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在发光材料、太阳电池、热红外探测、光电导探测器、薄膜场致发光显示器、光电子器和生物医学方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的概念、结构特点、制备方法、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它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郴州微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PEI为有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EI改性微晶氧化石墨烯,并对制备好的改性石墨烯支撑薄膜,进行油水分离形成研究。结果表明:当GO与PEI质量比为1:2时,改性产物接枝效果最好。通过XR D、红外等表征手段对改性机理进行研究,发现PEI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与GO片相互连接,形成大片集合体。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某制冷型长波576×6元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并根据探测器要求设计了红外成像系统的硬件电路。电路主要包括探测器偏置电路、时序驱动、红外模拟信号调理、数字化及存储、数字视频处理、视频输出接口电路。其中红外数字视频处理电路设计采用FPGA+DSP构成的可重构柔性平台,实现探测器信号读出、A/D采样及扫描成像等时序生成、图像数据排序整理、非均匀性校正、图像增强等核心功能。实验结构表明,该电路设计合理可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啤酒酵母对钒的富集作用制备钒酵母,并对钒酵母中钒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钒酵母中有机钒含量可达到474.9μg/g,紫外扫描光谱分析,钒酵母在311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分析,钒酵母有多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钒酵母中的15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表明,钒对啤酒酵母氨基酸的合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分析,说明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应用报警原理与成像机理;对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光(热)电转换原理分析,说明斩波式热释电红外成像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丝素与海藻酸钠共混溶液经过碳二亚胺交联后,采用流延法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改进了单一膜材的力学性能、吸湿性及其稳定性。通过对复合薄膜进行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不同共混比例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聚集态结构;通过拉伸断裂测试、热水溶失率、溶胀率及水蒸气传递速率的测试,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碳二亚胺交联后,复合薄膜两相相容性提高,无明显的相分离现象,并在丝素和海藻酸钠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共价键交联点,薄膜稳定性明显提高,与单一成分薄膜相比,复合薄膜的柔韧性明显增加。海藻酸钠加入有效提高了薄膜的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红外吸收喷墨油墨,利用配方设计原理制备了红外吸收喷墨油墨样品,探讨了单一溶剂和混合溶剂,树脂和红外吸收材料的含量对红外吸收喷墨油墨样品表面张力、电导率、黏度、pH值及红外吸收强度等重要性能参数指标的影响,使用最优配方制备油墨样品,采用喷墨印刷机得到印刷样张,并利用身份证鉴定仪测试其红外防伪效果。实验表明,溶剂对红外吸收喷墨油墨红外吸收性能和表面张力等性能有影响,树脂是决定体系黏度的关键因素,红外吸收材料的含量直接影响红外吸收强度的大小,所研制的油墨具有良好的喷墨性能和防伪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钒酸铋含主要结构、发展历程。介绍了光催化原理以及钒酸铋的多种制备方法、钒酸铋的改性研究并通过实验证明优异的光催化性能、钒酸铋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具有柔软功能的交联剂—蔗糖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醚( SFEGE)将蚕蛹蛋白接枝到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以制备具有良好服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改性腈纶织物.用SEM、红外光谱分析技术、DSC对接枝蛹蛋白的腈纶纤维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并对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SEM观察表明接枝蛹蛋白纤维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0.
