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鲁飞飞 《煤矿安全》2020,(4):101-104
对煤层气及救援车载钻机回转液压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阀后补偿回转系统参数匹配与动力头输出转速特性,基于AMESim专业仿真软件,建立了阀后补偿回转液压系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回转液压系统阀后补偿负载敏感阀LS泄压阻尼孔参数匹配对液压系统负载适应性有较大影响;结合动态仿真,得出阻尼孔参数对系统负载适应性及响应的关系。并在ZMK5530TZJ100F车载钻机回转系统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阻尼孔参数匹配,解决了回转系统负载适应性问题,提高了系统响应及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
陈闻  卢帆兴  孙康 《矿山机械》2012,(5):111-114
应用大型液压系统仿真软件AMESim10.0建立了工程机械双阀芯液压系统模型,通过双阀芯模型不同参数下的阀口流量响应特性,得出了反馈通道增益、先导阀阻尼系数变化与双阀芯系统时域响应的关系,并且得出了先导阀阀芯位移响应特性;通过双阀芯开环系统频率特性分析,得出了闭环系统的稳定裕度,及较优的PID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双阀芯系统反馈通道增益与流量响应成反比,流量超调量与阀芯阻尼系数成反比,较优值为80N·s/m;通过系统PID参数的优化,双阀芯系统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3.
熊新  谢朝夕 《煤矿机械》2011,(11):118-120
介绍了换轮库回转机构的组成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运用键合图法建立了系统状态方程,结合MATLAB对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流量系数Cd及液体体积弹性模量E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变输入后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键合图法与MATLAB软件相结合能直观地分析系统参数和输入量的改变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乳化液泵站电磁卸荷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建立卸荷系统数学模型,通过AMESim软件对阀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结构参数与卸荷阀的出口压力及流量的内在关系,提出阀体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容积式复合齿轮动态流量计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的容积式流量计不能用来测量高压液压系统动态流量的问题 ,利用复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设计了一种可用来测量高压液压系统动态流量的容积式动态流量计。该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动态流量信号转换为流量转换器中心轮的转速信号 ,再通过测速发电机 ,将转速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通过放大器、A D转换器、数据采集卡 ,将数据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最终实现对被测系统的动态流量测量和实时控制 ,具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马芳  吉星 《煤矿机械》2015,36(6):74-76
液压支架是我国综采工作面的主要技术装备之一,而安全阀的动态特性对支架系统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针对一种新型的大流量安全阀对其动态性能通过建立仿真系统进行研究。利用状态空间法和功率键合图法来建立液压支架用安全阀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仿真程序,建立仿真模型以及设计相关实验装置来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大流量安全阀动态性能并为下一步优化、设计更大流量安全阀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液压支架大流量安全阀动态性能指标是衡量液压支架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在阐述了安全阀的动态性能指标及试验要求的基础上,介绍了以蓄能器为动力源的快速加载试验系统工作原理;并结合仿真软件AMESim对试验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为大流量安全阀试验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流量安全阀的动态性能,列写了大流量安全阀及液压支架立柱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化后的拉普拉斯变换表达式,利用计算机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为大流量安全阀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9):260-262
以新型的冲击式采煤机交流液压冲击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冲击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利用功率键合图的建模方法和Matlab/Simulink动态仿真软件研究交流液压系统冲击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拟仿真得到了冲击速度大小,交流液压冲击系统的流量变化、冲击力以及冲击频率等重要参数,为双向交流液压冲击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新型冲击式采煤机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6,(1):73-75
三相PWM整流器中引入LCL滤波器,在减少谐波的同时,给系统带来谐振问题,增加不稳定因素。在双闭环PI控制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滤波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方式以减少系统谐振,并提出1种根轨迹分析方法,对电流环PI控制器参数和滤波电容电流反馈系数进行简单直观的优化设计,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用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建立新型矿用高弹性联轴器恢复务动态模型与参数辨识方法和技术,由此建立其恢复力学数学模型,用此模型研究和描述联轴器动态特性,研究表明,弹性恢复力是非线性单值力,是刚度函数的函数,阻尼力是双值非线性力,是阻尼函数和阻尼成分函数的函数,阻尼成分函数和阻尼函数概念的,使得模型能反映阻尼成分的组成和阻尼的大小变化规律,能全面地揭示联轴器中阻尼的变化情况,滞回线的形状和宽窄由模型中参数控制,这种联轴器的阻尼成分丰富,既有粘性阻尼,又有干摩擦阻尼的“高阶”阻尼。通过研究了解了联轴器的动态特性,为设计宽频多工作区奠定了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李叶林  马飞  耿晓光 《煤炭学报》2015,40(7):1684-1691
