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种实用的液压缸浮动缓冲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液压缸上的新型浮动缓冲装置,该装置是在液压缸通用缓冲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结构改造,延长了缓冲装置的寿命。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同时也对液压缸缓冲装置设计提出了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娜  许亮 《机电信息》2013,(18):129-129,131
着重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液压缸上的浮动缓冲装置,该装置在液压缸通用缓冲装置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了改造,从而提高了缓冲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装在液压缸外表面,实现液压缸缓冲排气功能的装置。它是一个独立部件,单独制造,适合批量生产,与传统的液压缸缓冲排气装置相比,能有效提高液压缸制造的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当液压缸运动到行程末端,如若使它立即停止(或返回),将会引起很大的冲击和振动。尤其当运动速度高,运动件质量大时,巨大的冲击力将会造成液压缸或其他承载零件损坏。因此,当液压缸活塞运动到接近行程终了时,需要采用一定的减速装置使它减速,逐渐停止。采用减速装置来控制减速运动、缓和冲击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液压缸外部控制,也就是液压缸的回油路上装上节流阀或其他形式的流量控制装置或吸能装置;另一种是液压缸内部控制,也就是在缸内部设计一定的缓冲元件来实现缓冲。由于用控制缓冲元件间构成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适于振动场合的新型压力自补偿锁紧液压缸,该液压缸自带蓄能装置,能自动补偿因液压缸泄漏或管路出现故障时而引起的压力降,提高了锁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负载模拟加载装置是通过加载液压缸对被试液压缸进行负载加载模拟试验,从而检测和分析被试液压缸综合性能的设备。根据液压缸的相关试验标准,本文在分析与研究液压缸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整个装置的软、硬件进行设计,采用电液比例技术和计算机测控技术设计出了能够自动完成液压缸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的一套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7.
负载模拟加载装置是通过加载液压缸对被试液压缸进行负载加载模拟试验,从而检测和分析被试液压缸综合性能的设备。根据液压缸的相关试验标准,该文在分析与研究液压缸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对整个装置的软、硬件进行设计,采用电液比例技术和计算机测控技术设计出了能够自动完成液压缸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的一套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8.
缓冲技术是液压缸中的重要技术,缓冲性能直接影响液压缸的可靠性.该文首先讨论了液压缸内缓冲的基本理论,通过机理分析对缸内缓冲装置的结构和缓冲过程做了分析,之后以圆柱形柱塞缓冲过程为例,针对液压缸缓冲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对目前几种常用的液压缸内缓冲形式进行了对比,为液压缸缓冲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些工况下使用的单级液压缸行程可达5~20 m,零件长度过长导致挠度变形大等问题,常规液压缸的结构设计及加工方法并不适用,为此该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内置位移传感器结构和一种新型缓冲装置,适合应用于超长行程液压缸。  相似文献   

10.
传统液压缸排油方式:液压缸油口倒置排油法,排油时间长,油液排出率低;机械式排油法,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等。介绍一种实用装置,采用PLC自动控制的液压缸气动排油装置,具有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排油速度快、残油剩余率低、不会对液压缸形成损伤等优势,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曲面有限元网格引线织就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曲面边界并初始化可出发构造新单元的单元边线段序列,依次从序列中的单元边线段出发,采用线段定向布点法或圆定向布点法,构造用于确定新节点生成位置的待选点集。从待选点集或曲面上已有的网格节点选择合适的点参与新单元的构造,并利用曲面参数域检查新单元的网格拓扑相容性。随节点、单元边线段和新单元交替生成,最终生成符合有限元分析要求的曲面网格。关键区域网格的自适应加密,则采取网格密度规划方式,通过构造曲面有限元自适应网格单元尺寸信息场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武汉电力需求也急速增长。但是,新能源、新技术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煤、油、气等新能源与电能的竞争越发激烈。面对新的问题、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引起高度重视,树立紧迫感、危机感,切实做好电力营销工作,争先创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阶段新装备配发到部队后存在的使用、维护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售后技术服务、质量监督新方法,旨在为提高新装备在部队的适应性,促进新装备形成战斗力提供合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超磁伸缩致动器(GMA)的新型磁路结构,从而对GMA中存在的温升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现有GMA及其磁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磁路结构。此磁路由环形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及导磁材料构成。新型GMA结构中线圈所产生的功耗要远低于现有GMA,并且环状GMM可以有效地将线圈和GMM隔离,从而降低了由于温升过大导致GMM棒热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材中的曲柄摇杆机构极位夹角定义,提出了新的定义,并对极位夹角的范围给出了新的取值范围,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针对新的定义提出新的图解法,使其更全面。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技术飞跃发展,新车型、新技术、新设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维修行业只有适应技术变革要求,才能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新能源汽车在初步推广使用中,也会出现汽车故障问题,所以在当前汽车行业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过程中,更应该主张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进行研究,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安全应用.本文笔者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应用现状,同时针对新...  相似文献   

18.
设计出一种新型环形安全气囊,并给出该环形气囊的折叠方法。以某客车为参照,建立了包括新型环形安全气囊的客车驾驶员侧约束系统。对未匹配气囊、匹配传统气囊以及匹配新型气囊工况下的驾驶员损伤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新型气囊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新型气囊工况后,驾驶员头部和胸部的损伤值均至少减小36%,能够有效减轻客车正面碰撞事故中驾驶员头部和胸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网络设计与网络制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分析网络经济时代设计与制造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大开发中的具体情况,对设计、制造与流通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在设计创新、基于Internet的网络设计与网络制造的新产品开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设计与网络制造的核心技术问题,形成了设计、制造与流通的系统整合框架,适应未来西部发展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0.
3T1R新型并联机器人采用了环路支链这种特殊的结构设计,因此采用常规的几何学分析具有其局限性和复杂性。本文采用了环路螺旋理论对其支链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提出设计环路支链的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环路支链的3R1T并联机器人,为具有环路支链并联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