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碳化法因具有反应高效、工艺简单等特点,已成为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的主流工艺。但是,在以盐湖锂精矿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过程中,还存在碳化过程二氧化碳利用率低、碳化液杂质去除效果不好以及锂的收率低等问题。以盐湖锂精矿为原料,从碳化、净化、热解3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工艺优化实验,即由常压碳化改为加压碳化、采用化学净化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去除碳化液中的杂质、由常规热解改为加压热解,可将碳化过程二氧化碳利用率提高到87.4%、净化过程钙镁去除率分别提高到97.92%和96.09% 、全流程锂的直收率提高到82.27%。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过氧化氢中无机杂质的来源和高纯过氧化氢生产中无机杂质的净化技术研究进展,这些技术包括:精馏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法、结晶法、絮凝法、膜分离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组合净化技术等.精馏净化产品纯度不高,但技术成熟,可工业放大;膜分离净化技术较安全,但膜的寿命短;离子交换树脂工艺简单,净化效率高,但树脂易被氧化.指出以精馏为前净化技术,再与膜分离、树脂法相结合是无机杂质去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快速浅层床离子交换技术在胺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霞 《广州化工》2010,38(7):209-211
控制和脱除溶剂中的杂质和降解产物是保持溶剂清洁的关键。胺液在线净化设备脱除热稳态盐是溶剂过滤的有益补充。浅层床离子交换工艺具有树脂细、床层矮、压缩填充、逆流再生、周期短、树脂用量小等优点,克服了传统离子交换技术设备体积大、树脂利用效率低的缺陷。该技术已应用于胺液净化,在镇海炼化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4.
Nowadays, the CIGS solar cells produced process, only 30% of the original target material is used, while the rest 70% need to be recycl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ources sustainable. Common methods to separate and recover indium include precipitation, solvent extraction, ion‐exchange, and electrolytic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covery and purification of indium from spent sputtering targets so that the recovered and purified indium can be reused in the thin film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The processes selected include ion‐exchange resin, solvent extraction, and zone refining. Eventually, indium recovery using ion exchange and solvent extraction has high recoveries. Further purification was conducted by electrowinning and zone refining process. The indium product of zone refining can be used as raw material of indium sputtering target.  相似文献   

5.
赵鹏飞 《工业催化》2019,27(7):73-78
丙烯酰胺作为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合成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高品质聚合物的生产。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合成技术,研究化学法丙烯酰胺中杂质对聚合反应和聚丙烯酰胺产品质量的影响,总结杂质的影响规律,确定杂质影响的临界量。结果表明,当化学法丙烯酰胺中杂质浓度超过某临界量后会加快聚合反应速度,降低聚合物分子量;杂质含量应控制为Cu~(2+)≤0.1×10~(-6)、丙烯腈≤30×10~(-6)、羟基丙腈≤300×10~(-6)、氮基三丙酰胺≤120×10~(-6)、Fe~(3+)≤0.2×10~(-6)。研究离子交换树脂在不同精制路线下的除杂效果,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树脂对Cu~(2+)去除效果明显,且强酸强碱型树脂精制效果优于弱酸弱碱型树脂,阳离子、阴离子和混合树脂串联精制路线得到的丙烯酰胺产品电导率更低,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杜明志 《广东化工》2014,(8):54-55,57
文章利用酒石酸与月桂酰氯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双月桂酰酒石酸酯,探讨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双月桂酰酒石酸酯是一种以可再生资源制得的羧酸型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生物降解性好,是一种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7.
高远  罗梦  朱刘 《无机盐工业》2015,47(2):46-48
以99%的工业硼酸为原料,经过氧化重结晶除去有机杂质,与甲醇进行酯化精馏反应提纯,生成的硼酸酯水解得到高纯硼酸,产物纯度达99.999%。酯化精馏反应控制在90 ℃左右,产物收集温度为60 ℃,温度较低,工艺条件易于实现,且能很好地控制挥发进入精馏产物的杂质,提纯效果好。高纯硼酸再经过高温脱水、浇铸等过程,最终制备出了适合砷化镓单晶生长所需要的液封剂--无水高纯氧化硼。此外还重点研究了酯化精馏及水解反应条件,以及加热脱水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全氟羧酸酯乙烯基醚用于多种含氟聚合物的改性,合成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等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也可以合成含氟醚类的绿色可降解表面活性剂。采用3-羧酸甲酯全氟丙酰氟与六氟环氧丙烷进行加成反应,然后脱羧制备全氟羧酸酯乙烯基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子级超纯水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点,以出水电导率和总有机碳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进水质量、运行流量和树脂粒度均匀性等主要因素对电子级超纯水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出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水质量随着进水质量的提高而提高,运行流量控制在50~70BV/h时最佳,采用粒度更均匀的树脂出水质量和周期制水量更好。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电子级超纯水精制混床离子交换树脂完全能满足电子行业对出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在污酸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气制酸排放污酸为研究对象,使用离子交换树脂脱出污酸中重金属。通过试验得出:该材料对重金属的脱出效率达到99.82%。当材料吸附饱和之后进行反冲洗脱附,脱附之后材料再次恢复吸附重金属之功能,从而开辟了一条污酸净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型共聚物,经卤化、磺化处理改性制备得到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LH-1。采用树脂A、B、C、D和LH-1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以乙醇和异丁烯为原料,对合成乙基叔丁基醚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的酸交换容量越大,催化活性越好。乙基叔丁基醚合成还与其孔结构密切相关,且孔结构的影响比酸交换容量更大。LH-1树脂在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低黏度热固性糠酮树脂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糠醛和丙酮为原料,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二步催化法合成工艺,通过缩合、过滤、缩聚、蒸馏制得糠酮树脂产品.与现有无机酸碱二步催化法合成工艺相比较,省去了中和、过滤、pH测量等过程,无新增废水排放,是一条环保清洁的新合成工艺.产品外观为黑褐色黏稠液体,广泛用于玻璃钢、涂料、粘合剂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含钛炉渣作为硫酸法钛白生产原料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含钛炉渣的物相组成以及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杂质成分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全铁(TFe)、钒和铬等的去向,并对制得的钛白初品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钛炉渣中的杂质元素二氧化硅、钒、铬和氧化钙主要进入酸解残渣,氧化镁、三氧化二铝、全铁等主要进入偏钛酸过滤洗涤得到的废液中,进入最终钛白产品的杂质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ozonation of anionic and non-ionic surfactants on their aquatic toxicity. Toxicity values of various commercially important anionic and non-ionic surfactants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luminescent bacterium Vibrio fischeri.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to study the interfacial activity. The behavior depends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Some intermediate ozonation products were found to be more toxic than the base surfactant and others were found to be less. Surfactants with aromatic rings such as linear alkyl benzene sulfonates, or surfactants with glycosidic groups such as alkylpolyglucosides, exhibit a lower toxicity after ozo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ether groups present in the fatty-alcohol ethoxylates and ether carboxylic derivative surfactants, and carboxylic acid derivates present in the ether carboxylic derivative surfactants lead to increasing toxicity after ozonation. Surfactants with ether groups probably formed short-chain polyethoxylated compounds and carboxylic acids, which are possibly responsible for the surface-tension decrease that promotes the toxicity increase.  相似文献   

