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家地区砂砾岩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家地区具有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的典型构造特征,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广泛发育了各种类型的砂砾岩岩性油藏.由于砂砾岩沉积和成藏的复杂性、隐蔽性,导致砂砾岩油藏预测和描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针对盐家地区砂砾岩体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地质、地震、测井、岩心、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类型,特别对沙四段的沉积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包括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近岸水下扇、远岸深水浊积扇、扇三角洲系列,各层段形成了多种沉积体系的纵横向展布序列.对该区沙三段、沙四段砂砾岩体储层分布及油气成藏特点分析,指出该区油气运移以顺层运移为主,作短距离垂向运移,以纵向上多层段阶梯状含油的多套含油系统为特点.对砂砾岩体的形态、储层和含油性开展描述和预测,建立砂砾岩体识别和描述技术,建立盐家地区砂砾岩体成藏模式,并进行砂砾岩体油藏分布预测,指出滑塌砂砾岩和深层砂砾岩是近期勘探的重点,建议下步勘探目标为东辛北带永安地区及青南洼陷北部陡坡带莱78地区.  相似文献   

2.
在东营凹陷北带近岸水下扇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为评价参数,分析了盐家—永北地区、胜坨地区、利津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砂砾岩储集物性最好,盐家—永北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盐家—永北地区沙四段上亚段2800~3500m近岸水下扇扇中辫状水道含砾砂岩储集物性最好,胜坨地区次之,利津地区最差。通过对古地貌、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等有效储层控制因素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古地貌和物源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上亚段不同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集物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米氏旋回分析,证实了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沙三段砂砾岩发育高频沉积旋回;将小波变换时频分析技术与Fischer图解法相结合,对研究区砂砾岩进行了沉积期次划分和对比.基于声波测井资料,采用db4小波,通过小波变换将渤南洼陷北部陡坡带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划分出93个高频沉积旋回,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Fischer图解.Fischer图解显示出研究层段发育了8个可容空间变化旋回,每个旋回的可容空间上升初期和下降末期对应了厚层砂砾岩沉积,可容空间最大处湖侵泥岩明显增多,反映了一个完整的砂砾岩进积一退积沉积旋回.据此,将研究层段砂砾岩划分为8个沉积期次.在单井沉积期次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约束的可容空间变化旋回对比,实现了连井沉积期次等时对比.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营凹陷民丰地区古近系沙四段—沙三中亚段砂砾岩扇体类型认识的不统一,在工区26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及沉积物粒度特征等资料,对民丰地区沙四段—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水浊积扇等砂砾岩扇体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民丰地区沙四下亚段底部和沙三中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沙四下亚段中上部、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深水浊积扇在各个时期均有发育,但规模较小。在识别不同层段砂砾岩扇体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民丰地区各时期构造活动特征、边界断层形态、气候条件、水体深度及湖盆的"敞-闭"状态等,分析了不同时期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及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板式高角度断层-铲式高角度断层"继承性控制的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的沉积演化模式,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古生物资料,对比分析了沙四段与孔店组、沙四段上亚段与下亚段、沙三段与沙四段界面特征,以及界面上下构造转化、古环境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沙四段上亚段与下亚段不整合特征较沙四段与孔店组、沙三段与沙四段更为明显且分布广泛;在沙四段下亚段—上亚段沉积时期,构造应力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断裂活动与盆地伸展特征明显不同,而孔店组与沙四段下亚段、沙四段上亚段与沙三段沉积时期应力背景、构造活动特征相似;温度比值、湿度比值、特征元素比值及化石分布情况也表明,沙四段下亚段—上亚段沉积时期气候环境变化幅度最大。由此认为,济阳坳陷沙四段下亚段与上亚段较沙四段与孔店组、沙三段与沙四段不整合级别高,为二级层序界面;古近系发育3个二级层序,分别对应孔店组—沙四段下亚段、沙四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沙二段上亚段—东营组。该认识不仅能够合理解释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岩性变化,而且在该认识指导下部署的多口探井均取得成功,扩展了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镇凹陷车西洼陷是否存在油气倒灌运移成藏这一问题,从基本地质特征分析入手,对油源对比、有效烃源岩展布特征、烃源岩与储层对接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是车西洼陷的有效烃源岩,沙四段上亚段油藏为"上生下储"型,沙三段4700m以下有效烃源岩存在油气倒灌成藏现象。源储对接关系分析表明,曹家庄断阶带以北洼陷区沙四段上亚段油藏中的原油来自上部沙三段烃源岩。油气成藏要素剖析结果表明,沙三段与沙四段上亚段"厚泥下砂"的岩性匹配关系、沙三段烃源岩超压、烃源岩与储层之间的压差以及隐蔽输导体系是油气倒灌运移成藏的主控因素;油气倒灌运移距离与烃源岩剩余压力具有正相关关系,烃源岩之下储层的物性条件对其含油性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复杂砂砾岩体储层岩性混杂、物性变化及成岩演化特征复杂,制约了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的储层评价及勘探部署.应用岩心、测井资料以及大量的分析化验数据对该区砂砾岩体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储层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近岸水下扇扇根亚相物性最差,扇中亚相物性最好,扇缘亚相物性变差.