44-45
高校是培养高等科技、文化、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其校园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关系到能否为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就丘陵地区高校校园公共交往空间进行了综合初探。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育人作用的空间环境实现在传统知识教授基础上对学生的陶冶、塑造和启迪,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构建能够依循的人本理念与可行思路。本文以山东职业学院校园改扩建总体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为例,研究“环境育人”视角下具有“化人”属性的高校校园空间环境建构方法。本文分别从场域和场所2个维度分析校园环境的营造路径,前者主要关注校城共生模式和山水共生格局的空间策略;后者主要聚焦于兼顾思想传续的空间形制选取以及导引思维融汇的精神空间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