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构建了220 kV双回路紧凑型转角塔的梁桁混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静力分析,获得了输电塔架在最危险工况下的受力和位移状态,比较了模型计算结果与真型塔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模拟铁塔试验真实受力情况,验证了铁塔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可靠性,为紧凑型输电铁塔优化设计及在线路走廊拥挤地区推广应...  相似文献   

2.
昌吉—古泉±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组塔施工中,需解决塔材运输及堆放、进场道路、平行带电线路和超长超重构件吊装等一系列问题。从铁塔的特点出发,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5种特高压铁塔的组立方法。通过对组塔方案和施工效率进行分析后,对施工用小工具的研制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3.
向—上±800 kV输电工程与舟白机场及信标台间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重庆舟白机场及多普勒全向信标台的特点,分析了向—上±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相关塔位与机场净空保护间距、全向信标台场地保护间距的要求,并对有源干扰进行了评估,得出输电线路相关塔位需要限制铁塔高度,并在实际工程中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对输电铁塔不同工况下的承载力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煤矿采空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变形后及扶正过程中的要求更不能忽视。建立了采空区输电线铁塔的ANSYS有限元模型,设计了不同组合荷载工况承载力性能评估的方法,对基础变形后及扶正过程中铁塔的承载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估。基于500 k V徐辽线53号变形铁塔说明了该方法,对53号塔基础沉降、大板基础倾斜及设置拉线后3种情况进行了承载力性能分析评估,涉及到不同风速、风向的风力荷载及覆冰荷载的多种组合工况。结果表明:该性能评估方法在采空区输电线铁塔主材应力超限、主材轴力变化及沉降量临界值的评估方面有一定优势,这对采空区输电线路铁塔的承载力及稳定性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沪二回±5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二次控制系统联调试验,是对成套设计工程项目进行实时仿真校核和对直流控制保护厂家的控制设备进行功能和性能检验,并测试与其他二次系统的接口试验。阐述了三沪二回±500 kV直流输电工程的二次系统联调控制部分的试验结果,验证了二次控制系统能满足规范书的要求,检验了修改控制策略的运行情况,配合了其他生产厂家对二次系统接口传输信息的试验。通过联调试验,用以保证设备质量、缩短现场试验时间和加快工程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参数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7.
鉴于输电铁塔在整个电网中的重要性,基于小波包和RBF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以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500 kV角钢转角塔为例,模拟了输电铁塔主材单个单元和两个单元的损伤,以小波包能量曲率差作为损伤指标,利用RBF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对输电铁塔的损伤程度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以小波包能量曲率差作为损伤指标可行,RBF神经网络能较好地识别损伤程度,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对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J1转角塔的塔型设计、结构优化和新材料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典型试验进行验证.J1转角塔塔型采用"干"字型,呼称高45 m,铁塔全高74 m,采用全方位长短腿设计,长短腿高差9.0 m,铁塔结构为角钢管,塔身主材采用双拼腿合角钢,单基塔重90.02 t,塔身主材采用Q420高强钢,塔身主材连接螺栓采用8.8级高弧螺栓,高强钢的应用占整个塔重的26.1%.真型试验结果表明,该塔型设计结构合理.试验实测数据与设计计算相符,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回酒杯塔、双回鼓形塔2种500 k V输电线路典型杆塔,通过三维电气几何模型法和电磁暂态分析程序仿真,对不同线路避雷器配置方式的耐雷水平和保护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给出了不同地形下线路避雷器推荐配置方式,提高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不断地提高,目前已经提高到1000kV。针对在建的全国第一条750kV兰洲东-平凉-乾县双回路输电线路工程铁塔组立中换位塔的施工工艺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保柔性直流换流站电气布置的合理性与安全运行,需要确定合理的空气净距取值,作为换流站的设计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g参数法的换流站空气净距计算原理及方法,探讨了海拔高度在2 000 m以内的大气修正方法。文章以"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示范工程+160 k V换流站为例,采用g参数法进行最小空气净距计算,仿真计算出最苛刻的运行环境条件,为大气环境修正提供依据和输入,得出了换流站的空气净距计算方法和工程间隙取值。  相似文献   

12.
导线的选择是±800 k 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课题,它对线路的输送容量、传输性能、电磁环境(合成场强、导线表面最大场强、电晕、无线电干扰、噪声等)和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导线型式对±800 k V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山地、高山地区±800 k V输电线路的特点,采用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于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线路着重研究导线截面、型式等对工程造价和年费用的影响,从而选取最经济的导线型号。  相似文献   

13.
±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尚属首次提出,尤其是对于±1 100 kV的直流场设计,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开展±1 100 kV导体计算和选型研究,有利于直流场的设计及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从电晕和合成场强两个方面对导体分别建立了数学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建模,计算了导体表面最大场强与起始电晕,计算了导体的空间合成场强,以及不同高度下的地面合成场强。根据计算的结果,结合工程实际,分户内布置和户外布置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1 100 kV的导体设计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艾立明  陈加宝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172-174,16
以哈南变合心变500kV送电线路工程ZB1V型输电铁塔组立施工为例,利用铁塔简化模型通过静力计算初选吊点位置,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铁塔优选最佳吊点,为防止吊装时输电铁塔局部杆件变形过大,对受力较大部位应增加杆件补强措施。结果表明,补强措施有效,受力较大部位的应力和变形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是超高压直流输电的核心系统,三沪二回士500 kV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联词试验是对成套设计进行实时校核验证,并对直流控制保护装置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验,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隐患.阐述了500 kV枫泾换流站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分析了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存在的隐患,并提出建议,用以提高跨区电网直流输电...  相似文献   

16.
《电力与能源》2015,(6):787-793
±500kV和±8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在我国顺利实施,±1 0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已处于研究试运行阶段。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试验设备的支撑,尚不具备额定条件下直流互感器现场校准的条件。报告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高压直流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及其校准技术现状,研究了直流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校准方法并提出了现场校准中的关键问题,为高压直流电流互感器现场校准技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架空输电线路不可避免的要跨越山区地带,很容易遭受到滑坡地质灾害的袭击。位于滑坡区的输电铁塔会发生变形,威胁输电安全。以滑坡区某500 kV输电线路332号铁塔为研究对象,把滑坡作用和三种气象工况组合得到3种综合工况,利用ANSYS对其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构件力学特性,研究3种综合工况铁塔倾斜位移与塔脚位移、最大应力和控制应力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建立了输电铁塔安全性评价模型,用于不同阶段滑坡作用下输电铁塔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对滑坡区输电铁塔应以第一道横隔面杆件应力监测为重点,最低温综合工况是最不利工况。研究结果对同类滑坡条件输电铁塔的安全性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合理的直流场设计型式选择对于降低设备制造难度和成本、提升换流站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准东-皖南±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文章从设备外绝缘要求、制造水平以及不同型式的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分析,得出了推荐1 1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直流场采用户内直流场设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输电线路中导地线对输电铁塔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输电塔及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采用仅考虑导地线质量作用、仅考虑导地线刚度作用、同时考虑导地线质量和刚度作用3种模型分别分析了输电塔动力特性,并与单塔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导地线的质量作用和刚度作用对输电铁塔动力特性均有影响,且质量作用影响较大,计算分析时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
以"彩虹"台风线路倒塔事故为背景,探讨输电线路事故复核标准及计算方法,对发生受损的220 kV输电线路进行台风风速工况下的铁塔受力计算,分析导致架空输电线路在台风吹袭时发生倒塔事故的要因,给出相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