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刘冬平 《建筑知识》2013,(10):81-81,84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现浇梁板楼盖和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两者的差异,归纳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结构设计技术要点,针对问题提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优化的主要措施,旨在为我国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体系的设计提供实用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的受力性能,制作了一个1/4缩尺比例的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板柱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在试验模型管式空心楼盖上施加竖向均布荷载的试验表明,该楼盖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各区格板发生竖向位移后,表现形状为"碗形",最大挠度发生在管式空心楼盖各区格板的跨中。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无黏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管式空心楼盖由于空心管的平行布置而呈现正交各向异性,在平行布管方向,楼板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楼板刚度削弱程度较大。在平行布管方向和垂直布管方向,无黏结预应力管式空心楼盖的变形仍可按连续板跨考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综合楼项目采用现浇空心板楼盖与普通梁板式楼盖的钢筋用量进行比较分析,证明现浇空心板楼盖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徐焱 《预应力技术》2016,20(2):7-15
本文主要说明预应力技术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应用的特性,着重介绍一种新研制的LPM预应力空心楼盖结构技术,及一些现浇预应力空心板的代表性工程,实践证实在空心楼盖中使用现浇预应力空心板具有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衡  盛棋楸 《建筑施工》2005,27(5):21-23
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是指采用高强薄壁管直埋于现浇楼盖中,形成的非抽芯式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在建筑结构中的设计、施工和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曼玲 《山西建筑》2011,37(15):33-35
阐述了在局部大开间中采用空心板的优越性,结合奥运射击馆,国家体育场等典型工程介绍了LPM现浇空心楼盖的实际应用,并对其相关经济性指标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浇空心板楼盖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某典型大跨度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项目为例,分别用有限元法、拟梁法和拟板法对大跨度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整体计算有限元模型能真实模拟构件的边界条件,直观反映各区域的内力分布情况,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优于其他方法。因此提出了在合理划分网格的情况下,有限元法最适用于大跨度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结论,并介绍了大跨度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技术在熙汇广场项目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珂  崔延卫  张培聪 《建筑施工》2011,33(4):305-306,315
以郑州天明国际广场工程为实例,结合规范要点和工程实践,对轻质复合材料箱体块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楼盖工程中的应用及施工过程,进行了施工关键点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探讨,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楼盖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施工过程中空腔不密闭,导致空腔内存在积水积浆的超荷缺陷,对某工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进行了现场检测和原位试验,结果表明该空心板安全性已显著不满足后续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与常规的混凝土楼板施工相比,预应力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具有自重轻、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强、耐火性能好等优点,能实现房屋大空间、高净空需求,且能大幅度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结合工程实例对楼盖体系方案综合比选,并阐述了在大跨度楼盖施工中后张法预应力现浇密肋空心板工法的施工工艺,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北京市新少年宫1号楼异形板柱剪力墙结构中缓粘结预应力筋设计方法;按照空心板的主受力方向并考虑施工方便,确定出空心管的布置方向以及普通筋和预应力筋布置方向;用密肋梁模拟了空心板的受力,并用密肋梁的内力计算结果确定了顺肋方向的配筋;根据结构抗震性特点,在抗震敏感区域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两种高温热管换热器中核心部件-高温异型热管进行热应力结构模拟。对比两种不同结构高温异型热管由于热产生的结构影响。得出椭圆形高温异性热管和平板型高温异性热管在相同条件下所受应力为49.76 MPa和115.68 MPa,椭圆形结构比平板型结构受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王旭峰  杨程 《建筑技术》2011,42(8):733-736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由截面中部钢管混凝土和钢管外侧钢筋混凝土叠合而成,东海商务中心(一期)工程两栋超高层办公楼为叠合柱结构体系,采用钢管贯通、翅片连接、钢管钢筋3种连接方式及RC环梁节点,技术先进,旆工快捷,取得了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赵子坤  白鹤  杨明旺  王蒙  吕超 《钢结构》2012,(Z1):136-140
在以型钢连接为主的GORGON项目中,模块长度较长,两层甲板片高度间距超过2m,为方便结构和管线总装,一般将两层之间立柱断开,每层单独成片进行预制,最后进行总装。断开的立柱型钢连接形式以焊接为主,由于焊接变形较难控制,将会造成型钢焊接后出现偏心,立柱的直线度不能满足要求。本文提出改进措施,在立柱连接处增加连接板,并使用ANSYS软件计算论证其可行性,通过对比立柱有无连接板时强度分析,结果显示增加连接板,其立柱整体强度相对增强,带连接板的立柱偏心距为20mm时的强度也能满足许用要求,因此增加连接板降低了偏心距的控制要求,满足了场地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5.
