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钢管公司和福山共同机工公司合作发明了转炉“密封”出钢装置,其主要能起密封作用的二个法兰,一个焊接在转炉出钢口上,另一个焊接在钢包盖上。法兰由钢板压制成形并砌有耐火砖,出钢时二个法兰能够密合在一起,保证钢水从转炉出钢口流入钢包内。平时出钢口用挡渣塞堵住,出钢时打开挡渣塞,并从挡渣塞前端向钢包内吹入惰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一家钢铁厂采用了一种转炉出钢新技术─—挡渣塞法。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转炉钢的质量,增加合金收得率,满足钢水二次精炼的需要,以及延长钢水罐的使用寿命。该项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在转炉出钢前,用由氧化铁和粘结剂制成的挡渣塞堵住出钢口。出钢时由于转炉倾动而使炉渣和钢水先后接触挡渣塞,从而使挡渣塞熔化,随之钢水通过敞开的出钢口流到钢水罐内。挡渣塞的长度一般为转炉出钢口长度的30~50%。选用氧化铁(系轧钢铁皮或炼钢尘泥)作挡渣塞的原料,是因为氧化铁在高温下容易熔融,且还具有非常合适的并可调节的熔融速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一家钢铁公司发明了一种转炉出钢新技术———“密封出钢法”。密封设备主要是两个法兰盘 ,一个焊接在转炉出钢口上 ,另一个焊接在钢包盖上。法兰盘用钢板压制而成 ,并砌有耐火砖。出钢时两个法兰盘能密封合在一起 ,从而保证钢水从转炉出钢口流入钢包内。平时出钢口用挡渣塞堵住 ,出钢时打开挡渣塞 ,并从挡渣塞前端向钢包内吹入惰性气体、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以保证出钢时钢水不暴露在空气中 ,防止钢水中氮和氧的含量上升。该项新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 1)经过终脱氧的钢水在出钢过程中不增氮 ,即使要炼低氮钢也不必进行二次精炼 ,生产成…  相似文献   

4.
一、无摇炉出钢式转炉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推出的无摇炉出钢式转炉主要用于以脱碳和脱磷为主的吹炼。水岛厂为消除转炉操作中兑铁水和出钢时摇炉所造成的炉衬耐火材料的加重损坏,以及出钢时钢渣易混入钢包,引起钢水回磷、增硫给二次精炼带来麻烦等问题,研究出的无摇炉出钢式转炉的构造是:将转炉的底部熔池部分向外突出设置出钢部位,在该出钢部位的底部设有可开闭的出钢口,在其上部设置用于封闭出钢口的抛砂口。在这种  相似文献   

5.
碱性氧气顶吹转炉设计者,使用计算机程序,以快速确定倾动力矩。这种方法一般都予先假定在炉口倒渣与出钢。这种方法运用于旋转炉子;如旋转炉(Rotor)、斜吹炉(Kaldo)、垂直转动顶吹氧气转炉(Rotovert),对于碱性氧气顶吹转炉(BOF)、喷石灰纷的顶吹氧气转炉(OLP,LD~AC)*~1,仅是近拟的,因为在炉壳的侧壁上有一个出钢口,通过出钢口出钢,而炉渣完全留下来。在碱性氧气顶吹转炉(BOF)上,出钢后倒渣,而对于喷石灰纷的顶吹氧气转炉(OLP或LD-AC),则留渣供下炉使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顶吹氧气转炉内吹炼低碳钢时,渣中(FeO)含量高,其有下述不良影响:1.使炉衬耐材加快侵蚀,2.铁损增加,而且由于渣中(FeO)高给炉渣的综合利用带来困难,3.含(FeO)炉渣混入钢水中,成为钢水的污染源。新日铁公司为了消除上述不良影响,向转炉内喷入含碳物质使渣中(FeO)还原,同时防止钢水增碳,其关键技术是:1.在转炉炉锥部份设置一根碳质材料喷吹管,管端与转炉垂直中心线的夹角θ=0~40°,根据试验θ=0~40°时,使渣中(FeO)还原的碳材利用率最高,达到35%,θ超出  相似文献   

