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明明 《煤》2023,(4):10-13+60
针对某矿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难题,根据瓦斯赋存规律及地质特征,采用高位钻孔抽采邻近层卸压瓦斯、高位巷抽采邻近层及采空区瓦斯、临近巷道及邻近采空区瓦斯抽采、回风隅角深孔预裂爆破放顶相结合的瓦斯综合治理模式。通过该模式的现场应用,显著提高了综采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5%以下,回风流瓦斯浓度控制在0.3%以下,保证了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9,(12):105-107
为研究综采放顶煤高位钻孔瓦斯抽采前后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及运移规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以兖矿新疆硫磺沟煤矿9-15(06)工作面为试验原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采空区在偏回风巷一侧瓦斯浓度较高,根据这一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在回风巷一侧布置高位钻孔;高位钻孔抽采后,靠近工作面回风巷一侧瓦斯浓度有明显下降;并对工作面及采空区30 m处的瓦斯浓度分布进行对比,发现高位钻孔抽采后,靠近进风巷一侧的瓦斯浓度变化较小,靠近回风巷一侧瓦斯浓度变化较大;通过数值模拟对高位钻孔抽采后瓦斯浓度分布进行模拟并对现场的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得到高位钻孔可将回风巷、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至0.4%以下。研究结果为实现兖矿新疆硫磺沟煤矿9-15(06)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是瓦斯治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对南凹寺矿30405上分层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岩层三带高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对回风巷高位钻孔布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将高位钻孔布置在采空区顶板裂隙区内。抽采钻孔在近一个月内能保持较高的抽采浓度和抽采纯量,能有效截流和较长时间的抽采采空区瓦斯,解决了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上隅区瓦斯浓度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成庄矿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回风上隅角瓦斯易积聚、不可控等问题,采用采空区大流量埋管抽放、采空区顶板走向长钻孔抽采、地面采动区L型井抽采和上隅角导风筒抽放综合治理措施,对4322综采工作面的治理效果进行跟踪考察,统计工作面回采期间风排瓦斯量、瓦斯抽采量和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变化对应关系,瓦斯抽采量占比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值达到70%,上隅角瓦斯浓度可控制在0.8%以下,回风巷瓦斯浓度可控制在0. 6%以下,证明了瓦斯综合治理措施效果良好,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针对宜兴煤矿1202孤岛综采面在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回风巷瓦斯浓度易超限的问题,通过在1202运巷布置高位裂隙钻孔,在1202孤岛工作面的邻近采空区布置低位裂隙钻孔,喷浆堵漏等措施对其进行治理。现场实测数据表明:采用联合抽采技术措施后,采空区瓦斯涌出治理效果明显,回风巷及上隅角都未出现过瓦斯超限现象,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6.
张帅 《煤》2019,(2):65-66
在五阳煤矿7609综采工作面回风侧邻近巷道向回风巷上隅角施工大直径钻孔,用于抽采上隅角及采空区瓦斯,从而改变上隅角风流场,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从本质上杜绝上隅角瓦斯超限,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神东矿区北部区低瓦斯矿井综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保证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正常,采取多种形式瓦斯抽采治理技术,主要包含上隅角插管抽放、采空区密闭插管抽放和采空区钻孔埋管抽放工艺,瓦斯抽采率达到45%~64%,取得了很好的抽采效果,实现了对上隅角气体的有效管控。在抽采工艺应用过程中,优化了瓦斯抽放硐室设计,丰富了管路布置方式,同时配合采取辅助控制技术,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浓度显著降低,解决了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的现场难题。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顶板高位走向长钻孔高效抽采瓦斯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采空区顶板高位走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效率,消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事故,以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102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3DEC软件模拟计算2102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顶板裂隙场演化过程,根据裂隙场、应力场和应变场分布模拟结果在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上划分采空区顶板裂隙加强区范围与压实区范围,工作面推进期间煤层顶板在时间上先后经历裂隙加强区和重新压实区,处于裂隙加强区的钻孔部分为钻孔高效抽采作用区域,钻孔高效抽采段长度与钻孔高效抽采段裂隙发育程度共同决定高位走向长钻孔抽采效率,揭示了采空区顶板高位走向长钻孔高效抽采瓦斯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在采空区顶板裂隙带高度范围内布置多个高位试验钻孔,进行钻孔瓦斯抽采效果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高位钻孔布置于回风巷内侧顶板裂隙带前提下,最佳布孔层位为距煤层底板60 m左右,同时在高位试验钻孔作用下,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最大值由1.1%降低至0.6%,说明根据回风巷内侧采空区顶板裂隙带高度范围,布置高位走向长钻孔能显著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3203上分层工作面双巷布置、U型通风时上隅角瓦斯易超限的问题,通过分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的来源及采空区瓦斯赋存情况,确定采空区瓦斯治理采用沿空插管抽采+横贯密闭插管抽采,并具体计算分析确定本次采空区临时抽采系统排放的瓦斯排放到东翼采区回风巷内,抽采系统东翼采区回风巷中及工作面内的抽采管路分别选用Ф820×8mm螺旋焊缝钢管和Ф529×6mm螺旋焊缝钢管,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上隅角瓦斯浓度的监测作业。结果表明:抽采方案实施会后,回采期间上隅角的瓦斯含量始终在0.8%以下,解决了上隅角瓦斯易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21,40(4):69-73
