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电磁波的吸收机理及评价标准,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在几种典型吸波剂的复合水泥基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总结出当前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主要不足,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2.
《建材世界》2021,42(4)
通过对吸波材料设计原理的分析,介绍了当前水泥基吸波材料在结构设计方面的进展情况,总结当前水泥基吸波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并对未来吸波材料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分类、组成特征及种吸收剂的性能,探讨了建筑吸波材料开发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并且从环境、功能、材料等角度论述了开发新型的混凝土吸波材料对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隐身技术在武器系统中的运用,针对阻抗匹配原理提出并设计了多层吸波材料,分别计算了单层、双层及多层结构吸波材料其自由空间与介质材料界面上的反射率,阐述了吸波材料的匹配特性及其对复合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多层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建筑吸波材料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电磁波污染对环境和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分析了吸波材料的机理、分类、组成特征及各种吸收剂的不同性能,探讨了建筑吸波材料开发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并且从环境、功能、材料等角度论述了开发新型混凝土吸波材料对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波材料的研究对民用和军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吸波剂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吸波材料的性能。简介吸波材料工作原理,阐述了吸波材料种类及其特点,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铁氧体材料以及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均匀包覆铁氧体的空心微珠为基的复合材料及其吸波性能。最后指出吸波材料向纳米化、多元化和性能可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泥电磁生态环境材料应用的分析,选择具有较好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的多晶系纳米掺杂铁氧体为吸波剂,按一定掺量配制建筑吸波砂浆,进行现场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吸波砂浆施工性能良好,可有效吸收、衰减由配电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几十兆赫的电磁辐射,改善周边的电磁环境.  相似文献   

8.
钡磁铅石型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氧体材料作为双复介质 ,既有亚铁磁性 ,又有介电特性 ,是一种优良的微波吸收材料。简述了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以及各类吸波材料的特点 ,从结构、性能以及取代产物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吸波材料重点之一的钡系磁铅石型六角铁氧体材料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547-556
在综述电磁波材料吸波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核壳结构材料在吸波领域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铁氧体型、磁性金属微粉及其氧化物型、陶瓷型、导电聚合物型、碳系材料型等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核壳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组织结构和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归纳评述.最后对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多层核壳结构,yolk-shell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结构相复合的特殊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材科技》2004,13(3):42-42
陶瓷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具有承载和减少雷达比反射面的双重功能,是功能与结构一体化的优良微波吸收材料,在导电、电磁波屏蔽、反射与吸收、电子对抗中均有着特殊的优越性。在吸波性能上,与其它吸波材料相比,它具有质轻、频宽的特性。以碳纤维、SiC纤维为代表的陶瓷纤维材料除了具有优良的吸波性能外,还具有硬度高、质量轻、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热传导率高、耐蚀、抗氧化等特点,通过研究陶瓷纤维的吸波性能和吸波机理,并对纤维吸收剂进行改性和结构设计,以便研制出高性能的复合型陶瓷纤维复合材料是现在研究的热点课题。同济大学材料科…  相似文献   

11.
以轻质陶粒、水泥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混凝土成型法成型,制备了一种防火型多孔陶粒混凝土吸声材料.掺入了发泡剂、膨胀珍珠岩及聚丙烯纤维3种吸声组分来改善吸声材料的孔隙状况,通过试验分析了这3种吸声组分对材料吸声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这3种吸声组分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材料的吸声性能,其中聚丙烯纤维能同时提高材料的抗压强度,而膨胀珍珠岩和发泡剂却明显降低了材料的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了微观分析讨论,并建立起了材料孔隙状况和不同频率段吸声性能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侦察技术和光电类精确制导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战场目标在现代战争中所面临的光电威胁也H趋严重。为了确保战场目标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运用光电对抗手段对战场目标进行有效防护。针对战场目标防护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严重威胁,阐述运用光电对抗手段的重要意义,分析光电对抗技术在重要目标综合防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光电隐身、光电无源干扰和光电有源干扰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光电对抗技术在综合防护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has become a viable technology for non-destructive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dar signal is typically performed through preliminary filtering techniques and interpretation is based on viewing numerous signals in the form of a scan. Although anomalies can be evident in the scanned image, qua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in issue remain ambiguou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ambiguity and common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response amplitude and travel time. An integrated medium is developed and used as a forward modeling tool to generate a realistic radar reflection of a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deck with defects. A healthy deck reflection is obtained from a separate model and is combined with an inverse solution to quantifiably estimate unknown subsurface properties such as layer thickness and dielectric constants of subsurface materials evident in the realistic radar trace as well as. The forward modeling tool and associated model based assessment provides an objective computational alternative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scanned images.  相似文献   

