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徐伟平  黄锐 《中国塑料》1997,11(5):15-22
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的一些特性及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粒子与纳米材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纳米粒子的一些优异特性及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无机纳米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其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简述了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着重介绍了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纳米改性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纳米改性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粒子的结构与性质,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改性机理和方法及纳米技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技术在聚合物改性方面的最新进展。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合物的方法包括;直接生成法,原位生成法,插层复合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其中直接生成法简单易行,但解决不了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其余方法则可使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后的聚合物既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又有许多功能性,综合了无机,有机,纳米材料的优良性能,在许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纳米粒子的特性和无机纳米粒子对聚合物改性的机理。总结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纳米粒子的优异特性。着重介绍了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及应用和2000年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2的表面处理及聚丙烯/TiO2复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阁彪  吴刚等 《中国塑料》2002,16(12):47-50
通过多种方法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了表面处理,深入探讨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机理。制备了PP/TiO2复合材料,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讨论了分散度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熔融共混法可以将经适当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粒子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中,纳米TiO2粒子在4%用量时可以使聚丙烯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倍,同时其拉伸强度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莉  钟明强 《化工科技》2002,10(3):50-53
综述了纳米粒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指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改性中的设计思想,最后就纳米粒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计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聚丙烯(PP)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以PP为基体与粘土层状物、无机、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制备方法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用传统的表面处理方法可改善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与力学性能,少量纳米粒子可使PP同时获得增强增韧。  相似文献   

11.
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中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溶剂热合成法、微乳法和水解法等;物理法主要有气相凝聚法、溅射法和机械研磨法等。其中化学法中的溶胶-凝胶法及沉淀法应用最广。对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简要论述了制备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2017年新定义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能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现阶段国内外关于SCCPs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环境中SCCPs的分析检测方法和浓度水平分布规律,对SCCPs的高效去除方法及去除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综述了现阶段SCCPs的有效去除方法,包括物化法(一般物化法和高级氧化处理)和生物法(细菌降解和植物吸收法),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不同方法去除SCCPs的影响因素、可能降解机理及途径,并通过类比借鉴,提出了其他具有可行性的去除SCCPs的方法。总体而言,虽然物化法去除效率高,但是成本高且操作条件苛刻,微生物法因经济环保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若将微生物法与物化法联用,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最佳去除工艺。最后展望了环境中SCCPs去除方法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Several methods are evaluated for predicting or correlating liquid-phase mass-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multicomponent ion exchange. Comparisons are made of methods based on matrix generalizations of binary results, methods using the film-model relation between multicomponent fluxes and binary mass-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effective-diffusivity method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methods based on the film model give result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atrix generalization methods and, where comparisons can be made, both of these methods give result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act calculations. Effective-diffusivity methods were found to be less reliable. The film-model method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re analogous to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nonelectrolyte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幼凤  苏宏业  褚健 《化工学报》2006,57(3):473-479
作为传统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SMI)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类方法综合了系统理论,线性代数和统计学三方面的思想,其特点是直接由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因而非常适合多变量系统辨识.首先介绍了SMI的基本思想, 然后分析了3种基本算法(N4SID、MOESP和CVA)的异同点、算法实现、统计特性和模型稳定性等方面.随后探讨了其他一些SMI算法,包括连续时间系统SMI算法、频域SMI算法、闭环SMI算法和非线性系统SMI算法.为说明SMI方法的特性,通过一个工厂实际例子研究对比了3种SMI基本算法和一种传统辨识算法——预测误差方法(PEM).最后阐述了理论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注塑参数优化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参数优化方法在注塑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着重讨论了优化方法所适用的优化问题的类型和其对注塑翘曲、收缩、熔接缝及强度的预测能力以及模拟软件的应用,探讨了不同优化方法相结合对搜索效率和优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却水中藻类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藻类污染作为水体污染的一部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对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去除冷却水中的藻类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概述。综述了光磁协同、电化学等物理除藻方法,铜电解、臭氧氧化、化学药剂复配等化学除藻方法,以及利用水网藻和改性海带的生物除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除藻机理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述。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就工业合成对甲苯磺酰基甲基异腈生产中成品及其中间体对甲苯亚磺酸钠、对甲苯磺酰基甲基甲酰胺分别拟定了定量分析方法。三者均采用化学法测定,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8.
纳米铁的改性及其去除氯代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氯代有机物的污染现状及其传统治理技术,简要介绍了纳米铁的制备方法,重点总结了采用物理辅助法、化学添加剂法以及载体固定法对纳米铁改性的新进展,分析了改性纳米铁的脱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纳米铁环境修复技术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垢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水系统的成垢机理及几种典型的化学、物理防垢方法,总结了各防垢方法的发展情况与存在问题:化学法简单易行、稳定高效,但对环境易造成危害,物理法控制简便、经济环保,但效果不稳定、原理复杂。指出开发环境友好型阻垢剂及高效的物理防治方法将是水垢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mpetitiv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methods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convection term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accuracy, temporal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Th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prediction–correction DAE integrato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OL (Method Of Lines). The discretization methods are classified by Fixed Stencil (FS), Adaptive Stencil (AS) and Weighted Stencil (WS) approaches and their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demonstrated via a number of bench marking tests. Of the 14 discretization methods tested, four have been shown to be the most reliable, when we consider the accuracy of the calculation and the computational time required. Application of commonly-used FS methods to convection-dominated problems containing a moving shock results in a relatively short calculation time. However, almost of the FS methods, except for the first-order upwind FS method, are unstable, providing spurious oscillatory profiles (termed the Gibbs phenomena) near the shock. Employing AS methods such as ENO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schemes, this Gibbs phenomena disappears. Therefore, AS methods enhanc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but are somewhat prohibitive. WS methods (i.e. Weighted ENO schemes), which use a convex combination of candidate stencils weighted by the ENO idea, can reduce the calculation time, and are inheriting of the non-oscillation nature inherent in the AS methods. The ENO and WENO methods are efficient to track a shock and steep moving front and these methods are essential for numerical schemes which use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mesh po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