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阀泵联合大功率液压调速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海港  赵继云  李广洲 《煤炭学报》2013,38(9):1703-1709
为进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在对比分析目前阀泵串联、并联控制方案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控制结构依调速要求而变、阀控与泵控分时参与、协调控制,并分为补油式与泄油式两种形式,应用于煤矿液压提升机,可形成补油式/泄油式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液压提升机,同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形式各自的特点。阀泵并联分时变结构调速方案,建立了调速方式依调速要求而变的灵活的控制机制,将丰富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有望解决大功率液压调速系统中效率与响应的矛盾,并兼顾系统的低速稳定性和加减速平稳性。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5):232-234
为提高矿井提升机变频器调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矿用变频器矢量控制策略。介绍了滑模变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了滑模速度控制器。该控制策略在煤矿异步电机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的基础上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应用于矿井提升机的控制系统,在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时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最后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的刮板输送机依靠齿轮减速器调速带来维护周期短、整体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刮板输送机滑模变结构调速系统。将滑模变结构方法运用到刮板输送机调速系统中,采用速度滑模观测器对刮板输送机转速进行观测,同时采用滑模控制器对刮板输送机进行直接转矩控制。最后构建仿真系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调速系统可有效降低刮板输送机转矩脉动,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得到巨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机拖动的风机、泵的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坨城电力公司泵、风机的应用实例,说明风机、泵调速节能的可能性及方法。重点介绍了电机的变极调速和交流变频调速这两种交流调速节能的原理和调速节能的实践;分析了电机的变极调速和交流变频调速这两种不同的交流调速节能技术在坨城电力公司循泵和凝泵上的应用及带来的效益,并展望了交流调速节能技术在坨城电力公司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机拖动的风机、泵的能耗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城电力公司泵、风机的应用实例,说明风机、泵调速节能的可能性及方法。重点介绍了电机的变极调速和交流变频调速这两种交流调速节能的原理和调速节能的实践;分析了电机的变极调速和交流变频调速这两种不同的交流调速节能技术在城电力公司循泵和凝泵上的应用及带来的效益,并展望了交流调速节能技术在城电力公司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冀鹏飞 《煤矿机械》2019,(2):101-103
掘进机一运和星轮由阀控液压马达驱动,泵控马达较阀控马达的能量利用率高。基于现有的轴向柱塞泵,实现泵控一运和星轮马达就需要多台泵才能实现。提出了新的泵控马达解决方案,重新设计液压泵的配流机构,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改造后轴向柱塞泵不同压油口的压力、流量特性互不影响,结果表明改造方案是可行的,实现了1台泵当作2个独立的动力源使用。  相似文献   

7.
陈超  袁圆  张军  李义  吴建中 《煤矿机械》2011,32(3):63-64
齿轮泵马达一体机是将齿轮泵和马达做成一体的一种新的液压系统,在泵和马达之间安装调速阀或者将马达设计成变量马达来控制马达的转速和旋转方向。通过改变中间壳体的形状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角度的变化。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证明了其理论上的可行性,为泵马达一体机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减小泵控马达系统中参数时变、外界扰动等不确定因素对调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控制方案,并设计了泵控马达系统调速性能测试试验台.给出了泵控马达调速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并得到其单输入单输出的传递函数.建立了泵控马达系统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对广义预测算法进行推导.在液压马达转速受负栽扰动、转动惯量变化两种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案以后泵控马达系统的调速性能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阁4,参10.  相似文献   

9.
负荷传感调速液压系统是地下现场混装炸药装药车自动送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三种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调速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原理和特点,三种系统分别通过调节马达节流阀、变量泵排量、定量泵电机转速的方式,利用马达压力传感和转速传感形成电液比例闭环控制回路,实现负荷传感调速控制的功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矿井提升机异步笼型感应电机交流矢量控制策略中速度控制通常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电机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等因素都会使控制系统性能变差。对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滑模速度控制器,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在建模误差以及内部参数发生变化时鲁棒性强等特点,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该控制策略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对电机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装载机液压调节阀的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液压调节阀是装载机液压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通过阐述液压调节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AMEsim的液压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参数,优化特性,可以得到较好的静动态特性,为此类阀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盾构掘进机推进液压系统压力流量复合控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基于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的盾构推进液压系统,对液压缸进行了分组控制.分组中的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液压缸的推进压力和推进位移,与比例溢流阀和比例调速阀构成闭环压力控制和闭环速度控制.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采用模糊PID控制策略实现了推进压力和推进速度的实时仿真控制,并在模拟试验台上进行了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推进液压系统能够满足推进过程中推进压力和推进速度的要求,同时通过实时调节推进速度在35 mm/min进行推土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密封仓内土压力为0.018~0.028 MPa,从而实现土压平衡.  相似文献   

13.
液压阀冲蚀磨损特性分析与结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传统正顶杆结构的高水基平面先导阀为研究对象,将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CFD)与冲蚀理论相结合,建立高水基液压阀流体湍流和冲蚀的数学模型.通过可视化模拟,分析了煤粒对高水基平面阀不同部位的冲蚀磨损分布.结果表明,平面阀的阀芯冲蚀磨损发生在节流口附近.此外,液压阀在开启过程中,由于阀芯的惯性使阀芯和顶杆间产生微动磨损.磨损的叠加,加剧了阀芯的磨损率,影响液压阀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一种将正顶杆结构修改为侧顶杆结构可以减轻阀芯磨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插装阀是液压支架向高压、大流量和电液控制方向发展的合理选择。用插装阀设计了液压支架立柱控制系统,结合液压支架的工况对二通插装阀的阀芯结构、密封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回路相关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负载压力、节流阀通流面积、溢流阀开启压力和额定工作压力的变化对系统工作点、功率特性和效率的影响,并得出有关结论,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纯水比例溢流阀静态特性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增猛  周华  高院安  陈英龙 《煤炭学报》2009,34(11):1569-1573
以带球阀比例节流先导级的三级座式纯水比例溢流阀为对象,在结构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阀的AMESim模型,仿真分析了稳态液动力、比例电磁铁、阀芯摩擦力等对阀静态特性的影响,并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阀芯摩擦力及力放大杠杆结构降低了阀的静态性能,阀的滞环大,且随控制信号增大的可控线性段窄,阀在低压段的滞环大于高压工况.阀的大滞环和严重的非线性降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应通过改进结构和控制补偿等措施改善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重介质选煤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介质选煤过程存在的时变、非线性和强耦合等特征,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重介质选煤过程控制模型,该模型由模态识别器和3个模糊控制器组成,协同调节主选分流阀、加介阀和清水阀。侧重描述了模糊控制模型的结构原理、模态识别器和模糊控制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工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介质悬浮液密度和介质桶的液位,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其控制精度较高,响应速度较快,可满足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叶腊石微粉为基核材料、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包覆基质,利用内核化学表面改性与机械研磨的协同效应,实现叶腊石/钛白粉的核壳包覆结构,进而得到新型的复合钛白粉体.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能量分析光谱(EDX)、白度及遮盖力测试结果表明:钛白粉与叶腊石基质达到较好的包覆.复合粉体可实现颜料级钛白粉的替代.  相似文献   

19.
宋秋爽  陈昊 《煤矿机械》2007,28(11):127-129
针对三相6/4结构开关磁阻电机,研究了基于80C31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模糊PI转速闭环控制方案,给出了系统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的控制系统软件流程,最后给出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鲁棒性好、系统性能价格比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