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扩展青霉及其毒素主要是对水果侵染,传统的杀菌处理虽能够有效的延缓水果的腐败变质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品品质以及处理不当时造成机体损伤的风险。文章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概念、产生技术,最后提出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进行杀菌、灭菌的研究方向以及进展,希望能为食品、医疗、化工灭菌工作的研究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处理液体物料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常压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处理液体物料技术在化工环保方面的研究进展。低温等离子体电解时能够分解溶剂、溶质分子,产生常规电解所不会出现的产物和可得到多于常规电解的产量,在现代化工环保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辐射机理和两反应区域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低温等离子体电解所具有的非法拉第现象。分析了无声放电法、高压脉冲直流放电法和接触辉光放电法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处理废水技术的特点。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是独特的杀菌介质,此杀菌技术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探讨了此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净化空气污染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低温等离子体一光催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它结合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优点,在环境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它在治理空气污染物的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一光催化净化空气污染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去除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杀菌除臭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该技术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发生装置,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洗消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消毒和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机理,并提出了该技术应用于洗消领域的前景以及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体系的特征及消毒杀菌机理,指出了应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的一些关键数据和指标,列举了在食品制造现场应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的实例,最后指出了二氧化氯生成的安全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温等离子体的特点在于通过放电产生的电子温度远远高于系统中其他重粒子的温度。根据这一特点.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对废水的处理技术,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废水的作用过程及其机理,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康凯  白书培  宋华  韩素玲 《化工进展》2016,35(Z1):235-241
低温等离子体再生法作为一种吸附材料再生的新方法,具有巨大的探究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将低温等离子体再生法与传统再生方法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简述了等离子体的概念、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及该方法的作用机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该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该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变压吸附、变温吸附等再生方法相比具有低温、快速、高效的优势,但目前该方法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许多理论问题和工程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杀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的杀菌技术。文章在介绍滑动弧放电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基础上提出了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杀菌技术,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液体杀菌及表面杀菌的效果与规律。文章从电场作用、热效应、紫外线、臭氧、NO.和.OH自由基、H2O2等角度出发对滑动弧等离子体杀菌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该项技术的杀菌效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杀菌领域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郑超  徐羽贞  黄逸凡  刘振  闫克平 《化工进展》2013,32(9):2185-2193
低温等离子体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和对动物细胞的刺激作用,分别造就了一批灭菌技术和临床医药技术。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在医疗器械、水和空气净化、食品和包装材料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已商业化的医疗器械灭菌器主要分低气压和常压两种,低气压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体积较大,常压等离子体灭菌器的优点则是结构简单和便于操作。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用于水、空气、食品等领域由于能耗、效率、化学残留等问题尚未商业化。在医药技术方面,近十年来开发的等离子体技术和装备成功运用于龋齿、皮肤、伤口、癌症等的处理,部分已进入临床应用。将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明确等离子体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并开发出更高效、实用的用于各相关行业的等离子体技术和装备。  相似文献   

10.
梁文俊  马琳  李坚 《工业催化》2011,19(12):1-6
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联合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技术,它有效弥补了低温等离子体和光催化的缺陷,该技术对空气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联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蔡勇  梁闯  罗勇  初广文  苏梦军  孙宝昌  陈建峰 《化工学报》2019,70(10):3847-3858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因其特有的高活性而不同于固、液、气三种形态,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发展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冷等离子体参与的气液化学反应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而且液体的流动性能够强化活性物质的传递,因此,气体放电产生的冷等离子体与液相反应在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更具有探究意义。综述了几种冷等离子体的放电形式以及表征技术,重点阐述了气液冷等离子体多相反应器的不同结构以及应用,并对气液冷等离子体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因具有反应高效、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文章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基本原理、技术研究进展,简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高反应活性在与催化剂的高反应选择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协同作用,二者的结合不但提高了VOCs的降解效率、减少有害副产物生成,还弥补了单一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高能耗、副产物多的缺陷。此外,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联合方式及特点、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低温等离子体联合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协同原理。指出了研究中对完整机理分析的欠缺以及应用过程中对中间过程监测分析的困难,这也是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次氯酸水的基本特性和杀菌原理,综述了次氯酸水消毒剂用于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及保鲜、农畜领域的研究现状,次氯酸水消毒剂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刘冀  冯发达  刘振  黄逸凡  闫克平 《化工进展》2014,33(12):3387-3392,3398
柴油发动机尾气中存在大量颗粒物,它易被人体吸入,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其主要成分——碳烟及可溶性有机成分(SOF)等,可通过氧化燃烧的方法除去。本文从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治理出发,介绍了传统的颗粒物后处理技术,包括颗粒捕集器结合再生、微粒催化氧化转化(DOC)、静电捕集等技术。主要介绍了近年所发展起来的低温等离子体(NTP)辅助去除含碳固态混合物(PM)技术,包括等离子体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常见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及等离子体产生的放电类型。此外,根据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安装位置不同,还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等离子体PM处理方法——直接等离子体方法和间接(远程)等离子体方法,后者可避免高温对等离子体过程的不利影响。总结了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对等离子体辅助PM去除过程的研究可着眼等离子体技术本身,研究各种对气体放电产生影响的因素,为等离子体反应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Global bacterial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conventional polyvinyl chloride (PVC) medical devices place a heavy burden on healthcare systems and thus it will be desirable if medical devices are made from antimicrobial PVC. There are numerous studies focusing on polymer surface modifications to either leach antimicrobial agents or kill pathogenic microbes upon direct contact. In this work, mannitol fumarate ester-based aluminum metal alkoxide (MFE-Al) additive was developed to confer simultaneously improved antibacterial property and enhanced 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resistance of the resultant PVC. Data obtained confirm that the MFE-Al stabilized PVC sheets significantly inhibit 98% bacterial growth. They also show biocompatibility with cultured H9C2 cardiomyocytes and hemocompatibility in vitro. Dry heat sterilization is generally not suitable for PVC medical wares due to their poor thermal compatibility. Surprisingly, our antimicrobial-biocompatible PVC can maintain stability at 180°C for 90 min. Such 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indicates the MFE-Al stabilized PVC can endure 90 cycles of dry-heat steriliza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damage. This study may provide a solution to reduce PVC medical waste for a maximum benefit without compromising human health or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介绍了等离子体的特性,着重概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分子筛催化剂制备、再生、改性以及促进分子筛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技术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催化剂的加入可提高等离子体反应中污染物的脱除效率和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产生,并进一步降低能耗。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净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效果与净化原理,并从影响污染物降解率的因素、产物分析和反应动力学等机理性研究方面概括了目前国内外在应用该技术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earliest agricultural attempts, humankind has been trying to improve crop quality and yields, as well as protect them from adverse conditions. Strategies to meet these goals include breeding, the use of fertilisers, and the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crops, but also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called priming or adaptive response. Priming is based on an application of mild stress to prime a plant for another, mostly stronger stress. There are many priming techniques, such as osmopriming, halopriming, or using physical agents. Non-thermal plasma (NTP) represents a physical agent that contains a mixture of charged, neutral, and radical (mostly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particles, and can cause oxidative stress or even the death of cells or organisms upon interaction. However,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NTP can have the opposite effect, which has been previously documented for many plant species. Seed surface sterilization and growth enhancement are the most-reported positive effects of NTP on plants. Moreover, some studies suggest the role of NTP as a promising priming agent. This review deals with the effects of NTP treatment on plants from interaction with seed and cell surface, influence on cellular molecular processes, up to the adaptive response caused by N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