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C8~18富马酸高级醇酯(FA)和醋酸乙烯酯(VA)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共聚合成了FA-VA共聚物(PFA),并将其作为柴油降凝剂。在温度80℃、w(BPO)=1%(基于原料)、n(VA)∶n(富马酸十二醇酯)=3∶1的优化条件下,合成了富马酸十二醇酯-VA共聚物(PFA-12)降凝剂。通过对加入PFA降凝剂的大庆原油产-2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考察了PFA的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PFA-12降凝剂在-20#柴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1%时,PFA-12降凝剂可将柴油的凝点降低18.0℃、冷滤点降低7.0℃;将PFA-12、富马酸十四醇酯-VA共聚物、富马酸十六醇酯-VA共聚物、富马酸十八醇酯-VA共聚物4种降凝剂按质量比16∶2∶2∶2进行复配得到的复合降凝剂,可将柴油的凝点降低22.0℃、冷滤点降低8.0℃。  相似文献   

2.
以高碳十八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马来酸酐酯,然后与聚乙二醇进行聚合,得到二元共聚物新型柴油降凝剂。通过FT-IR光谱、XRD衍射光谱、冷滤点测定仪、凝点测定器、酸度测定仪对所合成的新型柴油降凝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抚顺二厂0~#柴油冷滤点下降到-9℃,凝点降到-1.8℃,酸度值上升到6.43,初步评价了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三元共聚物(丙烯酸酯、马来酸酐和乙酸乙烯酯)醇解型柴油降凝剂的制备和表征.合成过程分为3步:首先在n(十六醇)/n(丙烯酸)为1.0∶1.6,对苯二酚为0.6%(质量分数,下同),对甲苯磺酸为1.5%的条件下,合成丙烯酸十六醇酯;然后以甲苯为溶剂,n(马来酸酐)/n(乙酸乙烯酯)/n(丙烯酸十六醇酯)为1∶4∶4,过氧化苯甲酰为1.2%,恒温85 ℃,聚合7 h,得三元共聚物;最后以对甲苯磺酸为1.5%,用十六醇醇解三元共聚物,得醇解三元共聚物型柴油降凝剂.应用结果表明,当该新型柴油降凝剂的添加量为0.5%时,可使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分别降低14~16 ℃,6~9℃,可使-1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分别降低19~21 ℃,11 ℃.其降凝助滤效果优于T-1804降凝剂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AMV)三元共聚物,以AMV三元共聚物为柴油降凝剂,测定了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单体和AMV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分析了影响AMV三元共聚物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将一种α-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AMV三元共聚物与两种市售降凝剂分别进行复配,比较了复配前后的降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α-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4.0:1.0:2.0,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5h,引发剂用量5.0g/mol的条件下合成的AMV三元共聚物可将柴油冷滤点降低3~4℃。AMV三元共聚物与宜兴EVA降凝剂复配后,对大庆5#柴油和济南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与德国DODIFLOW4744降凝剂复配后,对辽河0#柴油的降滤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感受性,在实验室以马来酸酐(MA)、醋酸乙烯酯(VA)、α—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AE)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再用混合高级醇对该共聚物进行酯化,得到醇解三元共聚物EsMVA。该聚合物作为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可以降低柴油的冷滤点和凝点。在添加量为500μg/g时,可使乌石化0号柴油冷滤点由原来的—2℃降低到—5℃,凝点由原来的0℃降低到—8℃;可使独石化0号柴油的冷滤点由原来的—1℃降低到—5℃,凝点由原来的1℃降低到—9℃。该剂与国产剂T1804相比,降冷滤点效果基本相同,而T1804降低凝点的效果优于EsMVA。  相似文献   

6.
MSVA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马来酸酐 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高碳醇酯四元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其降凝助滤效果。针对 吐哈0 柴油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聚合温度对共聚物助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该剂使吐哈-10 、0 柴油的凝点分别下降20℃和18℃,冷滤点分别下降12℃和9℃;使独山子 -10 柴油凝点下降18℃,冷滤点降了8℃;使石化-10 柴油的凝点下降14℃,冷滤点下降6℃。  相似文献   

