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以甘蔗汁、桑葚汁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桑葚-甘蔗汁体积比、柠檬酸添加量、茉莉花茶汤添加量和维生素C添加量4个因素对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感官评价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法对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桑葚汁和甘蔗汁的体积比为3∶4、柠檬酸添加量为1.4%、茉莉花茶汤添加量为34%、维生素C添加量为4%,在此条件下,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为90.72分。此时复合饮料的色泽呈现紫红色,酸甜适中,带有浓郁的茉莉花茶的香气。通过对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考察复合饮料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甘蔗汁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具有较强的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以桑葚为原料,SOD酶活力为指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优化后的桑葚酵素饮料的发酵工艺为发酵菌种为醋酸菌,初始糖度14Brix,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4 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桑葚酵素饮料的SOD酶活力达24 122.2 U/m L,比桑葚果汁的SOD酶活力(10 818.7 U/mL)提高了123%。桑葚酵素饮料色泽紫红鲜艳,酸味柔和,口感上佳,具有桑葚果香和醋香,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桑葚、蓝莓和紫薯汁为发酵基料,研究乳酸杆菌、增稠剂、果蔬汁配比对复合发酵果蔬饮料风味、口感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考察固形物、活菌数、感官评价和离心沉淀率指标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Z-17、嗜酸乳杆菌Z-43按1:2比例接种至17°BX的复合果蔬汁中(桑葚汁:蓝莓汁:紫薯汁为2:2:1),发酵后菌数可达到3.63× 10~9CFU/mL。添加0.4%的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2%的高脂果胶制得饮料风味浓郁,口感顺滑,离心沉淀率为1.2%;经体外实验复合发酵果蔬饮料可抑制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胞李斯特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具有促进健康的益生功能。  相似文献   

4.
桑葚发酵饮料是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通过向原料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而成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进行研究,确定桑葚发酵饮料的较佳配方比例,添加酵母量为6%,加糖量为11%时,所得的桑葚饮料口感酸甜适中,色泽澄清,无杂质,适宜消费者饮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黑桑葚和雪桃的利用价值,本文采用黑桑葚和雪桃作为主要原材料,以黑桑葚汁-雪桃汁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桑葚-雪桃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雪桃汁和黑桑葚汁的体积比1.0∶2.5、白糖添加量7.5%、柠檬酸添加量0.07%,该配方下制得的黑桑葚-雪桃复合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为90.13分,此时复合饮料的颜色为紫色,色泽均一,具有协调的桑葚和雪桃香气,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6.
以蓝靛果、桑葚为原料,研制低糖发酵型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果汁配比、木糖醇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蓝靛果桑葚低糖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蓝靛果桑葚低糖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蓝靛果/桑葚果汁比例1︰1,木糖醇添加量5.0%,乳酸菌接种量4.1%,发酵温度42.0℃,发酵时间14.8 h。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4.32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总糖含量为4.3%,酸度为0.09%,所制得的饮料酸甜适中、口感清爽、风味宜人。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9,(8):1-3
以苹果、红枣、桑葚为主要原料,对复合保健饮料制取的配方、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该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结果为:苹果汁20%,红枣汁4%,桑葚汁4%,水41%,甜蜜素3%,白砂糖2%,苹果酸2%,柠檬酸2%,黄原胶10%,CMC-Na12%。该饮料口感醇厚、风味纯正、酸甜可口,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功能性饮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组别样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进而探究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与抗氧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酵后桑葚酚类物质(1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45.97%±2.23%提高到59.01%±3.59%(P<0.05);对O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68.68%±1.23%提高到78.55%±0.57%(P<0.05);发酵后的桑葚饮料中酚类物质的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发酵前后的酚类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从发酵前后桑葚酚类物质中共筛选出4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3种花色苷类、10种酚酸类、18种类黄酮及15种其它酚类物质,其中发酵后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26种和20种,共涉及4个相关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9.
探究桑葚发酵工艺并研究桑葚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以桑葚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桑葚发酵工艺进行相关研究,并对桑葚发酵饮料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几种桑葚食品的抗氧化活性的对比、桑葚样品抗氧化性与VC抗氧化性的对比,来判断桑葚发酵前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桑葚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接种量2.0%、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8 h,此时抗氧化活性检测得出,桑葚果酒对超氧基清除率的能力最强,清除率为42.86%;桑葚发酵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为65.83%;桑葚发酵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为78.92%;桑葚发酵液总抗氧化能力最高,总抗氧化能力为14.52 unit/mL。研究表明桑葚通过乳酸发酵能提高总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桑葚经过打浆、灭酶、护色制得桑葚浆,糯米浸泡后蒸煮摊凉,加入一定比例的桑葚浆,以黄酒活性干酵母、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摊饭法生产工艺制得一种天然的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桑葚黄酒。试验结果表明,桑葚保健黄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桑葚浆与糯米质量比为1︰2,活性干酵母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2%,麦曲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糖化发酵温度25℃,主发酵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11.
陈祖满 《饮料工业》2010,13(8):30-33
以"大十"桑椹为原料,经科学调配制成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桑椹澄清果汁饮料。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果汁采用0.20ml/L果胶酶+0.2%快速澄清剂进行复合澄清,效果最佳;澄清型桑椹果汁饮料最佳配方为:原果汁含量50%、糖酸比20∶1、加糖量7.0%;最佳杀菌条件为:95~100℃常压条件下杀菌10min,保质期可达12个月。  相似文献   