15.
湿法磷酸中金属离子杂质的净化一直是磷酸净化技术的难点,特别是镁离子的分离。主要介绍了反胶团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液膜分离法、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和浓缩法在湿法磷酸净化除镁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工业应用上的局限,展望了湿法磷酸除镁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着重指出了液膜分离法具有选择性强、分离效果好、传质效率高、流程简单、能耗低等特点,和其他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净化湿法磷酸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工业上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水杨酸为原料合成5-溴-2-羟基3-(1-丙酰基)苯甲酸甲酯,从催化剂的用量、物料配比等方面研究了水杨酸甲酯化反应,以及从反应溶剂、加料方式和原料配比等方面研究了C-酰化反应,并利用IR、GC-MS确认产品结构。最佳工艺条件为:m(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m(水杨酸)为1:100,n(甲醇):n(水杨酸)=7:1,氯仿为溶剂,加料方式为将酯滴加到氯化铝的氯仿溶液中,n(氯化铝):n(5-溴水杨酸甲酯):n(丙酸酐)=2:1:1,反应物总收率为74.52%。  相似文献   

17.
L-谷氨酰胺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发酵法生产L-谷氨酰胺的提取工艺采用的离子交换方法树脂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酸碱用量大。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连续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分离方法,采用此方法分离提纯谷氨酰胺发酵液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杨娇  张新胜 《化工学报》2010,61(Z1):77-81
讨论了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原料,离子膜电解法制备电子级四丁基氢氧化铵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解前金属离子的脱除中,WU-64树脂具有最好的提纯效果;在电解处理单元中,当电流密度为1000A·m-2、原料浓度为0.7mol·L-1时电流效率最高;在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中,可采用两室一膜电解法对产品中阴离子进行去除,可得到溴含量为0.138mg·kg-1、氯含量为0.784mg·kg-1的质量分数为15%的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研究结果对于微电子工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结合2018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表面活性剂原料及产品的产销数据,对脂肪醇、烷基苯、脂肪酸等主 要行业原料以及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醚、烷基季铵盐、甜菜碱等主要产品的生 产与市场进行详细分析。传统产品发展地位依然坚挺,新品种发展迅速,行业结构和整体市场保持 平稳,垄断和洗牌成为趋势。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产品;原材料;生产与市场;行情走势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19)04-0001-04 DOI:10.3969/j.issn.1006-7264.2019.04.001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苯酚精制过程中含有微量的有机杂质异亚丙基丙酮、羟基丙酮、苯并呋喃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苯酚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概述了分别使用水滑石型材料(HTM)、ⅥA族金属改性的氧化铝、沸石、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一步苯酚精制法和使用酸性树脂+闪蒸法和两步固体酸法的两步精制法脱除苯酚中羟基丙酮、亚丙基丙酮、苯并呋喃等微量有机杂质的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