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高湿地区30 m堆高浅圆仓氮气气调缺乏报道。通过对华南地区30 m堆高浅圆仓进行氮气气调试验,探索华南地区高堆浅圆仓充氮气调过程中的氮气浓度变化情况、杀虫效果及能耗。试验结果表明:充氮过程中氮气浓度自下而上逐层上升并最终达到峰值;密闭过程中外圈及底层氮气浓度下降较快;氮气浓度全部在98%以上维持216 h,粮堆中上层及空间氮气浓度在98%以上维持552 h的条件下可有效杀死储粮害虫;吨粮成本约0.43元/t。  相似文献   

2.
结合双侧内环流熏蒸系统管道,采用上充下排的方式对浅圆仓开展了充氮气调实验,研究了第一次充氮结束后浅圆仓不同粮层、粮面空间、仓底两侧环流管道中氮气的分布变化,分析了氮气在粮堆内分布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充氮结束后,氮气在粮堆中分布均匀,均匀度达99.58%,不同粮层氮气浓度基本上呈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分布变化规律,并对下降曲线做了相关线性拟合,充氮14 d后,仓底两侧环流管道氮气浓度已为90%左右,但粮堆平均浓度为96.7%,因此,只根据氮气出口浓度不能代表粮堆内各处浓度,不能以此来判定再次充氮的时间点,应该通过粮堆多点预埋管的氮气浓度来判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经过两年储藏的充氮仓房和对照仓品质变化差别,研究了稻谷在浅圆仓中充氮气调对稻谷整体品质变化影响的规律,研究了脂肪酸值、黄粒米和发芽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得出充氮气调储藏在控制稻谷品质方面的贡献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虫害绿色防护技术发展,促进仓储工作高质量发展,针对浅圆仓采取下充上排式的二氧化碳气调工艺,通过考察试验仓内不同位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大豆品质指标变化情况和储粮害虫防治效果,研究二氧化碳气调技术对浅圆仓大豆储藏效果的影响,并与氮气气调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检测点二氧化碳浓度维持35%以上的时间超过15 d;对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和玉米象等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显著,杀虫率达到100%;大豆粗脂肪酸值、蛋白质溶解比率和水分等指标变化较小;与氮气气调技术相比,二氧化碳气体损失的速度较氮气快,因此二氧化碳气调对仓房气密性要求更高,气调成本也更高,但二氧化碳气调技术所需密闭期较短,前期一次性投资较低。综上所述,在仓房具备良好气密性能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气调工艺杀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浅圆仓机械通风系统设计制作安装及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为理论支撑,通过对浅圆仓多功能中心通风管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一种全新的浅圆仓机械通风系统——径向通风系统。验证环流熏蒸、内环流均温、充氮气调等储粮技术与径向通风系统的兼容性,为浅圆仓径向通风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结构浅圆仓仓体的气密性是保障储粮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与土建滑模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捣、预埋管件的制作与放置效果有关;另一方面要采用气密性优良的设备,做好与土建连接部位的施工处理。通过以上措施,浅圆仓气密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个试验仓的仓墙、仓门、通风口等易漏气部位进行气密性进行改造,粮堆采用“六面封”,实施氮气气调作业。采用负压法测定压力半衰期,检测粮堆氮气浓度,检查虫害致死情况,测算氮气储粮费用,对仓房气密性、氮气杀虫效果、储粮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改造后,仓房气密性达到气调储粮标准,甚至超过了一级气调标准;氮气浓度保持在98%以上的天数超过28 d,对磷化氢有抗性的储粮害虫可全部杀死,而有效浓度天数达不到的仓房,个别部位仍有谷蠹活动;仓房的气密性越好,储粮的成本越低,气密性超过一级气调标准的仓房,氮气储粮成本甚至低于磷化氢熏蒸,由此可见,气密性是决定氮气储粮成本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研究空调控温与充氮气调技术结合应用,通过向充氮气调仓内空间通入冷气,使仓温保持在较低水平,减少外温对表层粮温的影响,达到整仓准低温储粮的目标。在对比研究试验仓与对照仓粮食品质及粮情变化情况后,得出采用空调控温与充氮气调技术相结合可以较好的控制整仓粮温,有效解决粮堆表层粮温上升过快、品质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直径27 m、装粮线高度18 m,仓内体积12 000 m3,压力半衰期为600 s的浅圆仓中,采用粮面药袋投药和两侧梳型风道环流熏蒸,研究了浅圆仓粮堆纵向和横向上磷化氢扩散及分布特性,评估了粮堆内部不同部位磷化氢Ct值。结果表明,浅圆仓粮堆内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的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浓度和时间符合指数模型C=1 061.7e-0.071t模型(R2=0.917 1)其中C为磷化氢浓度,mL/m3;t为熏蒸时间,d;e为自然指数)。