7.
新日铁大分厂在340t顶底复吹转炉精炼时,为了提高投入转炉内辅助原料的反应性,用单位反应面积大的粉料代替块料,从而提高了转炉的精炼效率。第一步试验是确认用粉料代替块料时抑制债溅的效果。喷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O气泡大量进入渣中,使炉渣体积膨胀从炉口溢出。为了阻止喷溅就需从炉口向炉内加块状石灰石等破坏渣中的气泡,块状物质不易被转炉烟气回收设备吸入,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但是块状物质单位重量的反应面积小、反应率低,为了缩短反应时间,极大地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大分厂把粉料(粒度<5mm)从出钢口插入的喷吹管喷…  相似文献   

8.
热图象炉渣检测仪在转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NKK公司福山厂的全部铁水要进行脱磷预处理 ,为了转炉实现少渣吹炼 ,避免转炉渣流入钢包中 ,一直致力于推进炉渣检测技术的开发。以前 ,NKK公司福山厂 3炼钢采用的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在出钢口埋入线圈传感器的装置来检测炉渣 ,由于出钢口形状的影响 ,经常发生误报现象 ,其可靠性成为问题。这次 ,采用了由德国阿米巴公司生产的炉渣检测系统 ,该系统用红外线摄像仪来观察出钢钢流 ,从而稳定地检测出转炉渣的流出。这种测定方法的原理是 :在红外线区域 ,钢水和炉渣在高温下产生的辐射光的辐射率有很大的不同。该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  相似文献   

9.
防止炉渣随熔池涡流进入出钢口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转炉出钢时的挡渣方法有:挡渣塞、挡渣球、气动挡渣塞和炉渣检测装置等。但是进行微观研究表明,对转炉出钢时炉渣流入钢包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刚开始出钢时有部分炉渣流入钢包,②由于熔地产生涡流,使炉渣随钢水一起流入钢包,③出钢结束转炉向垂直位置转动时,有部分炉渣流太钢包。各阶段流入钢包的炉渣量与转炉倾动速度、熔地面高低、出钢速度和档渣方法有关。尽管难于精确测定各阶段流入的渣量,但是大致上的比例关系为:15%、60%和25%。显然,熔池涡流使炉渣流入钢包的数量不仅大,而且难于控制。韩国光阳…  相似文献   

10.
日本新日铁公司大分厂为了防止转炉在出钢时炉渣漏入钢包,影响钢水的洁净度,结合该厂转炉少渣吹炼工艺,开发了一项转炉炉渣固化新技术,对进一步提高钢水质量,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最大限度控制转炉出钢过程的下渣量是转炉炼钢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研究了转炉出钢过程采用滑板挡渣+挡渣标的组合技术,既充分发挥滑板挡渣故障率低、挡渣效果好的优势,又利用挡渣标破坏钢水的涡流效应,减少炉内剩钢,两项技术充分融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经生产实践验证组合技术可行,达到了减少下渣量、提高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出钢时进行脱氧的优点是能保证脱氧后足够的镇静时间,其缺点是脱氧产物Al2O3与悬浮在钢水中的炉渣生成Al-Ca-O系夹杂物,并且残留在钢中。这种夹杂物在轧制时比单一则对。夹杂物的变形能力小,易使罐用薄板产生“边裂”。用炉外精炼装置进行脱氧的优点是能保证渣钢分离,脱氧时不生成Al-Ca-O系夹杂物,其缺点是镇静时间得不到足够保证,夹杂物不能充分上浮分离而残留在钢中。为了利用这两种脱氧方法的优点,新日铁大分厂发明了一种脱氧方法,即:转炉出钢后,向钢包内钢水面上的炉渣中散布铝粉,使渣中Feo降到3%以下,然后从钢包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挡渣装置有挡渣球、浮动挡渣棒以及挡渣闸。由于吻合不牢实,常常不能完全挡住。奥钢联(Voest Alpine)已研究出一种吹气挡渣棒,由外面向出钢口吹入气体,可使炉渣留在炉内。吹气挡渣棒是由铸铁做成的空心管状棒。出钢快到结束时,把吹气挡渣棒的喷咀转入钢流方向,向出钢口吹入压缩空气或氮气。根据炉容量大小(55~240吨)气体的压力为8~12大气压。喷咀位于操纵杆末端用气  相似文献   