双缓冲系统作为实现重型液压凿岩机减振降噪的新型结构,其吸收钻杆回弹能量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动态特性的优劣。基于应力波在不同介质中透射、反射原理,计算了经岩石回弹至缓冲活塞的反射波大小,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了缓冲活塞回弹速度。根据牛顿运动学规律,构建了蓄能器的刚柔耦合等效模型与双缓冲结构的连续流量模型。双缓冲系统为单输入、双输出系统,采用了状态空间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描述,以反射波对缓冲活塞产生的瞬时速度作为输入量,一级、二级缓冲腔压力作为输出量。应用Matlab工具,获得了双缓冲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性能参数的最优值为:环形间隙选择h6公差、蓄能器充氮压力选择2.5 MPa和进油压力选择6.5 MPa。通过实验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为设计优化双缓冲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晋  廉自生 《煤矿机械》2012,32(7):66-67
在AMEsim平台上建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磁先导阀阻尼变化的分析,得出了电磁先导阀阻尼对动态特性影响规律,分析表明,随着阻尼销的径向间隙的变化,阻尼系数变化,阀芯位移超调量改变,阀芯位移振荡的时间也发生改变,先导阀完全开启时间变化也很大。为合理设计阻尼销的径向间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尾矿砂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对尾矿库的地震反应分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某中线法铜矿尾矿库的尾粉砂、尾细砂和尾中砂开展共振柱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三种尾矿砂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特性,并与相同密实度下的石英标准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尾粉砂的动剪切模量最小,阻尼比最大;石英砂的动剪切模量最大,阻尼比最小;尾细砂的动剪切模量比尾中砂的略大,阻尼比比尾中砂的略小。此外,还得到了各围压下三种尾矿砂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衰减曲线,回归拟合出了Hardin-Drnevich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转子系统轴承刚度和阻尼系数呈各向异性及圆盘具有偏心量的特点,建立全矢谱各参数、刚度、阻尼系数和偏心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NSYS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刚度、阻尼系数以及偏心量对全矢谱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转速下,刚度和阻尼系数对主副振矢、偏心率及方位角均有影响,偏心量仅影响主副振矢的大小,对轴心运动轨迹的形状和位置没有影响。根据上述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根据偏心率和主副振矢故障判别的方法,并给出传感器的安装原则,研究结果对于应用全矢谱技术进行旋转机械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设计制作基于土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对隔震器设计的关键技术、隔震器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及模型的参数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胶工作缸、磁流变弹性体工作缸分别具有高频抗冲和低频减振特性,即在高频、小振幅情况下,具有小阻尼、低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克服传统隔震器出现的刚度硬化现象;在低频、大振幅时,具有大阻尼、高动刚度的特性,从而具有更大阻尼力,具有可进行位移控制的优势;通过对隔震器采用基于单轴模型的智能隔震器动态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识别,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新型磁流变智能隔震器的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QIN Qiang  秦强  吴焱明  赵韩 《煤炭学报》2007,32(12):1324-1327
考虑钢丝绳的质量和阻尼、承接装置弹簧预压缩等因素,对罐笼承接装置的承接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仿真,得到冲击加速度、冲击力时变曲线,有助于合理设计承接装置,进一步研究承接过程中人员舒适性.得出停车偏移量宜根据荷载而定等结论,以利于减少承接过程的冲击加速度和冲击力;认为每套立井提升系统配备的承接装置应该是定制的,提升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校核系统的力学参数,并对承接装置做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彭利平  刘初升  王宏 《煤炭学报》2016,41(6):1568-1574
针对已有的大型振动筛减振弹簧定性健康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了1种利用筛体自由振动响应实现大型振动筛减振弹簧刚度反演的方法。考虑减振系统几何位置误差,建立了减振弹簧故障下振动筛非对称动力学模型,推导其振动微分方程;利用离散加速度自由响应,结合数字滤波、趋势项消除和数值积分方法,获取系统刚度矩阵修正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刚度矩阵分解,定义刚度置信准则,提出了大型振动筛减振弹簧刚度反演原理与方法;利用实验测试数据实现了振动筛减振弹簧的刚度反演,最大误差仅为3.56%,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减振弹簧定量的健康状态识别。  相似文献   

19.
振动弛张筛工况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对其筛分性能和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基于 双质体有阻尼线性振动理论建立反映其振动特性的力学模型,通过数学和动力学分析,揭示其主 要动态参数:剪切弹簧阻尼比 ξ2、偏心质量矩 Mr、剪切刚度 k2x和质量比 μ(浮动筛框与主动筛框 的质量比)对工况点幅频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进行分析验证。 结果表明:工况频域内可 以忽略阻尼比对相对振幅的影响;质量比约为0*3时既不会过多增加参振质体质量,又可以降低 物料对振动系统的影响;调整剪切刚度,使其工况位于稳定的频域;增减偏心质量矩,可线性增减 其相对振幅。 提出了一种合理的调试方法,先调节质量比,再调整剪切刚度,最后增减偏心质量 矩,保证工业弛张筛在达到合理相对振幅时工况点位于稳定的频域区间,完善振动弛张筛在工况 调试时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借鉴重锤拉紧装置的实体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并且进行简化,利用改进欧拉法对拉紧装置的反馈展开分析,确定弹性刚度和黏性阻尼系数后得出一系列数据,进而预测整个系统的动态趋势,为实际生产的可控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