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山西省首都水资源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分析了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项目区实际情况就治理对策提出了建议,并对项目区治理前景做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交城县境内水土流失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初步了解了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池州市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后,提出了水土保持规划: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防止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基础上,治理现有水土流失.主要治理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地保土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秀 《山西水利》2004,20(3):38-39
针对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现状,从三方面分析了造成山西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和环境污染,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利用洪水资源涵养水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高峰 《陕西水利》2012,(1):179-180
通过分析定边县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情况,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治理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危害,可供情况相近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区500kV输电线工程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输电线架设施工造成水土流失原因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水土保持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设计、施工和 预防措施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和黄河主要产沙区,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在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面临新的需求。为了给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和参考,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黄土高原地区近70 a来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新时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研究表明: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暴雨集中及植被缺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尤其是水力侵蚀,在危害当地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的同时,导致大量泥沙下泄影响黄河防洪安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治理理念尚需更新、水土流失治理科技水平亟待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投入机制尚需改进、水土流失治理监管体系尚需完善;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对策是,坚持“防治结合+工程治理”方略,重视植被恢复,加强封禁管护与禁牧休牧,创新机制、调动广大农牧民积极性,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山区中小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中小河流历来由洪水造成的灾害是十分严重的。追其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如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土壤等影响,加上工程规划治理不当等,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暴雨;②水土流失不能有效控制;③河道中存在有障碍物;④缺乏统一治理规划。通过对山区中小河流为害的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实践,提出了今后山区中小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本着水土保持小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现实治理同长远规划相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城市水土保持的含义及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具体原因,探讨了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建议,为城市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黑河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综合治理措施,并通过治理后的水土改善情况,进行了效益分析.对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耕层渍涝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是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灾后反思,阐述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水库、河道淤积,是洪水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指出有效地预防洪水灾害,最根本的措施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特点与分区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调查分析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赤水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差异以及水土流失特点、类型、强度和空间分布规律,揭示出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影响因素。针对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危害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河源区以生态修复为主,下游地区以预防保护措施为主,上中游地区建立生态缓冲、综合治理和自然修复三道防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扎巴至哈城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变化较大,土地类型及利用方面差异明显,扰动前后的侵蚀模数差别突出,给水土流失的预测带来一定的困难。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扰动程度,采用数学模型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公路建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为259.82hm^2,原地貌水土流失量为34846.07t,弃土弃渣流失量3362.81t,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11352.19t,侵蚀总量高达46198.26t。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和危害,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降雨及其侵蚀力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导致土壤流失的动力因素,降雨侵蚀力反映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准确计算降雨侵蚀力是定量预报土壤流失的重要环节.为此简析国内外降雨及其侵蚀力研究现状、进展、降雨雨滴测定、降雨能量及侵蚀力计算方法,并根据降雨地域性差异较大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我国的降雨能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新疆水土流失的特点及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了新疆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了新疆水土流失的成因,阐述了新疆水土流失的类型,并根据新疆水土流失的现状,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可为新疆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北京山区坡地水土流失计算方法,分析了径流小区推算区域水土流失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土壤流失方程和径流曲线数模型的坡地水土流失量计算方法,探讨了坡地水土流失量计算的具体步骤,并以2013年为例,计算了北京山区坡地年土壤流失量和径流量。本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实用性,不仅提出了可以作为北京地区计算水土流失量的方法,而且可为其他地区测算辖区水土流失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良军  张晓萍  杨勤科  李锐 《水利学报》2002,33(1):0081-0086
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区域的水土流失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评价对数据建设的需要,分析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进行水土流失评价的数据需求状况,运用GIS(ARC/INFO),建立了适于该区水土流失的系统、宏观、综合和定量评价的基本数据库,并就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数据库建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GIS是进行具有海量地理数据特点的区域地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冻害是季节冻土区挡土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总结了季节冻土区挡土墙破坏常见的几种型式 ,分析了破坏的主要原因 ,并介绍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念忠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6):20-21,72
本文通过对黑土区中部和松嫩平原西北部的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分析了东北黑土区的研究区2000-2010年期间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及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实施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使得原有城市周边的农田被不断侵占,而粮食的需求又导致开荒面积增加和林地、草地及水域面积的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文中还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省为研究对象,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岩性、基岩裸露率等专题因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喀斯特区和喀斯特区分别采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解译出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图。并根据土壤允许流失量和土壤抗蚀年限,利用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对贵州省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评价,为喀斯特区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7 831.73 km2,以轻度侵蚀为主,侵蚀模数为341 t/(km2·a),SEPDI为2.52,潜在危险等级较高。贵州25.3%行政村的SEPDI位于2~3之间,其中六盘水、黔西南市和毕节市危险度最高,建议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SEPDI指标而非单从水土流失强弱等级进行治理,特别加强对SEPDI高但水土流失等级弱的区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