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占车站低压用电量的65%左右,由于地铁环控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天气最热、远期高峰运营条件来计算的,并且留有10%~20%的设计余量,而目前的客流量远未达到设计额定值,因此所选设备的容量远远大于现在的车站负荷。而且非空调季节及晚间停运后还要对一些设备及管理用房供冷,这样冷水机组长期在较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形成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因此节能潜力非常大。最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是在小系统(设备管理用房)中加装变频式多联机系统(vRv),在非空调季节及运营结束后,关闭车站环控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对需要供冷的设备管理用房采用VRV直接供冷,为车站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为值班人员提供舒适工作环境(需开启新风机)。本文以某一地铁车站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比较非空调季节及运营结束后的冷水机组系统供冷和用多联机系系统(VRV)供冷两种方式能耗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为前提,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时光街站空调水系统的两种冷源方案为例,通过对该站水系统能效比和运行费用的比对,得出在优化设计的条件下,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采用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供冷最为节能。  相似文献   

3.
辐射空调方式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辐射空调方式的系统组成及其发展方向,比较了地板辐射供冷系统与吊顶辐射供冷系统的不同,提出了几个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冰蓄冷系统与常规电制冷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分析、空调负荷随时间变化特性分析、及运行模式分析,得出在地铁中采用融冰优先供冷方式较为经济合理.结合某工程实例,计算得到该系统的融冰优先供冷方式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3.5a,小于采用主机优先供冷模式约0.8a,但两者的初投资仅相差2.29%.同时,采用融冰优先供冷模式的日制冰量比主机优先供冷模式多出约10%.  相似文献   

5.
汤文华  张昌  汪秀清 《制冷》2003,22(2):54-5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空调冷源系统,即用深井水与冷水机组联合供冷系统,提出了该供冷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系数ε,并归纳了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铁换乘车站作为地铁线网的结点需具备两个以上车站的功能,如何对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而又尽量规避建设时序不同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成为影响地铁换乘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规模的关键。从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大系统、小系统、水系统几个方面,对不同换乘形式车站的系统共享、预留、工程实施以及运营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其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共享方案、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冷却水系统及空调水系统设计中采用的多项节能措施,主要包括工艺一、二次水系统的优化和控制方式以及空调水系统中采用的水源热泵、冷却塔免费供冷等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苏州吴中白金汉爵大酒店空调通风系统特点、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针对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采用了相应的空调方式。主要对电动冷水机组采用大温差,空调水系统采用分区四管制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过渡季节采用冷却塔供冷,宴会厅空调热湿负荷特性及空气处理过程等设计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缩小地铁车站规模、减少工程投资为出发点,在满足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和空调水系统遇到的设计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供设计参考。隧道通风系统可通过设置单活塞风井来压缩车站规模,减少活塞风亭对车站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特殊区段的隧道通风系统,可在充分了解地铁隧道通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车站土建规模、避免对重要场合周围建筑景观的影响。地铁车站空调水系统可以选择设置集中冷站和采用新型制冷设备等方式来减小冷水机房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空调技术,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热舒适性好、换热效率高和能耗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辐射表面易结露,供冷能力有限以及初投资过大等问题.针对辐射供冷结露的问题,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贴附射流送风的辐射供冷系统和普通送风方式下的辐射供冷系统的传热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探究贴附射流对辐射供冷系统的防结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冰蓄冷技术的特点和地铁地下车站的负荷特性,针对性地分析比较了冰蓄冷系统多种运行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结论,简要分析了地下车站采用冰蓄冷技术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地铁环境的特点和环控系统的要求;对地铁空调系统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冷负荷构成、冷负荷指标的选取、冷负荷计算方法及通风空调系统的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兰州地铁提出假设模型,针对兰州地区地铁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分别计算送风状态点、直接蒸发冷却效率、风量等。利用兰州地区的逐时气象参数,计算开启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时间及其在夏季空调系统运行时间的占比,并对采用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传统机械制冷闭式空调系统2种方案的能耗与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地铁非常适合采用直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其开启时间占夏季空调运行总时间的41%,运行能耗约为机械制冷的1/2。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过滤器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南京某地铁站空调系统过滤器清洗前、后各个房间的风量和空气温、湿度实测结果,分析了过滤器对地铁空调系统冷量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当空调系统冷量减小时,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会显著增大空调系统的风量和冷量、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有效提高了冷量的传输,并且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Passenger flow control on a limited number of stations is a common way to maintain the service of a subway system at a desired level. Critical subway stations identification is the key for controlling a complex subway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ssenger flow network (PFN) for a subway system to capture the state dependencies among stations, and develops the analysis procedure for solving the station selection problem. Practic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using data from the Shanghai subway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station identifications are dependent on the time period for control. The stations connected with few stations, or with low passenger volume may also be critical for subway system performance, especially stations with low inflow. This study contributes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subway system managers to develop effective passenger flow control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6.
张志鹏  方兴  朱怡洁  徐超 《包装工程》2022,43(24):337-346
目的 对地铁疏散系统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解决方案,并对此领域后续研究重点进行探讨。方法 以易识性的概念为基础,结合地铁突发事件的特点,通过大量文献检索、搜集与整理,对应急疏散路径、应急信息传达、应急设施技术、应急管理技术等影响地铁疏散系统设计的重要层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结论 地铁突发事件中火灾爆炸事故、水灾事故、紧急制动事故是事发最多的三种事故形式,且具有突然性、封闭性、恐慌性、复杂性的特点;完善的地铁疏散系统设计包含了应急行为特征、应急信息传达、应急设施技术、应急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地铁空间内应急信息的呈现和宣传应具备较高的易识性,这可以极为有利地帮助人们理解和阅读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使乘客熟知在突发情况中如何行动,防患于未然,但目前对于地铁应急信息易识性的研究较少,并未形成体系,可作为后续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李伟丽  孙运豪  苟锐 《包装工程》2021,42(14):277-283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市地铁站名标识系统,提升和彰显城市地铁站点的地域特色,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对国内外地铁站名图形符号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掘其地铁站名图形符号的设计要素;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装饰性、功能性和文化性3个方面构建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并计算各评价要素权重值;最后以成都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为例,给出设计方案并结合用户调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实现了装饰性、功能性和文化性的有效融合.结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铁站名图形符号设计与评估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地铁站名的视觉识别力,并彰显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兰州某地铁站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通过对该系统中机组进出风温度、站厅站台公共区环境温湿度、空气品质的实际测试,分析出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情况。同时,对该系统中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提出了后期的优化改进措施。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情况较好,车站内公共区的降温效果良好,为以后蒸发冷却技术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地铁负荷计算及采用冰蓄冷系统的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地铁空调计算比较简单,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地铁环境控制中的制冷系统采用冰蓄冷节约运营费用。本方法用于冰蓄冷制冷系统的空调负荷计算,需根据其负荷的特点,计算逐时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