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某电厂汽轮机低压转子末3级含裂纹叶片取样,进行宏观观察、光谱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显微硬度检验、显微组织及能谱等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叶片的合金成分符合相关要求,叶片材料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相关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裂纹起源及裂纹尖端未见腐蚀性元素。叶片热处理工艺控制不佳,出汽侧边缘硬度和组织不均匀,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材料的抗疲劳性能降低,塑韧性变差,在离心力和蒸汽压力等周期性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疲劳开裂。实现叶片出汽侧边缘硬化层的无损检测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某电厂超临界350MW机组给水泵汽轮机第5级动叶片进行了故障现场调查、断裂叶片的材质检验和断口分析、叶片离心应力和叶轮叶片系统振动特性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口性质为高周疲劳断裂,裂纹起源于叶片出汽侧的腐蚀坑,叶片材料与断裂无关;叶片断裂的原因为机组给水泵汽轮机存在超负荷运行的情况,致使给水...  相似文献   

3.
某热力公司新建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月余,其高温过热器管发生大范围开裂泄露。通过对开裂管子取样进行机械性能、金相组织、扫描电镜和能谱测试等试验,对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原因进行分析。经分析认为,锅炉在煮炉过程中,碱液进入过热器管道,运行中碱液浓缩聚集引起焊缝及弯头部位应力腐蚀造成开裂。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化学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组织分析、裂纹断面分析等方法,对某电厂600 MW机组次末级叶片断裂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出汽边棱边存在大量的Cl元素,且裂纹附近存在一个硬度比正常区域高的淬硬区域.因为叶片存在局部硬化,在该位置会有较大的组织应力,在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叶片最终以应力腐蚀的形式开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公司进口燃气锅炉的支撑管进行运行工况、结构特征、化学成分、金相观察、硬度测试、蚀坑宏观形貌观察、断口扫描与能谱等试验分析,指出支撑管水侧发生缝隙腐蚀并致使支撑管环向开裂失效的原因,同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试验(SSRT),研究GH4145/SQ和R26两种合金在几种不同介质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SSC)的过程。结果表明,两种合金在去离子水室温充氧为1kg/cm~2,温度为315℃的封闭环境中对应力腐蚀开裂不敏感;在10%NaOH水溶液,温度为315℃的封闭环境或42%MgCl_2水溶液沸腾(温度为431℃)环境中两种合金都程度不同地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的现象,但GH4145/SQ合金抗应力腐蚀开裂(SCC)的性能优于R26合金。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引进型300MW汽轮机905mm末级叶片材料在80℃、22%氯化钠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测定了材料在空气,蒸馏水和80℃、22%氯化钠介质中不同平均应力时的条件疲劳极限。结果表明,在上述介质条件下,905mm末级叶片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腐蚀疲劳强度与869mm末级叶片材料相近。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近十几年来,大型汽轮机的腐蚀已成为影响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一个大问题,其中以汽轮机零部件转子、叶轮、螺栓等的应力腐蚀开裂和叶片的腐蚀疲劳尤为突出。本文重点介绍汽轮机零件的应力腐蚀开裂。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功率汽轮  相似文献   