《丝绸技术》2011,(2):22-22
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具有独特微孔结构和优异化学稳定性能,经层压覆膜后制备的特种服装面料和环保除尘滤布性能优异,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生料带基础上发展了单层PTFE薄膜生产技术,但薄膜表面张力低、非均匀拉伸成型带来难粘、微结构和均匀性难以控制等问题,是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同时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CHCl3DMF和CHCl3DMSO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聚丙烯腈导电薄膜。导电性能测试发现这2种不同溶剂成膜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以CHCl3DMSO为溶剂制得的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聚苯胺在CHCl3DMF溶剂中产生了明显脱掺杂现象而导致薄膜导电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可以凭借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来满足社会化需求,通过此种策略来科学化的利用能源,从而避免对现有的非可再生资源等物质的过渡消耗。文章就从晶硅薄膜的制备方式着手来阐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制备措施,同时,针对基于晶硅薄膜物质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进行剖析,从而总结出科技发展对实际的太阳能电池制备项目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石墨为原料,通过Hummers法和金属Al粉化学还原后超声分散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并以钛酸酯偶联剂311W和TiO_2为改性剂,制备了偶联剂改性还原氧化石墨烯(rTGO)和TiO_2包覆还原氧化石墨烯(Ti-rGO)。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进行了表征,并与聚氨酯共混制备了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和涂层织物,研究了石墨烯种类及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导电、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种类及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较大,改性后石墨烯的分散性与稳定性增强,团聚现象降低,石墨烯或功能化石墨烯与聚氨酯复合后,能大幅度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导电及耐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麦饭石为主要原料,添加硬脂酸作为分散剂,以山梨醇为吸湿剂制备麦饭石/LDPE包装膜。通过对薄膜力学性能、透湿性能、透氧性能及红外光谱的测试,研究了麦饭石粒径、麦饭石添加量、硬脂酸添加量及山梨醇含量对薄膜透湿、透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麦饭石粒径为325目,添加量为20%,麦饭石与硬脂酸比例为10/2,山梨醇添加量为1%时,薄膜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κ-卡拉胶(κ-carrageenan,κ-C)具有天然无毒、成膜性好的特点,常被用于制备可食用多糖基包装膜。但多糖薄膜具有亲水性强、机械性能差、抗氧化活性低等缺陷。本实验以SA、κ-C为复合多糖成膜基质,以乳酸钙为交联剂,并添加蛋清蛋白粉(egg white powder,EWP)增强多糖薄膜综合包装性能,添加苹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AP)作为抗氧化剂赋予薄膜抗氧化功能。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分析各组分基团间相互作用,并对腰果仁进行包装贮藏保鲜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多糖基可食用包装薄膜具有较好的综合包装性能和突出的抗氧化性能。与SA/κ-C薄膜相比,Ca2+的交联使可食性薄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显著提升。在最优添加量下,添加EWP使薄膜断裂延伸率由7.99%提高至20.81%,水蒸气渗透率降低了28.84%,氧气渗透率降低了27.07%;加入AP后,可食性薄膜抗张强度由18.58 MPa提升到30.23 MPa,水蒸气渗透率降低了42.35%,氧气渗透率降低了34.13%,同时薄膜阻光性能显著提升。此外,AP/EWP/SA/κ-C可食性薄膜包装降低了腰果仁贮藏期间的水分活度、水分质量分数、过氧化值和酸价,能有效抑制腰果仁的氧化酸败。结论:研究可为多糖/蛋白质基可食性复合包装薄膜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氧化工艺对氧化淀粉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应用不同氧化剂制备的氧化淀粉性能的差异,分别对应用次氯酸盐和过氧化氢制备的氧化淀粉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通过测试两种氧化工艺所制备的氧化淀粉的溶液性能、浆膜性能和浆纱性能,得知:采用次氯酸钠制备的氧化淀粉的浆膜强伸性能和浆纱性能优于采用过氧化氢制备的氧化淀粉,说明采用次氯酸钠制备的氧化淀粉更适用于经纱上浆.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KGM-TiO_2复合薄膜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和纳米TiO2为原料,制备KGM/TiO2复合薄膜,研究制备工艺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探讨了KGM溶胶浓度、甘油用量、pH、干燥温度对KGM薄膜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KGM薄膜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制备KGM/TiO2复合薄膜并考察TiO2掺杂比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回归模型,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条件为:KGM浓度1%、甘油添加量0.45%、pH10、干燥温度71℃。TiO2的掺入能有效提高KGM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对薄膜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当TiO2掺杂比为0.003%时,复合薄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壳聚糖/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表征表明二氧化钛的加入对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影响不显著;紫外吸收光谱表征表明其最大吸收波长也没有发生改变;荧光光谱表征及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其在不同浓度配比下的性能,并确定其最佳浓度配比;力学性能、差热分析表征表明加入二氧化钛后的膜更加稳定;扫描电镜显示由这一方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微粒的粒径在0.5~1.0μm之间。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水性聚氨酯(WPU)的制备及其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通过预聚、扩链和改性、交联及中和乳化反应制备水性聚氨酯,使其自然干燥成膜,烘烤备用.运用万能试验机测试薄膜的拉伸强度,并测定其存储、pH值、离心和耐电解质等稳定性.采用热重分析仪测定薄膜的热稳定性,并进行吸水率以及透水汽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性聚氨酯树脂内引入2% ~ 10%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PO-PDMS),薄膜各项性能优异,适用于篮球、运动手套等体育器材.  相似文献   

20.
《印染》2015,(14)
采用发泡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GO/CS/PVA)复合海绵(GCS),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GCS的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吸水率、保水率、密度和孔隙率等进行表征和分析,同时比较了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对GC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海绵呈多孔结构,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吸附性能,在较佳条件下,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可高达421.5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