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给出在VIM编辑器中实现对嵌入式软件调试功能的集成方法。首先,将VIM源码打上vimgdb补丁,使重新编译出来的VIM编辑器支持在其内部对调试器gdb的调用。然后,建立与安装适合调试嵌入式软件的gdb组件,并对vimgdb脚本进行适当的修改,使VIM可方便地在适合PC与嵌入式软件调试的gdb组件间切换。调试样例过程表明,在VIM中实现了对嵌入式软件的调试,而且,这种调试模式可行、高效。  相似文献   

2.
高峰  邓勇  桑楠 《计算机应用》2005,25(Z1):468-470
通过对家电控制器常用MCU体系结构、程序设计语言、家电功能及外设驱动源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家电嵌入式软件源码构件设计模型.该模型根据特定的构件规范,将成熟软件可重用源代码片段封装成不同级别的源码构件,插在同类家电程序框上,生成所需的嵌入式软件系统.详细介绍了源码构件层次模型和构件封装规范,并以空调控制器应用程序开发为实例,说明源码构件的设计、生成、应用过程.该构件设计方法,特别适合不用操作系统的家电控制程序的构件开发.  相似文献   

3.
产品线体系结构是软件产品线成功开发的基础,层次组装是产品线体系结构设计的重要支撑技术。在产品线体系结构描述语言vADL的基础上,针对产品线体系结构层次组装的特点,首次引入变化性组装概念,并研究了两种变化性组装技术:变量映射和守护条件约束。在传统端口绑定基础上,引入组装件技术支持多个异型组件端口组装和多种类型的端口行为组装。给出基于π演算理论的行为组装推导算法,并充分考虑变化性对行为组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嵌入式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而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其自身可复用、可组装、可定制等特点,极好地满足了嵌入式软件的特性。本文将构件化技术与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结合,扩展了通用软件构件模型,基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构件模型及体系结构,并在键盘应用实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嵌入式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而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以其自身可复用、可组装、可定制等特点,极好地满足了嵌入式软件的特性.本文将构件化技术与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结合,扩展了通用软件构件模型,基于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基本构件模型及体系结构,并在键盘应用实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以Openocd为调试代理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嵌入式源码级编译调试开发平台,并在多目标机上实现;该开发平台以Eclipse为调试前端,实现了与通用远程调试器GDB的无缝集成,并以Openocd作为调试代理,可以通过JTAG接口实现对目标机上目标程序的源代码调试;阐述了基于Openocd的嵌入式软件源码级交叉调试技术,讨论了宿主机/目标机开发模式中源码级调试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交流发电机特性,研发了汽车交流发电机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软件采用“软件体系结构+组件技术”模式开发。分析了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各个功能构件,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商业组件基础上,运用COM组件技术对体系中的构件进行抽象和封装形成系统所特需的COM组件,并按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组装组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为目标,分析了嵌入式软件系统结构及开发内容、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式的特殊性以及业界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需求,描述了嵌入式软件实验教学系统的多种配置方案、多层次实验项目的构成,并总结了如何开展好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嵌入式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以模型为中心、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动态数据流图为系统模型对嵌入式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了描述,由此提供了强大的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基于特定组件模型的实现结构和实现代码框架的自动生成,以DDF定义的系统可以被有效地分解为一系列独立的组件,合适的DDF调度算法一致地表示了系统组件的执行语义,使得并发开发的组件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嵌入式开发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支持系统组件的并发开发和复用,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并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0.
调试器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并实现C语言的源码级调试器,文中描述C语言源码级调试器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调试器设计中两个核心模块:调试信息提取存储模块和调试功能模块的设计,并给出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绿色软件概念的提出,嵌入式软件优化不再只以提高性能作为目标,嵌入式软件的功耗优化已成为低功耗软件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研究4种常用软件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对源码级和算法级的功耗进行测试与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到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及其应用软件上,对μC/OS—II进行源码级和算法级的功耗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嵌入式软件的功耗。  相似文献   

12.
一种全面支持后续开发的嵌入软构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苑  张为群 《计算机科学》2009,36(1):279-281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CBD)逐渐成为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主要开发方法之一.它能将构件开发的诸多优点(如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等)带入到嵌入式软件开发当中去.一个好的嵌入软构件模型能对基于构件的嵌入式软件的后续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嵌入软构件模型--ESCM.它能对之后的嵌入式软件构件的检索、组装及集成测试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参数数据项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技术状态不显形、编码效率低、数据传递易出错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OORS的参数数据项设计方法.定义了参数数据项在高层需求和设计文档中的规格化表达形式;采用DOORS扩展语言脚本自动化提取参数数据项设计信息,采用C++等高级语言编程将参数数据项设计信息自动转换为PDI源码及相关文档.该方法可大大提高嵌入式软件参数数据项的开发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关系矩阵的嵌入式组件裁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组件代码模块关联关系的角度出发,对组件源代码体系结构模型:CCA模型的概念以及性质进行了形式化定义与分析,提出一种以CCA模型为中心、基于关系矩阵的嵌入式组件裁剪方法,解决了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内存占用大、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标准文本组件的裁剪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工业CT控制软件。重点分析了工业CT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信息;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工业CT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工业CT控制系统中的功能组件进行了划分;根据基金会现场总线的规范定义了功能组件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分析了组件的组装;采用COM组件技术完成了组件的设计及工业CT控制软件的开发。实际应用表明,组件技术对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阐述了平台体系结构,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和设计模式在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实现中的运用,并描述了基于该平台的上层多任务应用程序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目标处理器平台上的移植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论文实现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在ARM7微控制器LPC2210上的成功移植,并研究了在移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MVC模式的嵌入式软件测试开发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开发环境(ESTDE,Embedded Software Testing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是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平台(ESSTP,Embedded Software Simulation Testing Platform)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实现嵌入式软件实时、闭环测试的基础。MVC(Model-View-Controller)是一种开发交互式软件系统的典型体系结构模式,在分析和研究ESTDE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MVC应用于ESTDE的设计当中,不仅保证了ESSTP的成功开发,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目标处理器平台上的移植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论文实现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ARM7微控制器LPC2210上的成功移植,并研究了在移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20.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目标处理器平台上的移植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基础和前提.论文实现了源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在ARM7微控制器LPC2210上的成功移植,并研究了在移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构成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嵌入式开发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