14.
发泡水泥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峰  胡琳娜 《混凝土》2008,(5):80-82
通过介绍发泡水泥的原材料,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如发泡剂的复配及外加剂的选择.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发泡水泥材料的研究成果:发泡聚苯乙烯填充水泥材料的新工艺及其在吸波性能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利用纳米材料填充发泡水泥提高制品的综合性能;选择新型的工业废渣-下水道淤泥灰作为填充料,拓宽了工业废渣的应用范围;采用无机发泡技术,减少工艺流程中毒副产品的排放等.  相似文献   

15.
隧道衬砌空洞探地雷达三维探测正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Maxwell旋度方程出发,推导导电介质UPML(单轴各向异性理想匹配层)吸收边界的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计算公式,在不考虑磁导率的情况下,建立模拟区与UPML吸收边界场量间的联系,统一用UPML吸收边界公式进行正演模拟计算,只是系数不同,减少分区及临时存储空间,提高运行速度,并用Matlab编程实现,运用该程序对隧道衬砌内的空洞进行正演模拟,得到其相应的正演合成三维剖视图及切片图,实现雷达三维正演数据的可视化,探讨空洞的三维图谱特性。对隧道衬砌内空洞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图谱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相似,验证了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探测能确定空洞大小、形态和位置,更加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空洞的准确信息,提高雷达探测图谱解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可根据缺陷的分布位置及大小评估衬砌内空洞病害的危害程度。为空洞雷达图谱的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对隧道质量检测工程及质量司法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相变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相变材料是一种高效的贮热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它发生相变,并伴随着吸热、放热。根据相变材料化学成分、相变过程形态和相变温度,相变材料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相变材料结合微胶囊技术制造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具有导热系数好,易于与建筑材料结合,经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相变材料在墙体、混凝土制品、地板中的应用,以达到节能和室内舒适的目的,并指出了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基材 ,以高分子聚合物为饰面的水泥镜面装饰板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铁和硝酸钡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纳米棒状钡铁氧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与振动试样磁强计时其组成、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将纳米棒状钡铁氧体掺入水泥基材料制成水泥基吸波材料,采用弓形反射法测其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棒状钡铁氧体的平均粒径为40~60 nm,平均长度为100 nm,饱和磁场强度为49.87 A·m~2/kg,矫顽力为63.1 A/m;当纳米棒状钡铁氧体的掺量为1.83%(质量分数)、试样厚度为20 mm时,水泥基吸波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最小反射率为-16.78 dB,反射率小于-10 dB的带宽为6 GHz.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薄膜结构由于积雪、台风和冲击等恶劣荷载条件而大量破坏,有必要研究适用于薄膜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从薄膜结构独特的力学特性和施工工艺出发,明确其监测需求、技术难点等,分析黏贴于薄膜基材的传感器和无源无线传感技术,用于构建大表面积薄膜结构的新型健康监测系统。针对薄膜结构在服役中出现的小型损伤,介绍自修复薄膜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实现自我修复功能和薄膜结构的智能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潘兴良 《山西建筑》2007,33(1):125-12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SMW工法桩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控制要点,并对施工中出现的搅拌桩体不均匀、抱钻、溢浆、H型钢插入不到位或插入不正等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