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缓解地表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利用地下空间修建交通设施,如地铁、隧道、地下车库等,这不仅扩大了土地利用维度,还可以带动商业的发展。然而由于自身结构等特殊性,地下空间防洪问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作者结合国内外地下交通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以往的洪水灾害,对上海轨道交通线路中三条主要地下路线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了各出入口的外观形式、楼梯构造、落水槽和防汛墙板等防洪设施,并针对现存不足,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相似材料大比尺三维概念物理模型理论,高仿真度制作了成型盾构隧道地铁站厅洞室开挖试验物理模型。模拟了双盾构隧道之间开挖站厅洞室的全过程,研究站厅洞室、横通道开挖过程中模型地表沉降,土体的变形,盾构隧道及站厅洞室周围特征点的位移。模拟并研究混凝土加固桩对土体位移的影响,总结出土体的动态力学特征和变形规律,得出一些有益的认识和结论。对研究在已建成地铁双隧道间拓展开挖站厅空间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很多大城市地铁隧道的兴建,大多数隧道设计施工方案都采用双线平行盾构法或暗挖法施工。在地下空间越来越拥挤的城市地区,最重要的研究问题是新建双线平行隧道对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问题。合理预测双线平行隧道施工穿越既有隧道引起的变形是确保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和新建双线平行盾构的顺利掘进的关键。考虑新建双线平行隧道施工中对周边土层和既有隧道产生的叠加效应,提出了预测新建隧道引起的邻近隧道纵向变形的两阶段分析方法。首先,考虑新建双线平行隧道引起地层位移的不对称性,计算新建双线平行隧道开挖作用在既有隧道上引起的广义附加荷载。然后,将既有隧道考虑为Pasternak 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 Galerkin 法求解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基本微分方程。通过与工程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该文提出的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铁明挖法施工有时不可避免的要以较近的距离从高楼大厦的地基临域内穿过,这将增大明挖法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因此基坑支护成为地铁隧道建设中的工程难题之一。文章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区间明挖法施工段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模拟地铁隧道基坑开挖的各施工步序,分析了围护结构和基坑周边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围护桩参数(桩长、桩径)的变化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就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为北京地铁十号线明挖法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其他同类工程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自 2 0 0 0年开始启动的地铁工程建设引发了市场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注热潮 ,目前地铁车站周边地区已建和在建的地下空间已形成一定规模。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深圳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文中介绍的深圳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实例即是其中的一项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
立体化城市开发是今后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方向,现大部分城市使用的二维登记方法难以满足不动产地下空间的登记需要。文章结合既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细化,提出三维空间下的不动产地下空间权利体系;利用界址点、界址线、界址面三大类不动产空间元素提出确定不动产实体地下空间权利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有用地红线、不同类型空间实体形态以及与其他地下空间实体之间不同位置关系的不动产地下空间实体权利界址确定与登记方法。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广州地铁石壁站7号线站体的不动产登记工作并办理不动产权证书,实践可行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地铁换乘站具有快捷、便利和高效等特点,是现代国际大都市地铁等交通设施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该文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地铁换乘站设计:从城市整体空间的角度研究换乘站在城市地铁线路中的分布规律,从换乘站在城市地下空间中的布局形式和地下空间设计的特点探讨换乘站快捷、高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陆姗姗  常健 《华中建筑》2007,25(2):115-117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即将实施为契机,基于建筑策划的角度,通过对地铁换乘站与其周边商业空间的分析与研究,以街道口地铁换乘站及周边商业空间为案例,提出以地下商业空间为联系带的城市整体商业空间模式发展思路与策略,希望能给国内正在兴起的轨道交通周边物业的开发提供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洋  曹峰  谢友鹏  马巍 《城市勘测》2020,(1):170-172,176
地铁与高铁相比有地下隧道空间狭小拥挤,曲线半径小,通视条件差的特点。针对传统的铺轨基标测量方法难度大、效率低,结合地铁地下隧道的结构与施工特点,尝试了利用连续自由测站法进行地铁铺轨控制网的测量,讨论了控制点的埋设要点以及作业方法,对不同区段控制网的接边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基于自由测站方法的铺轨控制网布设灵活、方便,测量精度能够适应地下隧道的复杂环境,满足地铁铺轨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彭基敏 《中国市政工程》2012,(2):74-76,103,104
为保证既有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和结构安全,在紧邻的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车站结构的变形。围绕对紧邻已有地铁车站侧边进行大面积地下空间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结果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及技术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问题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e new Meteor metro line in Paris is forging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derground Metro system and the City on the surface. The autho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is metro and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with regard to its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 paper presents arguments for enhancing the underground environment as a specific space; extending the principles of surface layout to the undergroun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opportunities for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provision of services in underground space. The Meteor project has given the City and transport authorities a way to work together to ensure the optimal means of designing large underground public spaces.