9.
核电蒸汽发生器(SG)管子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是一次侧应力腐蚀裂纹SCC(ID),二次侧的应力腐蚀裂主SCC(OD)或晶间腐蚀(IGA)也是管子破坏的主要原因,总的说来,腐蚀问题是导致80%以上管子破损的原因。本课题主要对690TT合金的应和腐蚀和晶间腐蚀进行了试验,另外对其组织及断口等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承压设备应力腐蚀开裂是指承压设备在低于屈服强度的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所以认识和掌握应力腐蚀开裂的发生条件,产生机理,裂纹特征,发育过程和防护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模拟在海洋环境下,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海上风电机组塔筒钢Q345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不同浓度NaCl溶液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应力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拉伸速率的减小,Q345钢在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基本呈单调增加的趋势,当拉伸速率为4×10-7s-1时,试样已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环境介质的存在使得该材料的抗拉强度、总应变和断裂能大大降低,且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Q345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增加。温度对材料的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指标下降明显,敏感性指数增加明显,当温度为50℃时,具有明显的应力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12.
王俭 《山东内燃机》2004,(6):27-30,33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GCr15钢高应力件由于其组织、应力和杂质的不均匀而在酸性、碱性及某些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腐蚀电化学作用,直至产生氢脆及应力腐蚀断裂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防止GCr15钢在高应力状态下的氢脆及应力腐蚀断裂的7项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某催化剂分子筛装置的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腐蚀主要集中在交换罐,其材质为1Cr18Ni9Ti或0Cr18Ni9Ti,罐体焊缝腐蚀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罐底部。在环纵焊缝邻近处液面以下,交换罐在运行期间多处发生微裂纹渗漏现象,渗漏多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母材中也有发生。本文通过交换罐内腐蚀介质的分析、焊接件的耐蚀性评价、失效分析等实验,分析出腐蚀原因主要是由酸性条件TCI-引起的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并从焊缝焊接技术的改进、焊缝的防腐表面处理及新罐的选材等几方面提出相关防腐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合成氨废热锅炉换热管失效后的微观组织结构,提出了换热管除了遭受高温氧化外,主要还遭受了磷酸盐引起的应力腐蚀破裂。用4XCZ型金相显微镜鉴定和分析金属内部结构组织,对材料组织测定分析;用X射线衍射(XRD)并结合惠普35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合腐蚀产物及裂纹特点,提出了腐蚀坑的形成因素及锅炉用水处理中过量的磷酸盐引起的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对某火力发电厂200MW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金相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化学元素成分分析及对断口的宏观检查、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认为断口为典型的疲劳断口,裂纹源位于叶片出汽侧某一点状蚀坑处,由于水蚀区域造成应力集中,并且叶片材料韧性偏低,存在S元素成分偏析,所以机组运行过程中,在交变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使叶片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起锅筒斜拉杆T型接头处的泄漏事故,采用现场勘查、资料分析、宏观检验、无损检测、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电子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缺陷的形貌、裂纹状况、金相组织、强度、硬度、冲击韧性、塑性、化学元素含量、高倍显微特征、腐蚀产物以及T型接头工作环境等进行了分析、判断。结果表明,该裂纹具有典型应力腐蚀开裂(SCC)的形貌特征,腐蚀类型为沿晶SCC。由于锅水碱浓度长期超标,使T型焊接接头处于高温高碱工作环境,以及母材非金属夹杂物SiO_2加速了SCC迹象,最终导致T型接头焊接热影响区内应力较集中处开裂泄漏。  相似文献   

17.
蒸发器焊缝开裂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蒸发器焊缝大面积开裂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应力腐蚀——碱脆是焊缝开裂的原因,焊接残余应力是引起焊缝开裂的主要应力,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肖俊峰  朱宝田 《动力工程》2002,22(6):2030-2033
对某超临界500MW汽轮机低压末级960mm叶片在工作转速及超速转速下的离心应力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考虑了叶片大变形时几何非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叶片有着较高的离心应力水平;围带自锁状态下内弧表面的最大离心应力发生在外拉筋孔截面的拉筋孔靠进汽侧处;拉筋孔特别是外拉筋孔处的离心应力对围带的状态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东方锅炉》2003,(1):37-42,8
要把加氧水处理用于日本火电机组的直流炉,首先,必须搞清楚溶解氧对于低压汽机材料的抗腐蚀影响。就溶解氧对于LP转子、叶片材料的应力腐蚀裂纹(SCC)和腐蚀疲劳(CF)方面之影响,加氧水处理委员会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AVT方式90℃的加氧水条件下,应力腐蚀裂纹(SCC)敏感度不受AVT和加氧水处理之间的水质影响,而且,GE型3.5NiGrMoV钢和GE型12Cr钢的CF试验结果表明,AVT和加氧水处理之间的腐蚀疲劳并没有差别。在3.5NiGrMoV和12Cr钢CF试验中,相同应力水平之下,经过10^10循环次数后,12CrMoV、12GrNlMoV及17-4PH钢不会产生裂纹。LP汽机材料的应力腐蚀裂纹(SCC)和腐蚀疲劳(CF)试验表明,AVT和加氧水处理之间并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归纳介绍了不锈钢内衬背侧开裂导致泄漏的五起案例,并对背侧开裂内衬进行了金相、电子探针等初步分析,指出不锈钢内衬背侧开裂主要是由应力腐蚀造成的。内衬母材背侧开裂应引起使用和检验单位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