在成岩演化方面,扇根成岩作用主要以压实作用和强烈胶结作用为主,次生孔隙不发育;扇中则压实、胶结、洛解及交代作用均可发生,次生孔隙发育;扇缘压实、胶结作用发育,常发育超压裂缝.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储层成岩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砂砾岩扇体成藏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文中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及其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下第三纪以形成沙三、沙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击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储集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油藏类型以岩性-地层型圈闭为主,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均受沉积相的控制,油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车镇凹陷北带沙三段下亚段的油气勘探面临有利储层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勘探,综合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车镇凹陷北带沙三段下亚段有利储层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东、西部的大王北—郭局子地区和车西地区的岩石组分体积分数及砾石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王北—郭局子地区主要受埕子口凸起东段太古界花岗片麻岩母岩区控制,发育的砂砾岩体成分成熟度较高,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而车西地区主要受埕子口凸起西段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母岩区控制,发育的砂砾岩体成分成熟度较低,砾石成分主要为碳酸盐岩。母岩性质的差异导致砂砾岩体的抗压实能力不同,进而对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发育均产生影响,是研究区深部有利储层形成的关键。综合沉积类型、母岩性质以及异常高压等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储层应主要分布于地层压力系数高、受花岗片麻岩母岩区影响的大王北—郭局子地区。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测井、地震等资料研究霸县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有机质类型、母质来源及沉积保存条件。根据烃源岩与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进行油源对比,厘清各套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霸县凹陷发育沙四段、沙三段下亚段及中亚段、沙一段下亚段4套烃源岩,具有生排烃潜力大、有机质类型好的特点,且均已进入生烃门限。其中,沙四段和沙三段下亚段、中亚段烃源岩分布较广,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仅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地区。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分析结果揭示,研究区4套烃源岩的有机质输入与沉积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沙四段和沙三段下亚段有机质供应相对于沙三段中亚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充足,但是沉积保存条件却相对较差。通过油源对比发现,霸县凹陷的原油可以分为3类单源油及2类混源油,沙三段下亚段和中亚段烃源岩是现今已发现油藏的主力贡献烃源岩,沙四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大,但已发现以沙四段烃源岩提供油源的油藏多呈近源零星分布于深层及潜山,表明霸县凹陷以沙四段烃源岩为油源的深层及潜山油藏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稠油成藏类型的砂砾岩扇体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通过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早第三纪以形成沙三、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砂砾岩扇体类型,并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沉积,强烈地受制于边界构造条件;本区的砂砾岩扇体沉积及其形态均受沉积相的控制,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了本区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青南洼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为优质烃源岩,其形成于快速沉降和欠补偿沉积条件、咸水—半咸水过渡到淡水的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高,63.2%的样品有机碳含量大于2%,50%的样品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2%,84%的样品生烃潜量大于9;有机质类型好,干酪根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镜下鉴定Ⅰ型占50%,Ⅱ1型占43%。多种指标对烃源岩演化研究表明,沙四段上亚段下部烃源岩已进入生烃高峰期,沙四段上亚段上部大部分已成熟,沙三段下亚段成熟度较低。盆地模拟资源量估算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资源潜力为102.76×106t。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结构对排烃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沙四段上亚段及沙三段下亚段具有多种岩性结构形式,为考察不同岩性结构的烃源岩排烃作用及成藏特征,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钻井取心物理特征的观察及不同结构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比较,认为沙四段上亚段及沙三段下亚段下部主要发育纹层状泥页岩,油气以远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沙三段下亚段上部及沙三段中亚段主要发育块状泥岩,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存在透镜体充注式排烃、顶部泥岩向下伏砂岩排烃及底部泥岩向上覆砂岩排烃三种方式。东营凹陷不同结构的烃源岩的排烃方武造成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沙四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外围,沙三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内围,混合型原油分布于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14.