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正在国内快速发展,但地铁建设对车站片区城市发展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触媒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本文对地铁工程与周边项目元素系统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触媒理论为指导,根据深圳地铁建设经验,从城市规划、系统项目元素建设、地下空间产权以及优惠政策等角度对如何发挥地铁建设触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尝试性建议,可供城市规划、地铁建设以及地下空间项目审批等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姚燕明  孙巍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411-1414
城市地下工程活动中,在已有的地铁车站周围进行深基坑开挖问题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程。当基坑必须与既有车站共用一幅连续墙,并且开挖深度比既有车站更深时,工程难度更高。通过建立三维板壳有限元模型,分析该类基坑开挖对既有车站结构内力的影响,讨论了基坑开挖对既有车站共用墙体和车站内顶、中、底板的内力影响,得到了一些内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交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运输,方便居民生活,减轻空气污染,改善城市布局等方面起到巨大作用。由于城市地铁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周期长、造价高,建成后很难再进行较大规模的改进。因此,必须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枢纽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求能够满足远期规划的要求。进行地铁站步行可达性的研究,是为了用步行可达性指标来量化铁路枢纽的客流吸引区域和服务范围,为地铁的线网规划提供参考标准,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定量的手段和依据。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利用GIS的技术,为地铁站的步行可达性进行计算,提供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和可视化的评价结果,供地铁的规划者和决策者分析。  相似文献   

15.
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的密度直接影响乘坐轨道交通的总量,轨道站域范围内居住建筑分布的整体比重与轨道交通分担出行的比例相关。针对香港74个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形态特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居住单元的分布情况,站域范围的居住建筑的密度与港铁乘坐量密切相关;站域空间范围的分布情况与非轨道站影响区域的比较发现,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居住建筑集聚特征是支持香港轨道系统高效率的重要空间特征之一。围绕轨道站的居住建筑集聚能够通过居民出行活动的集聚引导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密度的提高,是促进紧凑空间形态的形成的基本动力。归纳在轨道系统建设、站域空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紧凑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有利于合理制定以轨道站为导向的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铁车站分类理论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布局等都会受到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影响,因此,处于不同城市区位的地铁车站周边地下空间将具有不同的开发模式。为了指导车站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很有必要先对城市地铁车站进行分类,再针对各类车站的特点研究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本次研究将在分析已有地铁车站分类理论的基础上,抓住影响车站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地铁车站的交通重要性以及车站所处的城市区位,来划分地铁车站类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城市地铁建设的加快发展 ,使我们更加重视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的开发。通过对上海地铁沿线车站和周边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提高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水平需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叠隧道的施工力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由于地下空间的不断利用,出现了重叠隧道。这种形式布局的隧道在第1孔隧道完成之后,引起了地层内初始应力的变化,而且由于地层中已有一个相邻的已衬砌隧道,地层的刚度条件不再与单孔隧道的垂直轴对称,第2孔隧道的修建又要对已建的第1孔隧道发生影响。应用ANSYS程序对深圳地铁1期工程中的3种典型的重叠断面的计算表明:重叠隧道地表和拱顶下沉及两隧道间土体的稳定难于控制,上面第1孔隧道易发生结构整体下沉。  相似文献   

19.
地铁-货运系统因其较低的工程投入和显著的社会及环境效益,被认为是当前城市地下物流的优先发展模式。本文针对地铁货运网络设施在“共线-分离”运作模式下的若干共性决策问题,提出系统性规划框架与原型设计方案。首先从节点通道设施分级、单元装箱策略、网络化运输流程和系统运行边界4个方面阐释了地铁客货协同机理;其次,基于“客货零干扰”、“自动化作业”、“地下空间节约”等原则,针对换乘地铁货运站点这类复杂设施,界定了10项站内基本功能模块和6项货流搬运业务;最后以南京地铁大行宫站为例,构建了“中岛-双侧式”地铁客货站台、站厅的3层地下功能区布置方案及配套物流作业方案,实现了站点整体配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涉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维度问题,基于施工组织困难、周围环境复杂的施工现状,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平路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铁车站建设施工联合设计管理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精准、高效的管理水平。所建立的基于成本和进度的5D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多维度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以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在地铁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