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是制革大国,年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但制革业是轻工业生产中的污染大户,制革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文就制革行业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评价重点、源强确定、防治措施、工作中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皮革大省、强省,制革业也因此十分发达,不论是产业规模、产品门类的齐全性、产品品质的优良性,及时尚潮流风格的流行性方而,广东制革业都名列全国前茅。外商独资、合资制革业来自世界各地,内资同样来自全国各地,江门、南海、广州、东莞、肇庆、惠州、中山、揭西、台山、清远等地,部是制革业比较集中的地方,一些新老制革工业园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尽管近两年来国家对皮革、特别是制革业方面的产业政策调整力度很大,广东地区的一些制革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还有往其它国家、地区,及往内地一些地区迁移的现象,但广东制革业在整体上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万日 《北京皮革》2007,(11):57-57
近几年来,国产制革机械获得了高速发展.不管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提升和企业实力的发展壮大,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制革业新一轮扩张热的完成,中国制革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拐点,开始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加上国家对皮革等行业进行产业政策大调整,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制革业的发展速度开始放缓.这对制革机械及皮化等上游产品的需求影响甚大。另外,尽管中国制革业新一轮扩张时,带动了制革机械业的快速发展,但也留下了一些隐患。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低水平扩产和不少企业问的低水平重复生产.使中国制革机械业企业数量过多,而规模和实力却又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制革业的技术革新发展很快,一些新型制革技术和工艺革新都要求与之配套的制革机械。因此,对于制革机械业来说,一定要把握准制革业的发展形势,及时开发出适应制革业需求的新设备,与时俱进,才能掌握主动,抢得先机,赢得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温州地区牛皮制革业的现状,并对温州地区牛皮制革业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润华 《北京皮革》2009,(10):26-27
河北制革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制革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中低档产品居多”是市场对河北制革业的总体评价。特别是河北省内的无极、留史都是以小制革著称,企业规模小而数量众多,多是正处在转型期的家庭作坊式小制革企业,污染严重,耗能较高,从2007年开始就被彻底禁止生产,2008年,一些环保不合格的中型制革企业也被“拉闸限电、拆除设备、封存原料、封门关停”,这些整改措施几乎使当地制革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和发展证明,制革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通过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从而赢得政府的大力扶持,将是中国制革业今后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国际制革业目前比较认可的发展模式。湖南制革业虽然在中国制革业中的总体地位并不突出,但湖南湘乡却相对集中了几十家猪皮专业制革企业,算得上是中国除温州平阳、四川、山东地区之外的又一大猪皮制革基地。近几年来,根据国内制革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皮革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朗,湘乡制革业正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皮革工业园建设,并在7月初承办了“中国革业环保研讨会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被湘乡制革一下子在中国制革生产基地方兴未艾的热潮中涌现出来,湘乡也因此加快了皮革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制革业正遭受完善环保的巨大压力。上期我们介绍了福建制革业的成功之处,本期,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另一大十分成功的制革产业集群——河北辛集制革业的状况。与福建制革业位于沿海开放地区、无资源、历史短相比,辛集制革业则是位于内陆腹地,同时,当地的制革原料资源丰富,制革业的历史也很长。这两个地区的制革业特点鲜明,充分说明不同条件下发展制革业,都有成功的可能。这对目前面临不同条件的国内制革业来说,如何在这次产业大变局中成功突围,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富春  刘鹏杰  姜楠  曹慧 《中国皮革》2006,35(19):49-56
全球皮革产业的大转移,重心落在了亚洲,中国成为了中心。除中国之外,东南亚其他一些国家的制革业也在近10年里,有了更新、更大的发展,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韩国是重要的生产国家。发展到现在,这些国家制革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重要的原因一是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韩国除外),而传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尚有较长的生命力;二是当地制鞋业的发展间接地带动了制革业。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革大国,并且坐在了世界制革业的头把交椅上,那么东南亚其他较重要的制革国家目前各自的状况如何呢?他们在世界皮革业将要发生第二次新的格局变迁之际,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东南亚投资制革业,目前机会如何?……带着疑问,带着责任,更带着期盼,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些国家制革行业的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四川皮革工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志华 《西部皮革》2003,25(10):18-19
四川是拥有制革原料皮资源、皮革化工产品研发及生产、人力资源、皮革科技、水质及气候均占优势的大省,国家“八五”期间在国内已成为具有最强技术、多种名牌皮革产品的强省,近些年来,四川制革与其他制革省相比已经落后了。在开发西部经济的今天,四川制革业能否获得新的机遇,加快发展,本文用对比的方法从四川制革业的某些侧面提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1.
制革行业清洁化生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洁生产包括了能源,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清洁化。制革行业是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之一。为探索制革行业的清洁化,制革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从清洁生产的三个方面入手,对制革行业清洁化发展趋势作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贸易环保政策进展看皮革产品的环保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军 《中国皮革》2004,33(15):17-21
介绍了皮革产品清洁生产的概念、范畴和环保检测实例 ,以及国外绿色消费对我国皮革业环境保护、公众健康和职业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提出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融合清洁生产技术的设想和审核要点。  相似文献   

13.
制革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制革污泥产生的来源及其污染,以及我国目前在处理制革污泥方面存在的环境隐患;指出建立行之有效的制革污泥处理方法、尤其是实现制革污泥的资源化是皮革业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制革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环境影响和应用前景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也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也让很多企业在绿色环保潮流的驱动下不断进行自我升级。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有许多皮革生产企业,其中大部分皮革厂仍属于传统型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污染较为严重,亟待转型升级。本文从狮岭皮革行业现状出发,分析了狮岭皮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绿色皮革概念,并针对狮岭皮革企业研究打造绿色皮革的改善方案,探讨绿色皮革对当前狮岭皮革行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制革加工中主要工序的污染负荷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了联合国工发组织的相关资料 ,分析了制革各个工序所造成的污染负荷量 ,特别是湿加工工序的浸水、浸灰、鞣制、染色操作等所产生的废水的各种污染负荷 ,干整理工序的涂饰操作所产生的废气 ,提出了可行的降低污染物的清洁生产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环境矿物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和良好的使用性能、无生态副作用等特点,对制革工业中含铬污染的土壤和水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本文综述了十多种环境矿物材料对含铬污染土壤和水的应用进展,并对未来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制革工业铬污染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轻工业的不断发展,皮革工业崛起迅速,成为支柱行业。虽然带动市场经济,给国家创造财富,但同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为保护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废水处理厂进行科学的改造刻不容缓。以江苏某制革厂废水处理实例做出分析、设计改造、调整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减少制革工业对温州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制革是浙江轻工业的特色产业、轻工出口的支柱产业。温州是浙江制革工业的重要基地,引进先进科技,改造传统制造方法是温州制革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迈克尔·波特 [美 ]竞争战略理论分析模型 ,对中国皮革化学品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及现有企业的竞争逐一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行业新的动态 ,从可持续发展与WTO、行业整合及周边国家发展、行业相关各方的影响作了补充分析 ,拟帮助企业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制订对应措施 ,抓住制革行业大发展的机遇 ,提升国产皮化的市场份额 ,促进国产皮化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绿色化学和技术与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由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灾难,迫使人们研究和实施制革工业的绿色化学与技术。文章不仅提出少污染皮革化学品、清洁制革工艺技术以及皮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高值转化是制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就制革绿色化学与技术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