蠡县斜坡鼻状构造成因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蠡县斜坡的鼻状构造带控制了油气的运聚与成藏,此构造带主要由基底古凸起背景下的继承性发育和后期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具有持续发育、幕式演化的特征,可分为沙四段、孔店组——基底、沙三段——沙一下亚段、沙一上亚段和东营组4个阶段.这种特征对油气成藏具有3个控制作用:鼻状构造的发育期次控制砂体在两翼形成超覆尖灭型砂体,后期鼻状构造脊部发育河道透镜状砂体;长期的构造高部位控制了油气的运聚,可形成断鼻油藏、上倾尖灭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是蠡县斜坡最普遍的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测井资料解释等方法,对胜坨地区坨76块沙四段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相类型包括砾岩相、砂岩相、泥岩相和混合岩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宽缓上拱式、低斜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主要发育了平行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等层理构造,冲刷面和截切构造等层面构造,重荷模、滑塌变形和泥岩撕裂屑等变形构造.在沙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受陈南断层和胜北断层形成的断阶古地貌控制,坨76块砂砾岩体为来自北部陈家庄凸起,沉积于胜北断层下降盘而紧邻断层分布的湖底扇.湖底扇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研究区主要钻遇中扇和外扇沉积,中扇是湖底扇沉积的主体,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水道、水道间和水道前缘微相,其中辫状水道沉积为主要油气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6.
下第三系沙四段是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和成藏期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沙四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的生、排烃资料及构造演化资料,讨论了沙四段油藏的形成历史。研究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曾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始于沙二段沉积末期,主要时期为沙一段沉积后期到东营组沉积中期,由于构造抬升,至东营组沉积末期(28.8 Ma)可能存在间断;第二期油气聚集从馆陶组沉积初期到明化镇组沉积早期,主要在馆陶组沉积期。油气成藏时期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是相一致的。由此推测,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源的相对贡献主要取决于烃源岩与油源断层及圈闭的空间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将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划分为11种岩相类型和13种岩相组合单元,并将其岩石结构类型归纳为3大类6小类。运用岩心刻度成像测井技术,建立典型岩相成像测井图版。以常规测井曲线重构岩性识别曲线,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进行精细标定,建立典型岩石结构类型的岩性识别曲线量化识别模式;并运用该方法对盐家地区单井岩石结构特征进行测井识别,分析连井剖面的砂砾岩体岩石结构纵向展布特征,建立近岸水下扇不同亚相岩石结构垂向叠置模式。分析认为单期次砂砾岩体垂向为泥石流沉积、洪水沉积、正常牵引流沉积叠置的有序沉积旋回,向盆地方向呈楔形展布,纵向上向边界断层方向持续后退。  相似文献   

18.
博兴洼陷油气成因类型及深层勘探潜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博兴洼陷原油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可在该区辨认出四类不同成因的原油。低成熟的油气来自沙四段上亚段低成熟烃源岩 ;而成熟的油气分别来自沙三段中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成熟烃源岩。沙四段上亚段低熟原油与沙三段成熟原油分布广泛 ,主要形成“自生自储”油藏 ;混源油主要分布在断裂带附近 ;而沙四段上亚段成熟油分布局限 ,可能是勘探程度低之故。根据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性质 ,成熟油的资源潜力不可小视 ,洼陷深部的沙四段中下亚段和孔店组可能是这类成熟油聚集的主要层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砂砾岩体纵向和横向对比难度大、严重制约油气勘探的实际问题,系统总结建立了一套砂砾岩体沉积旋回划分及对比方法。首先在精细砂砾岩体沉积成因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多沉积作用形成的垂向上有序组合的正旋回沉积体为基本单元、以岩相突变面为沉积旋回界面进行单井沉积旋回划分;以扇缘稳定泥岩为标志层,由扇缘向扇中、扇根进行沉积旋回井间对比"的砂砾岩体旋回划分对比模式。其次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总结了利用岩心资料标定成像测井和重构岩性识别曲线进行单井沉积旋回划分,在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约束下进行井间地层对比的砂砾岩体旋回划分对比方法。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济阳坳陷盐家地区沙四段上亚段,将其划分为8个中期旋回,并通过井间地层对比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有利地指导了该区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20.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烃源岩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暗色泥岩,原油探明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三段和沙四段砂岩储层中。在恢复东营凹陷博兴洼陷热史的基础上,对烃源岩段成熟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聚集史特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①至少存在两期原油的生、排烃过程,第一期为30~25Ma,第二期为16~0Ma,特别是距今5Ma(馆陶组沉积末期)以来,石油大量生成并排出形成现今的油气分布格局,而现今主力烃源岩段仍处于大量生油阶段;②沙四段原油的生成量和聚集量都明显大于沙三段,说明主力烃源岩段的生、排烃特征对原油纵向分布具有一定控制作用;③在沙三中、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共划出7个距离源区较近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而缓坡带虽处于油气低势区,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但烃源岩成熟度低,并且来自于洼陷区的原油受博兴断裂带阻隔,导致博兴缓坡带油气聚集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