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薇 《纺织机械》2014,(8):22-22
<正>近日,江西省国税局、江西省财政厅发布《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的公告》(2014年第12号)。根据公告,自今年11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大米、皮棉和纺织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加工上述产品,也纳入试点范围。《公告》中对扣除标准(农产品单耗数量)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每吨皮棉、精梳棉纱、普梳棉纱分别按照2.65吨、1.42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商务厅积极主动联系安徽省国税局等有关部门,在安徽省国税局和安徽省财政厅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近日出台将蚕茧纳入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的政策,以减轻行业整体税负,推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该政策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蚕茧)为原料生产销售蚕丝绸的一般纳  相似文献   

3.
马薇 《纺织机械》2014,(7):24-24
<正>近日,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下发《关于扩大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10月1日起执行,对购进农产品籽棉为原料生产皮棉;对购进农产品皮棉为原料生产棉纱等项,实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通知》规定:皮棉按籽棉单耗数量(吨)2.85,普梳棉纱按皮棉1.15;精梳棉纱(80支以下)按1.40;精梳棉纱(80支以上)按1.45执行。据了解,目前山东有1243家规模以上棉纺纱加工企业,1~7月实现利润  相似文献   

4.
桑蚕茧不同干燥工艺对茧丝质量及品质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2019,(12)
为探究不同干燥工艺对蚕茧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制定蚕茧加工领域亟需的蚕茧干燥技术与蚕丝品质评价技术规程,对供试的桑蚕鲜茧采用不同干燥工艺处理,比较鲜茧、半干茧、干茧及过干茧4个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质量指标,即解舒率、茧丝纤度、清洁、洁净、万米吊糙次数及生丝表面观察和红外分析,评价不同试验组的蚕茧与茧丝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鲜茧缫丝可提高解舒率,减少万米吊糙次数,但鲜茧生丝的表面丝胶颗粒更加明显,恰当的烘茧工艺处理更有助于补正茧质,提高生丝品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鲜茧前处理方式对生丝性能的影响,选择干茧、冰冻茧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渗透、煮茧(不煮茧)、立缫工艺生产35dtex(30/33D)生丝,按照织造要求进行浸泡处理,测试生丝的性能。结果表明:干茧生丝、鲜茧生丝的抱合性能良好,平均抱合次数均超过100次;浸泡处理后,鲜茧生丝丝胶稳定性较差,其抱合力下降幅度较大;鲜茧经过煮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生丝的抱合稳定性;干茧生丝、鲜茧生丝及其浸泡后生丝的结晶度、取向度相差不大;干茧生丝、鲜茧生丝及其浸泡后生丝的断裂强度均超过3.5cN/dtex,能满足基本的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对比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表面形貌、真丝纱疵、力学及抱合等性能的差异,将原料来源相同的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分别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烘干、微脱胶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前,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微观形貌有一定差异;相同条件下,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脱胶率相近;处理前后,干茧生丝的电容糙疵变化程度大于鲜茧生丝,干茧生丝的电容大糙明显增加,而鲜茧生丝的电容大糙却明显减少;两种生丝的光电糙疵变化和条干均匀性变化差异性较小;鲜茧生丝的强伸力和抱合性能较干茧生丝下降更明显,且鲜茧生丝出现了强力脆弱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11,(17):46-46
据悉,国家税务总局拟在部分行业试点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统一进项税抵扣率和销项税征收率。此举将大大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关于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国税总局明确,将在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和食用  相似文献   

