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族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扩散系数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长伟  马沛生  宋小溪 《化工学报》2003,54(12):1689-1695
用金属膜池法测定了30℃下一些脂肪族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可溶解范围内微分扩散系数,采用KCl标定膜池常数,并用已有可靠扩散系数值的蔗糖水溶液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给出了微分扩散系数与浓度及相应的密度和黏度关系式.并考核和外推了一个半经验模型,关联和计算了本实验的数据,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溴化锂水溶液分子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理论出发,导出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下溴化锂水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又借助于Gorden半经验公式,得到了计算溴化锂水溶液分子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T.Kashiwagi等采用全息干涉法所观测到的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
混合电解质溶液在多孔颗粒内扩散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飞  陈家镛 《化工学报》1992,43(2):125-132
建立了混合电解质溶液在多孔颗粒内扩散的数学模型,并由此计算了交互扩散效应的大小;讨论了单一扩散系数的菲克定律描述电解质混合物扩散的适用性;用模型处理了HCl-KCl-H_2O体系的实验数据,得出了有效主扩散系数和有效交互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4.
葡萄糖水溶液扩散系数的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液相扩散系数在化工数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液体结构及扩散本身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理论模型来预测液相扩散系数,有必要从实验和理论上对不同的体系进行研究.制备了金属膜池,用氯化钾溶液标定了膜池常数,并用已有可靠文献值的蔗糖水溶液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测定了298.15~328.15 K不同温度下葡萄糖水溶液的积分扩散系数,考察了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有温度关联项的半经验模型,关联和计算了本实验的数据,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5.
一种预测电解质溶液密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应状态原理的基本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电解质溶液密度的新方法。以CaCl2 溶液作为参考流体 ,本文得到了溶液渗透压和溶剂水的表观摩尔体积的定量关系。假定该关系对所有电解质水溶液都是适用的 ,则由离子半径和溶液组成 ,就可以计算单一电解质溶液和预测混合电解质溶液在全浓度和 2 73K~ 373K范围内的密度。模型的可靠性通过 30个二元电解质溶液在 2 98 1 5K和 1 1个单一电解质溶液在 2 73K~ 373 1 5K范围内密度的预测进行了检验。采用与温度和浓度无关的离子半径的优化值 ,本文对密度预测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小于 1 %。该方法公式简单 ,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业设计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胶体滴定法测定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胶体滴定法测定了阳离子型聚电解质——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的离子度,准确性可达1%左右;并就聚电解质稀溶液性质考察了共存无机盐(KCl)浓度对滴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35℃时CaSO4-Na2SO4-NaCl-H2O四元体系相平衡数据,并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计算了该体系的相平衡数据,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硫酸钙在调和液中的溶解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70~105℃调和液中硫酸钙的溶解度,用X衍射仪测定了蒸氨塔内疤片的组成及沉淀物的结晶形式,并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和Pitzcr电解质溶液理论,建立了计算硫酸钙在水中和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及文献给出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且能较好地解释调和液中硫酸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PH对荷电有机超滤膜处理金属离子溶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NaCl、KCl、MgCl2、CaCl2和AlCl3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液,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率膜(截留分子量为6k)的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值差(pH渗透液-PH截留液),并考察pH值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pH环境中离子混合溶液的超滤行为,并与单一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差均与膜的流动电位有关,混合溶液较单一溶液的离子传递特性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发展了一种计算不同温度下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的普适方法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稀溶液 ,而且适用于浓溶液 ,同时适用于高浓度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对 5 1种电解质 35 5个数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 ,导热系数计算值与文献推荐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误差 3.87% ,计算精度优于文献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NaCl、KCl、MgCl2、CaCl2和AlCl3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液,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率膜(截留分子量为6k)的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值差(pH渗透液-pH截留液),并考察pH值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pH环境中离子混合溶液的超滤行为,并与单一溶液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含固溶体的KCl-NH4Cl-H2O三元体系进行了溶解度测定,将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用于含有固溶体的电解质体系,并进行了溶解度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值相吻合,该模型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含固溶体的KCl-NH4Cl-H2O三元体系进行了溶解度测定,将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用于含有固溶体的电解质体系,并进行了溶解度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值相吻合,该模型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流体微观结构和扩散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得到了纯水、超临界水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微观结构 ,从而对固液相变、离子水化、离子配位数等做出了微观解释与证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了有机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扩散系数 ,在几十个研究体系中取得了与实验值较吻合的结果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一个普遍化的扩散系数预测方程。通过这些工作 ,既从微观上阐述了现象的本质 ,又在宏观上得到了可方便的应用于工程设计的结果 ,表明了分子模拟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补充药类物质水溶液扩散系数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相关理论模型的实用性,今制备了金属膜池,用氯化钾溶液标定了膜池常数,并用已有可靠扩散系数值的蔗糖水溶液验证了装置的可靠性.测定了298.15K到328.15K不同温度下L-抗坏血酸在水溶液中可溶解范围内不同浓度下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L-抗坏血酸水溶液的扩散系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另一方面Gordon在扩散模型基础上,关联得到一个有温度项的扩散系数半经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同时用精密密度计和粘度计测定了体系相应的密度和粘度,并与浓度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6.
纯CO2体系扩散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于COMPASS力场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计算了CO2在气相、液相以及超临界区的自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在密度较低时比较明显,随着密度的升高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弱;密度较高时密度的影响对扩散系数起主导作用。通过研究温度和密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预测CO2自扩散系数的新方程,该方程与模拟值和文献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流动电位与表面ζ电位的关系,研制了一套中空纤维膜表面ζ电位的测定装置,对NaCl、KCl、CaCl2三种电解质溶液中聚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膜表面带负电;膜丝间毛细孔径和试验操作方法对ζ电位有影响,毛细孔径越大,ζ电位的绝对值越小,降压法得到的ζ电位值大于快速升压法。ζ电位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种类有关,阳离子价态对ζ电位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流动电位法测定中空纤维膜表面的ξ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动电位与表面ξ电位的关系,研制了一套中空纤维膜表面(ξ电位的测定装置,对Nacl、KCl、CaCl2:三种电解质溶液中聚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膜表面带负电;膜丝间毛细孔径和试验操作方法对ξ电位有影响,毛细孔径越大,ξ电位的绝对值越小,降压法得到的ξ电位值大于快速升压法.ξ电位的大小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种类有关,阳离子价态对ξ电位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将变阱宽方阱链流体状态方程拓展到1:1强电解质水溶液热力学性质的计算中,通过关联溶液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和溶剂的渗透系数得到了22种离子的链节直径和方阱能量参数,40余种电解质溶液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和溶剂渗透系数的总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6.03%和5.83%。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电解质型状态方程可以满意预测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和宽广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总体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22%和4.69%。进一步说明模型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以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为基础 ,引入离子强度函数来表达高温 (1 0 0℃ )时两电解质之间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间的作用系数 ,计算了 2 5℃和 1 0 0℃时H3BO3-Na2 SO4-NaCl-H2 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 ,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 .应用该四元体系的相图讨论了用西藏天然硼砂生产硼酸的工艺过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