环流熏蒸系统促进粮堆内磷化氢的均匀分布,可以避免因过高浓度造成的不利,但粮堆内磷化氢在不同区域浓度仍然存在差异,且难以避免熏蒸死角的存在。在浅圆仓熏蒸初期,从横向方向看,磷化氢在中轴聚集,浓度以中轴为中心向仓壁递减;从纵向方向看,磷化氢从上到下浓度依次降低,粮堆内表层和中轴处磷化氢浓度相对较高。在磷化氢浓度衰减阶段,粮堆中间层和中轴处磷化氢浓度相对较高。浅圆仓环流熏蒸系统A面管、B面管和仓底取样口Ct值低于平均浓度累积值,存在害虫防治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优化改进环流熏蒸风道可以改变粮堆内磷化氢气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浅圆仓是目前粮库新仓建设的主流仓型,本文叙述了浅圆仓的分类、基本结构与隔热气密性能,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浅圆仓的优缺点,总结了浅圆仓气密性的影响因素、漏气部位的查找和气密隔热处理的方法,以期为粮食储藏相关企业和粮食保管人员提供浅圆仓储粮的相关知识,为安全储粮仓型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环流熏蒸在筒仓和浅圆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流熏蒸装置主要由专用环流风机(防爆型)、循环管道、气体分配器等组成;环流技术利用环流风机使磷化氢气体在仓内和循环管道中强制流动,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中分布的更均匀;环流熏蒸技术对仓的气密性有一定的要求;利用环流熏蒸对筒仓和浅圆仓中的粮食进行熏蒸,其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2.
工艺孔洞是为完成不同仓储作业而在浅圆仓仓体上不同部位开设的相应孔洞,针对目前浅圆仓工艺孔洞在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仓储作业需要、操作使用方便等角度考虑,提出了对工艺孔洞的构造、安放位置等方面的改进要求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借此提高浅圆仓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华中储粮区利用磷化氢防治浅圆仓小麦储粮害虫的效果、磷化氢气体浓度变化规律等,总结了浅圆仓储粮害虫防治的技术要点,为指导浅圆仓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生产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生产性试验的过程和效果,分析并讨论了熏蒸方式、毒气浓度及气密性等问题。该技术具有杀虫快速彻底、使用安全可靠和低药荆的特点,克服了常规熏蒸法毒气分子分布不均匀、离剂量和杀虫不彻底的缺点,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它是目前厚粮堆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杀虫熏蒸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用药量、用药比例和良好的气密性是保讧熏蒸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分析了其在数字化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充氮气调技术在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浅圆仓结构、大粮堆特点和20年的使用情况,总结出浅圆仓的储粮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浅圆仓保温性好和设施配套齐全的有利条件,通过运用相应的仓储设施、改进管理模式,实现浅圆仓的控温储粮、消除"来粮质量参差不齐"、"结顶、挂壁"、"安全操作"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浅圆仓储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浅圆仓的储粮特点,从原理、用途、特点以及选用时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浅圆仓安全储粮必需的工艺设备,粮情测控系统、通风环流系统、控温储粮制冷设备、熏蒸和充氮设备和减缓粮食入仓自动分级与破碎的装置。  相似文献   

18.
浅圆仓是具有巨大可变荷载的构筑物,为确保新建粮库储粮安全,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其沉降量。以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后续工程BT建设项目中已建成的1号~7号浅圆仓为沉降观测对象,旨在观测其在自然状态和装粮压仓整个过程的沉降变化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期为浅圆仓的设计、施工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气调储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叙述气调储粮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气调储藏的原理及作用、方法与分类、工艺及配套设施.充氮气调和粮面气囊密闭法解决了外购二氧化碳气体费用高、整仓气密处理难等制约气调储粮发展的瓶颈问题,使充氮气调技术在我国得到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20.
浅圆仓较适宜于中长期储粮。本文对浅圆仓特别是钢屋盖结构浅圆仓在气密、隔热、防水及防结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