12.
利用缓冲能力检测桑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桑果原汁是一种缓冲溶液,其含量不同则缓冲能力大小不同,即由桑果原汁调配的桑果汁饮料的溶液pH随添加的柠檬酸的量的变化幅度不同,设计实验得出桑果汁饮料的缓冲系数与其中桑果原汁含量的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可以推算出桑果汁饮料中桑果原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分光光度法鉴定桑果饮料的质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光光度法检测发现,叠果饮料乙醇提取液的吸光度值与桑果原汁含量成正比,随pH、贮存时间和贮存条件的不同而变化,随时间的延长,常温条件下贮存的桑果懈料在峰吸收处的吸光度值逐渐降低,直至失去峰吸收,低温避光保存可有效地保存桑果饮料的吸收峰值,桑果饮料的乙醇提取液主要含花青素,分光光度法检测主要反映了桑果饮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变化,通过对桑果饮料乙醇提取液的分光光度法检测可以了解桑果饮料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朱剑凯 《饮料工业》2010,13(10):25-29
以番茄和桑椹为主要原料,加以苹果酸、柠檬酸、蜂蜜、蔗糖等辅料,经加工制成对人体有保键作用的复合型果汁饮料。阐述了番茄、桑椹复合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技术要点。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番茄和桑椹原浆配比3∶1、蔗糖6g/100ml、柠檬酸0.15g/100ml、蜂蜜8g/100ml、苹果酸0.10g/100ml;通过另一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该饮料的最适稳定剂配方为:果胶0.25g/100ml、CMC-Na0.10g/100ml、海藻胶0.15g/10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几种蓝莓、黑莓原果汁及天然红色素果汁饮料的品质。方法通过对6品种蓝莓、黑莓果汁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色价、总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降解指数等品质指标的比较,并制备黑莓果汁饮料,与6种市售蓝莓、桑葚果汁饮料的品质进行比较。结果 6品种原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8%~14.2%范围内,总酸含量在0.447%~1.604%之间,色价为6~45,总花色苷含量在22~83 mg/100 mL之间,花色苷降解指数为1.10~1.23,出汁率为60%~70%,其中园蓝和宝森原果汁的品质较好。7种果汁产品的品质差异较大,其中黑莓果汁饮料的果汁含量30%,色价为3.63±0.050,总花色苷含量6.70±0.019 mg/100 mL,花色苷降解指数1.34,仅次于果汁含量95%的蓝百蓓有机野生蓝莓汁。蓝百蓓野生蓝莓汁和光明桑果汁饮料的品质适中,受欢迎度高。结论原果汁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园蓝、宝森、赫尔、切斯特、灿烂、巨蓝;果汁产品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蓝百蓓有机野生蓝莓汁、黑莓果汁饮料、光明桑果汁饮料、蓝百蓓野生蓝莓汁、萃雅源蓝莓汁、绿情野生蓝莓汁、金双谷蓝莓汁。  相似文献   

16.
王竟成  张宏康 《饮料工业》2012,15(11):27-30
以豆芽和凉瓜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豆芽凉瓜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该饮料的最优配方为:豆芽汁与凉瓜汁比例5∶1、复合液22%、白砂糖10%、柠檬酸0.20%、稳定剂黄原胶0.15%。该饮料呈棕黄色,质地均匀,不分层,无涩味,口感细腻爽口,具有凉瓜和豆芽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徐颖  董全 《饮料工业》2013,(12):23-27
桑葚营养丰富,具有许多对人身体有益的保健功能。但新鲜桑葚易破碎和腐烂,难以保存。因此,每年对桑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采用干桑葚为原料,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最后得出结论:萃取工艺条件为70℃,时间40min,料液比1∶30;灭酶工艺条件为95℃,5min;最佳配方为白砂糖8.5%,柠檬酸0.4%,食盐0.05%。  相似文献   

18.
对桑果汁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分析,提出了产品的较佳配方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棕苞、菠萝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调配比例为棕苞汁:菠萝汁:水=3:3:4;复合饮料最优配方为:黄原胶.2%、.2%、舒砂罩竹3%。以此配方做出的饮料色泽鲜艳,具有较好的口感,有菠萝特有的芳香,口感细腻,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20.
叶文峰 《食品科技》2006,31(12):120-122
以桑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新鲜果汁及其它原辅料,研制出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质量稳定的桑汁保健饮料。探讨桑叶提取液的脱苦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