8.
《丝绸》2016,(2)
为对比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表面形貌、真丝纱疵、力学及抱合等性能的差异,将原料来源相同的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分别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烘干、微脱胶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前,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微观形貌有一定差异;相同条件下,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脱胶率相近;处理前后,干茧生丝的电容糙疵变化程度大于鲜茧生丝,干茧生丝的电容大糙明显增加,而鲜茧生丝的电容大糙却明显减少;两种生丝的光电糙疵变化和条干均匀性变化差异性较小;鲜茧生丝的强伸力和抱合性能较干茧生丝下降更明显,且鲜茧生丝出现了强力脆弱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鲜茧缫生丝与干茧缫生丝在结构性能上的差异,以同一产地的蚕茧为研究对象,分别缫制成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对生丝的力学性能、纵向形态、表面基团、结晶度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生丝进行泡丝处理,对浸泡后生丝的力学性能、相关的品质指标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在纵向形态、微观结构上差别不大;抱合、洁净成绩基本相同,但与干茧丝相比,鲜茧生丝的初期丝胶溶失率较大,断裂伸长率较小,清洁成绩较低。经过泡丝工序后,鲜茧丝的抱合、清洁、洁净性能明显低于干茧丝,这对后续的织造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金鑫 《江苏纺织》2014,(12):36-36
10月22日召开的南通市重点棉纺织企业情况交流会上,与会企业签署了"关于请求将南通纺织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的建议",以解决"高征低扣"问题。此呼吁得到省、市政府的重视,江苏省棉花增值税改革试点政策即将出台。自安徽、湖南、浙江、山东之后,江苏省也加入"高征低扣"试点改革大军,试行政策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其进项税抵扣标准与安徽省保持一致:生产1吨精梳棉纱皮棉消耗按照1.4吨进行计算,1吨普梳棉纱皮棉消耗按照1.1吨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干茧与鲜茧分级标准的不一致性及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桑蚕茧一种产品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以解舒丝长定的等级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适用的鲜茧标准以干壳量分级,干、鲜茧标准不一致,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修订干茧标准要以准确体现蚕茧价值为主,同时应考虑干、鲜茧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丝绸》2017,(7)
采集大量不同庄口的干茧生丝与鲜茧生丝进行含胶率试验和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鲜茧生丝含胶率普遍较高,平均高于干茧生丝2.09%;干茧生丝与鲜茧生丝含胶率分布存在交叉重叠,重叠率为27.60%,非重叠率达72.40%,含胶率检测可以作为鉴别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的一个初筛手段;当生丝含胶率低于24.00%或高于26.00%时,鉴别正确率达到100%;当含胶率在24.00%~26.00%时,因干、鲜茧生丝含胶率测试值存在交集,需配合其他检测手段进行干茧生丝与鲜茧生丝的鉴别,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鲜茧缫丝企业主动增加丝胶溶失率,以适应丝织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桑蚕茧一种产品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以解舒丝长定的等级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适用的鲜茧标准以干壳量分级,干、鲜茧标准不一致,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修订干茧标准要以准确体现蚕茧价值为主,同时应考虑干、鲜茧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丝绸》2018,(12)
鲜茧缫丝目前在中国一些生丝主产区具有较大规模和份额,鲜茧生丝按照商检标准检验与干茧生丝并无明显差别,但在织造过程中出现了较多质量问题。通过对干茧生丝、鲜茧生丝在浸渍前后的清洁、洁净、抱合等质量指标的检验,探明了生丝浸渍前后的质量差别;分析了生丝浸渍后抱合指标严重下降的原因,为识别鲜茧渗透缫制的生丝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通过减压自动煮茧机设备及工艺可以显著改变丝胶的黏合度,从而提高生丝浸渍后抱合成绩的稳定性,提高鲜茧生丝/干茧生丝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丝绸》2015,(4)
桑蚕茧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和鲜茧试缫标准以解舒丝长等作为主要指标,适用的鲜茧标准又以干壳量分级,很多标准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目前,干、鲜茧国家标准不一致,还有不少地方标准;此外,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蚕茧标准需要修订或重新制订,修订成一个以体现蚕茧价值的质量指标为主的统一标准,日本茧检定、印度鲜茧计价等方法值得借鉴参考。为此,文章提出了相关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现行工艺所缫鲜茧丝在织造时不耐磨、易发白、起毛的现象,以同一产地的蚕茧为原料,分别采用鲜茧不煮茧、鲜茧煮茧、干茧煮茧工艺缫制生丝,对所缫生丝的各项质量指标和原料消耗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浸渍前后的拉伸性能和抱合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鲜茧进行煮茧工艺处理后,可明显提高浸渍后的抱合性能,满足高速织机织造要求,相比同庄口干茧丝和鲜茧不煮茧缫丝所耗原料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谋求国内蚕茧需求的增加,确立了鲜茧缫丝生产技术。去年曾报导过保存、煮茧、缫丝方法和缫丝成绩的关系,本报告将分析这些条件与生丝物理性质的关系,探索更高品位生丝的生产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试验区的制作 以500g鲜茧为一试验区,就以下项目分别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获取不同来源鲜茧和干茧生丝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然后通过特征组分信息的提取,文章分别建立鲜茧/干茧生丝各自的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利用指纹图谱对生丝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和系统聚类分析,来验证其对生丝的区分效果。结果表明:鲜茧生丝样品之间相似度大于0.919,干茧生丝样品之间相似度大于0.945,同类生丝的一致性良好。但鲜茧、干茧生丝的指纹谱图存在明显差别,说明两类生丝的特征组分不同。根据两类生丝的特征差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完成对两类生丝的准确区分。经方法学验证,指纹图谱用于鲜茧、干茧生丝定性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鲜茧/干茧生丝HPLC指纹图谱能反映出两类生丝的组分差异,可以作为鲜茧/干茧生丝的区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制定的烘茧方针是 :“防止鲜茧、半干茧发生蒸热、发霉变质 ;全干茧适干均匀 ,防止偏老偏嫩 ;烘茧方法上防止高温急干和低温长时间闷烘 ,为提高原料茧解舒而努力”。烘茧方针明确要求茧站在烘茧中必须做到鲜茧半干茧不蒸热、霉变 ,全干茧适干均匀 ,烘茧供温排湿合理。其目的是保全茧质 ,补正茧质 ,提高解舒。解舒是指蚕茧在缫丝中茧丝离解难易的程度 ,它是蚕茧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舒好 ,缫丝时落绪、添绪次数少 ,可以提高缫丝效率 ,增加单位时间的丝产量 ,以及减小纤度偏差 ,提高生丝品位 ,还能降低缫折。实验证明 ,影响蚕茧解舒…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鉴别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借助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和表面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手段对鲜茧生丝和干茧生丝的表面形貌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基于它们结构与性能的差异建立了较为准确和简单易行的生丝鉴别方法。结果表明:2种生丝的化学组成相似,其大分子二级构象均主要为β折叠构象,且热分解曲线也基本一致;但与干茧生丝相比,鲜茧生丝的表面较为粗糙,茧丝之间空隙较大,结晶度略低且亲水性好。使用测定生丝束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中沉降时间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鉴别2种生丝,其中鉴别鲜茧生丝的准确率达到100%,而鉴别干茧生丝的准确率接近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