14.
氧气转炉出钢口气流挡渣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气转炉内的溶渣,对冶炼过程来说是需要的,但它流入盛钢桶以后却是有害的,因此人们总是设法减少流入盛钢桶的渣量。溶渣内含有FeO、SiO_2、MnO、P_2O_5等氧化物。在出钢过程或出钢以后,在盛钢桶内加入添加剂A1、Si等进行脱氧时,这些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很容易被还原,使所炼钢种产生难以控制的成份偏差,尤其是回磷,对钢的性能危害很大。此外,如果含有大量FeO,将会降低添加剂(主要是铝)的脱氧效果。当出钢后进行钢包精炼(如真空脱气,脱硫等)时,存在过量的渣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不论从冶金效果还是从工艺需要来看(通常是为净化钢水),都应尽量减少流入盛钢桶的渣量,必要时要做到无渣出钢。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炉底出钢?有两个主要原因促使炉底出钢的开发其一:为了提高钢的质量,很多国家确定了电弧炉-钢包炉工艺,此工艺要求电弧炉能提供“无渣钢水”,各国在这方面曾做了不少努力,但都不够理想,而炉底出钢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二:水冷炉壁是超高功率电炉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一般需倾动42至45度才能把钢水出完的电弧炉,为使钢水不接触水冷炉壁,在出钢槽侧钢水面以上400mm这一部份仍  相似文献   

16.
在转炉生产中,联合采用示渣器和气动喷头挡渣,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示渣器利用电磁测量原理,在出钢孔周围安装一个圆盒式传感器。出钢末期出现炉渣时,示渣器产生的炉渣报警信号,“驱动”挡渣喷头动作。挡渣装置包括气缸、旋转臂、喷头等部分。炉渣信号“驱动”装在炉外的喷头旋转而进人出钢孔,来自喷头的压缩空气把炉渣压向炉内。挡渣效果与喷头和出钢孔的密封程度以及出钢孔的形状关系不大。该方法的成功率接近100%,具体效果见表1、表2、表3。表1挡渣效果比较表2钢的清洁度的改善表3挡渣后钢液的回磷情况其他还提高了脱硫率,节约…  相似文献   

17.
在转炉出钢时进行挡渣,以防止熔渣流入钢包,不仅直接影响钢水的质量,而且对提高收得率、防止回磷、减少钢包内衬材料的蚀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气动挡渣的效率,日本神户制钢公司加古川钢厂采用了一种电磁感应式转炉出钢熔渣流出自动检测装置,与气动挡渣技术相结合,使挡渣效果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该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转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川崎公司提高卷板用连铸板坯清洁度的措施是 :( 1 )铁水预处理。在高炉出铁沟进行脱硅 ,在鱼雷型铁水罐内扒除脱硅渣后进行脱磷 ,然后再进行脱硫。铁水 [P]从 0 1 5%降到 0 0 2 %~0 0 5% ,转炉钢水受磷污染的可能减少。( 2 )控制炉渣成分最佳化。由于铁水经过预处理 ,进入转炉的有害元素减少 ,特别是磷减少后 ,从渣中向钢水回磷的可能性减少 ,所以能用铝粉对炉渣进行还原处理 ,使作为污染源的氧大幅度降低 ,钢水清洁度相应提高。( 3)在RH装置中导入顶部吹氧机能 ,既可以进行脱碳 ,又可以提供热量补偿温降 ,于是相应地减轻转炉脱…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外大中型转炉出钢挡渣的几种重要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势。转炉挡渣的发展趋势为从有形挡渣向无形挡渣进化,无形挡渣配备炉渣检测装置可实现挡渣自动控制,这类效果好、性能可靠、费用低的挡渣法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150吨转炉顶底复吹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唐钢第一钢轧厂转炉顶底复吹工艺的情况,通过对转炉冶炼工艺的优化,炉渣成分的有效控制、底吹模式的优化、溅渣护炉工艺的改进,解决了炉底上涨与透气砖侵蚀的问题,提高了底吹效果,改善了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