7.
EsMSV柴油降凝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苯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为原料,三元共聚并醇解制成三元共聚物EsMSV。以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酸酐与醇的配比为因素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降凝剂添加量为0.2%,可将燕化0^#柴油冷滤点降低10℃,凝点降低28℃。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酰胺(AM)为单体,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加入一定比例的混合醇,得到改进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醇解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对改进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影响该改进剂降滤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改进剂与市售降凝剂和蜡晶分散剂的复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A与AM单体摩尔配比为2∶1.5,共聚时间4 h,催化剂加量1.0%(相对于混合脂肪醇的质量分数)的条件下制备改进剂,添加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3%时,可使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降低5℃。在同样添加量的情况下,与市售1#降凝剂、德国巴斯夫蜡晶分散剂分别以1∶2质量配比复配可使生物柴油冷滤点均降低7℃。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酐、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十八醇为原料,采用三元共聚,通过醇解,制备了马来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十八酯(OMSV)。将其作为柴油降凝剂,用于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通过对加入OMSV的燕山石化催化加氢0#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的实验室评价,考察了OMSV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当OMSV在柴油中的质量分数为0.15%时,燕山石化催化加氢0#柴油的凝点降低31℃,冷滤点降低11℃。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格尔木0#柴油蜡含量高,低温流动性差的特点,考察了7种科新公司柴油降凝剂产品对格尔木柴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选取的降凝剂降凝效果差异较大,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其中富马酸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降凝剂、富马酸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类降凝剂以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效果明显,在加剂量为1000μg/g时,格尔木0#柴油凝点分别降到了-15、-18、-23℃,冷滤点降到了-8、-9、-11℃;复配型降凝剂中,分属于富马酸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的降凝剂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的降凝剂之间复配协同作用最好,在加剂量为1400μg/g时,格尔木柴油的凝点、冷滤点分别降到-28、-13℃.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1-戊烯-1-己烯二元混合物在不同组成下的泡点、露点及临界点,解决了没有准确可靠的理论估算临界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AEM—101柴油降凝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由α-烯烃-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与一种蜡晶分散剂组成的二元复配体系构成的AEM-101柴油降凝剂实验室和中型试验研究的情况。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AEM-101柴油降凝剂具有较好的柴油感受性,降凝效果已达到国内外降凝剂的水平。中型试验结果表明,AEM-101柴油降凝剂对胜华柴油具有良好的感受性,加剂量在700-900mg/kg时能大幅度降低柴油的冷滤点,可以将0号柴油调合成-10号柴油。  相似文献   

13.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复配使用生产-10号轻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永坪炼油厂 0号柴油对单种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感受性差的情况 ,采用复配改进剂提高其感受性。试验表明复配改进剂H和A的加入量以 5 0 0 μg/g和 15 0 0 μg/g为宜。经放大试验生产出的 -10号加剂柴油符合GB2 5 2— 94中一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了几种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在柴油中的添加性能,筛选出的新型高效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对提高柴汽比、增产柴油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在广泛考虑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聚合溶剂等对共聚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应用分子设计的思想指导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合成,并指出复配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降凝、降滤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红外光谱法确定降凝剂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对来自黑龙江、大连、吉林的0号柴油(依次编号为1~3)进行降凝剂感受性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醋酸乙烯酯降凝剂对柴油的感受性较好,可使1~3号柴油的凝点分别降低31、9、26℃,冷滤点分别降低18、12、21℃。2号柴油总正构烷烃含量(17.74%)高于1号(14.29%)和3号(13.03%)柴油,其C10~C19含量占总含量的87.2%。2号柴油的正构烷烃含量较高,因此其降凝效果较1、3号差。采用了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了降凝剂对蜡晶形貌和热力学的影响。加入降凝剂后,蜡晶颗粒由不规则的细长棒状变成细小的类球状。DSC分析结果表明,加剂后1、2号柴油析蜡高峰值温度由-1.46、-2.38升至0.46、2.41℃,结晶峰斜率均变小,在相变过程的固-液相变能(ΔH)绝对值由3278、5.283降至3.459、1.737 J/g。降凝剂通过改变固-液相变能来改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XRD测试结果表明,降凝剂与柴油发生了共晶作用,蜡晶聚集方式改变,单一晶型生长速率降低。综合偏光显微镜与DSC以及XRD结果说明,降凝剂的降凝机理是成核理论与共晶理论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One of the importa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iquids is the boiling. A new correl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boiling point for many of liquids as a function of molecular point and acentric factor. The proposed new correlation has been verified and it shows a significantly better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Many properties of heavy oils are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asphaltenes. According to solubility studies, asphaltenes are the most polar fraction of heavy oils, but the magnitude of the dlpole moment is not known. We quantified this parameter by applying dielectric spectroscopy to several heavy oils with different asphaite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permanent dlpoles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The asphaltenes have dielectric constants ranging from 5 to 7. Calculations Indicate more than one dlpole per asphaitene molecule. The diameter of the dlpole center was assessed to be 3 to 6 A.

The probe was extended to study the Involvement of dlpoles In asphaitene aggregation.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asphaltenes exceeds 10%,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exhibits substantial negative deviation from linearity, signifying the onset of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the pairing of dipoles in head-to-ta1l configurations to form clusters).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Indicating dissociation of the aggregates. Based on comparison of these results with the dielectric behavior of model compounds the role of dipoles in the process of asphaitene associ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9.
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苯乙烯)=8:1:1、引发剂加量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评价结果表明,加...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基属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倾点、冷滤点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属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倾点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石蜡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好,而含硫及高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差;石蜡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差,低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有一定的相关性,含硫及高硫中间基原油各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相关性差; 环烷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倾点与冷滤点的相关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