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高元红 《河南冶金》2005,13(4):16-17,22
本文对济钢中厚板厂出钢机的出钢过程进行了时序仿真,满足了出钢机在加热炉出钢节奏内及时出钢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整套设备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2.
转炉出钢新技术──挡渣出钢俄罗斯一家钢厂采用的该新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在转炉出钢前,用由氧化铁和粘结剂制成的挡渣塞堵住出钢口。出钢时由于转炉倾动而使炉渣和钢水先后接触挡渣塞,从而使挡渣塞熔化,随之钢水通过敞开的出钢口流到钢水罐内。挡渣塞的长度一般为转炉...  相似文献   

3.
转炉出钢口长寿化与挡渣出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甘国建  刘新  熊开伟 《钢铁钒钛》2001,22(3):64-67,72
在攀钢120t转炉应用整体出钢口及挡渣出钢技术,达到了提高出钢口使用次数,稳定出钢时间和出钢温降,减少下渣量和提高合金收得率的效果,为减轻劳动强度、稳定工艺操作、改善钢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殷宝言 《特殊钢》1990,11(4):27-30,53
阐述了信心底出钢电弧炉的主要结构特征,对出钢口填料的性能要求和影响不能顺利出钢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选用的填料和提高自动出钢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出固渣铝酸钙20万t/a,返回配料入窑回收Al2O3,对生产成本构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剖析铝酸钙用苏打溶出化学反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溶出过程供入CO2气为特征的湿法处理替代方案。同国外苏打溶出工艺相比,溶出时间由4h减至15min。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出钢口损毁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出了提高出钢口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转炉出钢新技术日本一家钢铁公司发明了一种转炉出钢新技术──“密封出钢法”。密封设备主要是两个法兰盘,一个焊接在转炉出钢口上,另一个焊接在钢包盖上。法兰盘用钢板压制而成,并砌有耐火砖。出钢时两个法兰盘能密封合在一起,从而保证钢水从转炉出钢口流入钢包内。...  相似文献   

8.
从出铁场设计中出铁场设计平坦化、出铁场主沟、炉前机械设备、出铁场除尘几个方面对出铁场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优化溶出条件,提高氧化铝溶出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减少二次反应的条件出发,阐述了控制适当的溶出温度、一次洗液浓度及分离底流液固比,增加溶出赤泥细度,快速分离赤泥,提高氧化铝溶出 可能性,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有效的指标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制新型射流器 ,用压缩空气进行电解出铝 ,代替老式用真空泵打负压方式进行电解出铝 ,是电解出铝工艺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转炉出钢口的损坏机理,找出了出钢口寿命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优化出钢口热换工艺、优化出钢口尺寸和材质、提高出钢口填料性能、降低出钢温度、推广挡渣挂渣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出钢口寿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拜尔法高压溶出广西平果铝土矿,考察了溶出时间、溶出温度、石灰添加量以及苛碱浓度对氧化铝溶出及赤泥中氧化铁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时间50min、溶出温度260℃、石灰添加量6%、苛碱浓度235g/L,在该条件下,氧化铝实际溶出率可达79.6%,赤泥中氧化铁含量达32.1%。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出铁装置,这装置是由贮铁槽和使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机构以及使贮铁槽与高炉出铁口连接的压紧机构组成。贮铁槽的侧壁和底部设有带滑动门的出铁口,并在侧壁下部设有与高炉出铁口连接的连通口。贮铁槽与高炉出铁口连接,高炉开始出铁和出铁终了的开铁口及堵口操作,均由出铁口的滑动门来进行。  相似文献   

14.
电位溶出分析方法原理是由D.Jangner综合了离子选择性电极仪器的简单性和方法的选择性,以及阳极溶出伏安法的高灵敏性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而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方法,早期主要用于电极过程的研究,直到L.Luong等详细地研究了该方法的最佳条件后,才进一步发展为  相似文献   

15.
转炉出钢口是转炉炉衬的一个重要部位,其维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钢水质量、转炉炉型控制、钢铁料消耗控制以及炼钢的生产节奏。分析了承钢120 t转炉出钢口管更换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拆炉车扩孔质量,优化出钢口管更换的生产工艺,对出钢口管外形的重新设计,提高了出钢口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工人更换出钢口管劳动强度,缩短了出钢口更换时间,提高了转炉作业率。  相似文献   

16.
专利申请范围 覆盖在钢水罐上的罐盖设有添加剂加入孔和烧咀插入及流钢孔。首先烧咀插入钢水罐进行预热,接着将转炉出钢口与钢水罐密闭连接,并向连接部和钢水罐通入惰性气体后进行出钢,出钢完毕,立即切断转炉渣以免进入钢水罐。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限元理论,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出钢机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出钢机的特点施加边界条件、载荷和定义接触,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得出其各个位置应力应变等情况,为出钢机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继平炉三槽出钢试验成功之后,大冶钢厂为解决平炉——电炉混合炼钢时,钢包中不带入平炉渣问题,试验了“单槽双包出钢”法。此法已于四月中旬试用成功,并已投入生产,正式代替了该厂不久前刚试验成功的双槽出钢设备。单槽双包出钢法是充分利用旧有车间设备,能加倍提高炉产量的一项新措施。大冶钢厂用了此方法,在不增添任何设备条件下,将某号平炉产量提高了100%。虽然这种方法与应用双槽出钢具有同等的意义,但是因为老车间设计的不合理,不一定所有的地势都有可能采用双槽。应用单槽双包出钢法,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此法给四槽出钢打开了大门。此法还有下述各项特点:1.在同一个炉子上,同时可以冶炼两种不同的钢种,合金钢,炭素钢均可(已试验过的一包为35TL,而另一包可为3号沸腾钢,35钢或5号钢等)。  相似文献   

19.
段文军 《有色矿冶》1994,10(4):9-12
本文通过振动出矿汽车运输与采用进口铲运机出矿的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指出了振动出矿汽车运输采矿法明显优越于用铲运机出矿,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最理想无轨矿山出矿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烧结法熟料溶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溶出时间、液固比、溶出温度及调整液中碳酸钠浓度等因素对烧结法熟料溶出过程的影响,并确定了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关系依次是温度、时间、液固比、碳酸钠浓度,在下述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达到91.26%:碳酸钠浓度20g/L、液固比5∶1、溶出时间30min、溶出温度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