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一期通水为背景,根据水利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对该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受水区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进行定量计算,计算得出本次通水后北京地区产生的生态效益约为26.96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策略措施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平顶山市受水区(以下简称"受水区")水资源日趋紧张,部分地下水超采,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明显改善受水区水资源条件和配置格局,提高供水保障程度,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逐步改善和修复受水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现对受水区在南水北调通水后水资源配置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受水区2006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供水区平顶山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报告》,初步拟定受水区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水资源能够支撑受水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跨流域和跨省市的基础性与战略性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本研究旨在探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用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以受水区涉及的112座县级市(区、县城)为单元,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将受水区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森林、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并据此计算出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总的价值量,即217.44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产生的实际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确立南水北调已建工程生态 效益评估方法,分析北京市南水北调供水对生态效益的贡献比例,围绕林地、城市绿地、湿地、压采地下水和水域 生态效益 5 个方面,计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为北京市带来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的 4 年间(2015—2018 年),北京市新增的林地、绿地、湿地、水域生态效益和补充地下水生态效益累计为 181.88 亿元,其中由中线一期工程供水累计新增的生态效益价值达到 67.31 亿元。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中线一期工程供 水产生的生态效益中:新增水域的生态效益最大,占比为 55.00%;压采地下水生态效益次之,占比为 34.85%;新增 林地和绿地生态效益占比分别为 6.91% 和 3.24%。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及其他南水北调受水区的生态用水、生态 环境修复与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考虑水权因素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包含水权因素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苏鲁两省的新增水量进行了配置研究,力求使水权因素在水资源配置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受水区各城市缺水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受水区因新增供水量而增加的GDP最大值为586.42亿元,供水公司净收入为1.54亿元,增加的净财政收入为4.83亿元;供水公平系数较高的徐州、济南、淄博、青岛等市所分配的水量较为充足、缺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由总干渠主体工程、分水口门以下至城市水厂供水配套工程、城市水厂及管网工程3部分组成,3部分工程应同步开展前期工作、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才能实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受水区供水调蓄工程是供水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受水区现状供水条件,对河南省沿线受水城市的供水调蓄工程确定做出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爱民  张璐  甘泓  王浩 《水利学报》2011,42(5):563-571
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的89个县(市、区)为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将受水区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提出调水为受水区生态保育措施、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计算出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量为62.33亿元,其中生态保...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作为受水区重要水源,随着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供水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饮用水Ⅱ类指标,受到沿线受水区用户的认可和欢迎,对南水北调水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应进一步保障受水区用户供水安全。为解决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利用率低,南水北调来水不均匀,与用水过程不匹配等问题,在沿线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调蓄工程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调蓄工程规模、布局、调度运行方式等对受水区供水安全影响,增加调蓄能力和城市之间的水量调配,对于提高南水北调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对全省受水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论证了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全省的供水对象,及对应的高线、中线、低线供水方案,并对配水方案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将为甘肃受水区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对全省受水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论证了工程的必要性。提出了全省的供水对象,及对应的高线、中线、低线供水方案,并对配水方案的整体效益进行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将为甘肃受水区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杨丽  朱启林  孙静  杜勇  申碧峰 《人民长江》2017,48(10):44-46
采用分摊系数法、开采损失法、影子价格法以及替代工程法,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供水的效益。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所产生的供水效益为311.76亿元,其中经济效益为295.75亿元,生态环境效益为16.01亿元;同时,该工程投入运行以后,还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计算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水方案以及实施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受水区的水资源调度与配置问题,以受水区总缺水量最小和泵站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将南水北调工程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进行联合配置,并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大为目标,构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资源配置模型。采用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进行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水保证率分别为50%、75%和95% 3种情况下,受水区节水方案缺水率比基本方案分别下降了2.91%、3.61%和3.83%;受水区节水方案下各工程基本完成了受水区的供水任务,且优先利用了泵站单位能耗较小的运西线进行调水,说明优化调度配置方式在保障受水区用水的基础上,能够以更为经济节能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13.
王先达  王峻峰 《治淮》2020,(1):29-32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截至2019年9月17日,累计调水量已超过280亿m^3,直接受益人口约1.2亿,提高了受水区4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保证率,有效缓解了华北、胶东地区的水资源矛盾。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前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回顾、编写《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综述》和阅读《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卷》,笔者对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工程.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受水区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多种水源供水格局.通过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适当调整受水区综合水价,引导人们调整用水行为,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张会言  谢宝萍 《人民黄河》1999,21(2):29-31,37
根据黄河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现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结合流域内和下游沿黄地区的土地与矿产资源条件,对2010年和2030年水平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论述了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为国家决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上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南省水资源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预测受水区城市2010水平年总需水量41.89亿m~3,当地可供水量11.50亿m~3,供需平衡后尚缺水30.39亿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多年平均向受水区供水29.79亿m~3,可有效地缓解受水地区严重缺水状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支撑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龚友良 《中国水利》2012,(4):39-40,44
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发挥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在于受水区水价改革.分析受水区自来水厂取用当地水和南水北调工程水供水利润的形成,探讨调水工程公益性与市场化问题,提出受水区应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到大于调水工程供水成本,以及调水工程水价应逐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共设置分水口门7座,向4座受水城市、6个供水目标、10座水厂供水,同时向5座水库充库。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测监督站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工作。省质监站根据该工程特点制订了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及主要内容。通过对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郑州供水配套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的浅析,以对同类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和整个受水区总体供水效益,通过对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与南水北调中线来水的优化配置研究,提出各种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及不同水情、工情下的水资源调度原则,为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管理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实施后能够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用物质量与价值量来表征,提出了南水北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并据此计算出了其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量。研究结果可为评价南水北调工程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