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宝钢余热资源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并对宝钢低品位余热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钢铁企业有大量余热资源由于量小、分散而无法合理经济利用。针对这种情况,综合分析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发电技术、低温热水闪蒸发电技术、炉窑烟气余热梯级回收、热泵技术等,提出了按区域综合考虑余热资源梯级利用的设想。最后以宝钢三期轧钢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低品位余热资源提出了综合梯级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宝钢股份烧结工序冷却废气余热回收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宝钢烧结实行废气余热回收的有效措施.为最大限度回收废气余热,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分析了进一步提高烧结废气余热回收水平的潜力,提出了相应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宝钢余能余热资源的分布及回收进行简要分析,经测算1991年宝钢余能余热回收率达到43%左右,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另外又指出了余能回收前景,并提出各项余能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烧结厂一台烧结机的热工测试,分析了该烧结机在已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条件下进一步增大余热回收的潜力,提出了对烧结机尾部高温段和冷却机中、低温段未利用余热的合理利用方案,并提出了多技术综合回收利用烧结余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天津冶金》2009,(2):43-43
低温烟气余热发电需要三项核心技术:一是废气温度的梯次科学利用;二是低能耗、高效率的余热回收系统的技术和设备;三是生产和余热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应用这些核心技术建设低温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武钢烧结环冷机低温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合同的签订,标志着中钢设备公司在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项目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其开拓低温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林冬 《冶金动力》2012,(6):66-68
对低温余热制冷技术在韶钢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经济性方面对余热制冷机组的热源供给方式进行选择,同时详细介绍了轧钢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和低温余热制冷系统的工艺流程,并对低温余热制冷技术在韶钢的应用所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支英辉 《工业炉》2014,(2):40-43
从中厚板热处理线保护气氛辊底式热处理炉的能源利用入手,分析了其烟气余热的回收方式,探讨了余热回收后的工程应用;提出将其烟气余热用空气回收,热空气用于回火热处理炉,作为助燃剂或热源,从而实现余热的回收和合理利用,同时改善了回火热处理炉的中、低温回火质量。  相似文献   

8.
宝钢按照国家颁布的<钢铁企业能量平衡暂行规定>对余热资源进行了普查,文章在此基础上,对宝钢余热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具体研究余热资源的分布、目前余热资源的利用率、余热资源进一步利用的潜力等,并提出提高余热资源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超  居勤章  张建军 《宝钢技术》2018,(2):58-61,65
简要介绍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了宝钢2号高炉余热回收装置运行现状,阐述了对其进行整体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此次余热回收装置整体改造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整体扩容更换分离型热管式余热回收装置、共计3套(空气、煤气、烟气)换热器。每套换热器换热片由原来的8组增加到12组,同时更换3个烟气系统的阀门。改造历时78天,比计划工期大大提前。余热回收换热效果显著改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连续退火炉余热回收技术应用与节能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机组排烟温度高、耗能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提供一些退火炉节能降耗技术方面的参考方案,以宝钢四冷轧为分析对象,对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炉的几种余热回收方式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各种余热回收形式的优缺点,认为“过热水回收技术”是比较便捷的余热回收方式,并通过分析一个热平衡测试实例,找出余热回收以外的几种在退火炉本体可以实施的节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的传热速率对铸坯的表面质量和防止漏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结晶器的传热机制,并对结晶器热流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高效强化传热技术--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蔚琳  庄骏  张红 《工业炉》2004,26(3):8-10
介绍一种新型高效强化传热技术--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技术.阐述了高温热管翅强化传热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其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其传热系数远远高于光管内的传热系数.最后给出该种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许相波  陈小芸 《冶金能源》2012,31(3):46-48,52
介绍了梅钢4号烧结机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依据传热学理论分析了余热锅炉实际蒸汽发生量低的现象。结果表明,产汽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余热锅炉热风流速低与受热面积灰严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方案有效,为其他钢铁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衷金勇  柳宜  李德清  黄先旗  朱昆 《冶金能源》2007,26(6):39-40,60
蓄热式加热炉投产后,通过改进炉体材料及实炉底材料、蓄热体材料、缩短均热段实炉底长度、改变纵水管工艺布置、改变纵水管滑道与钢坯接触部位,实现加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磁场热处理铁素体钢或珠光体钢时的传热现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察、分析了在磁场热处理条件下磁场对传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磁场热处理铁素体钢或珠光体钢时,磁场能够显地促进钢的传导热、加速钢材折冷却、细化铁素体晶粒,磁场还能促进钢材的均匀冷却,缩小钢材表面与心部动却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烧结矿低温余热,降低并稳定焦炭水分,减少高炉炉况波动;降低煤气系统水分,减缓了水汽对煤气系统设备的影响,提高烟气余热、煤气热值及高炉余压等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和综合节能效果。利用热风炉烟气余热烘干焦炭与烧结矿余热烘干焦炭的方式对比。  相似文献   

17.
单颗粒球体非稳态传热过程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海霞  李辉  肖国先  酒少武 《冶金能源》2007,26(2):20-23,49
蓄热式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烟气余热来预热助燃空气的关键设备。由于其内部复杂的传热特性,从单个球状蓄热体非稳态传热过程的特点入手,利用计算机编程对其进行了特定参数下的数值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作图、理论分析,得出了不同参数对其各种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今后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填充床蓄热式热交换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蓄热式热交换器的换热实验,揭示了在结构一定时,换向时间和通过热交换器截面的流量是影响蓄热式热交换器换热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为蓄热式热交换器的进一步研究、设计和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fluent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蜂窝陶瓷填充床内圆形通道特征尺寸对内置换热器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管周围热气体平均流速随着内置圆形通道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取热效率则随着圆形通道直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存在最大值;在管内工质水工况确定的条件下,换热器取热受换热管周围热风流速、风温的影响以及来自蜂窝陶瓷端面与内部通道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住宅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鞍钢技术》2000,(9):50-52
介绍了住宅供暖分户热计量的特点、基本方法、系统的布置等,提出按热量分别计量供热是今后成都市住宅供暖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