首都机场东扩工程国航国际货运站,建筑物平面为矩形,纵向较长,屋面为平板钢网架结构,选择滑移脚手架高空散装就位方案。在跨内铺设2条滑道,以带滚轮的钢管桁架为底座,其上搭设钢管脚手架形成一个滑移脚手架单元体。本工程2跨,每跨设一个单元体,采用卷扬机、滑轮组及钢丝绳配套作牵引设备,实现1台卷扬机交替牵引2个单元体,从建筑物纵向一端开始分段安装钢网架,直至网架拼装完毕。  相似文献   

16.
钢丝网水泥管现浇砼空心板柱结构的实用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有两种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板柱结构体系,其一为“GBF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1],其二为“钢丝网水泥管现浇空心楼盖”^[2],两同属正交异性高次超定静结构,精确分析工作量大。本提出的实用分析方法既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又可大大降低设计计算及配筋的工作量,利用现有的通用软件即可求解此类高次超静公平结构,以利于此类新型空间结构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埋地管道开展了静载和循环荷载试验,综合分析了荷载类型、加载角度、管道外径和管道材质等因素对管道力学与变形性能以及管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管周土中垂直土压力大小与加载位置关系密切,水平土压力受“土拱效应”影响显著;管道呈现水平向外鼓胀、垂直径向压缩的椭圆状变形,且承压板荷载越大,管道变形越严重,同时管顶“土拱效应”越显著。循环荷载对埋地管道上方土层的沉降影响明显大于静载;改变承压板角度时效果差异明显,当加载范围关于管道轴线对称时埋地管道所受影响显著。对比不同外径和材质的埋地管道,发现当厚径比相同时,管径越大,壁厚越大,弹性模量也越大,管道的抗变形性能也就越好;公称压力相同时,聚丙烯管道抗变形能力强于外径相等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道。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顶管偏压受荷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顶管偏压受荷的承载模式,以工程实例为依托,建立顶管偏压作用下的精细计算模型,计算分析顶管在不同偏压模式下的力学特征、破坏形态及机理,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探讨顶管偏压受荷力学响应的影响因素,且提出了顶管偏压的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偏压荷载作用下,(1)管道轴向偏心起拱,接头处呈现单侧挤压、对侧张开,管道接触面应力集中、应变局部化;(2)单侧偏压作用效应主要表现为轴向的压剪效应,对角偏压作用效应则为对角的拉剪效应;(3)管道表现为接头处局部先开裂甚至破碎,后逐渐向中部发展的渐进破坏;(4)管道结构拉应力与偏斜角度呈同向线性关系,当管道径长比较小时,单侧偏压诱发的结构损伤较对角偏压大,且随偏斜角度的增大越发的明显;(5)管道接触面随偏斜角度的增大,分布特征经历近梯形分布→马鞍形分布→椭圆形分布的演化过程,可基于设计偏斜角度对应的影响敏感区特征制定预防偏压措施;(6)单侧偏压受管道几何尺寸的影响很小,究其原因是尺寸的变化未改变管道承载特性;对角偏压受几何尺寸的影响明显,因为尺寸的变化改变了管道空间抵抗对角错动剪切的能力;(7)管道应力随顶进力的增大线性增大,顶进力对管道受力影响明显,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在接触面周边一定范围内;(8)两种偏压模式作用下管道承载路径分布规律不同,单侧偏压时管道沿轴向延伸为主,而在对角偏压作用下,横向扩散趋势大于轴向。  相似文献   

19.
钢框架结构中,为了充分利用结构净空,降低结构层的层高,采取设备专业的管道从钢梁腹板穿过。本文以某钢框架结构为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梁腹板开洞,洞口布置位置对钢梁的承载力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钢梁腹板开洞的洞口合理布置位置,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新型的承插式钢管排桩及其在围堰施工中的应用。从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和验算等方面介绍了钢管排桩围堰的设计过程和要点。选用小直径钢管和合适厚度的钢板做承插扣件,焊接在满足要求的大直径钢管外表面,制作成钢管排桩;将钢管排桩按照要求依次两两相扣打入构筑物周围形成钢管排桩围堰。大直径钢管保证了围堰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小直径钢管和钢板组成的扣件保证了围堰体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密封性,与内支撑构件一同组成支挡结构体系。分析了施工流程、施工组织、排桩施打下沉、基坑开挖、内撑杆件安装、钢管排桩拆除等施工要点,给出了施工监测要求。最后根据施工完成情况与钢套箱相比,施工支护费用节约59%,工期缩短6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