针对黄岩汇煤矿"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高抽巷层位高、错距大,导致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提出了高抽巷联合走向倾斜高位钻孔立体化抽采技术来治理上隅角瓦斯涌出。以黄岩汇煤矿15108、15105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现场跟踪考察了高抽巷和高位钻孔联合抽采的合理布孔层位及上隅角瓦斯治理效果。研究表明:高抽巷层位在50~60 m时,抽采瓦斯纯量稳定,平均抽采纯量可达到80 m3/min,可以有效地阻截邻近层瓦斯涌向采空区,降低采空区瓦斯总量。走向倾斜高位钻孔作为高抽巷的补充措施,其层位布置在煤层顶板以上25~30 m时,能够较好地发挥对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流场的干预作用,达到较好的瓦斯防治效果。在联合层位下,高抽巷和高位钻孔联合抽采作用下,能够将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3%以下,该技术对相似条件下上隅角瓦斯治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油  周园  王凯 《山东煤炭科技》2021,(2):203-205,209
针对煤矿矿井信息化建设不足、不能对巷道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等问题,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利用HTML技术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巷道支护专家系统与网页制作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煤矿"线上"专家支护系统。登录系统后可访问煤矿工程的支护案例,或者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心推理机制对新工程的支护方案进行智能化设计,对煤矿巷道支护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彤  钟银玲 《矿业快报》2006,25(9):74-75
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筑生态设计的关系,阐述了厂矿建筑生态设计和住宅建筑生态设计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国家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进行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增加了耐久性设计内容;取消了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fcm;斜截面计算公式中用ft替代了fc,等等。  相似文献   

14.
郑红霞  任亮  耿瑞辰 《煤炭技术》2012,31(4):258-260
阐述了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同时带来的公平性和实时效果,采用此系统可以减轻教师的出卷评卷的工作量,拒绝在判卷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和核分的失误,也能实时检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坪上煤业80~25mm块煤分选设计,采用TDS智能干选机排矸分选,并在中块仓加装螺旋溜槽,成功地运用于块原煤排矸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以下简称“建规”)第8.6.3条多层民用建筑临时高压消火栓系统应设屋顶重力自流消防水箱提出了不同意见;指出了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7.4.8条时遇到的问题,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七彩云南后山边坡滑坡工程进行勘察,应用复合支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经科学施工,使滑坡得到有效治理。介绍了该滑坡治理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孤岛”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友 《煤矿开采》2012,17(4):44-46
为改善唐安煤矿"孤岛"综放工作面的支护状况,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孤岛"综放工作面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支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孤岛"综放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明显高于一般综放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剧烈,确定支架支护强度应大于0.91MPa。经实践检验,该支架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作面支护要求,对具有类似条件的矿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倾角、三软煤层工作面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庆军 《矿业快报》2004,20(9):33-34
叙述了大倾角、三软煤层,工作面支护设计的理论依据,优化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洁  罗炜 《煤炭技术》2013,32(2):210-212
煤炭行业专科院校教育是培养煤炭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此方向指引下,服务区域经济,借鉴工程教育模式理念,针对煤炭行业地方专科院校"Java EE轻量级框架开发"课程中传统教学法存在的弊端整合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以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