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PPH法、ABTS法、Rancimat法及血液体系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研究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清除DPPH.、ABTS+.能力显著强于阳性对照。杨梅枝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为1907.5±6.40mgTEAC/g,叶次之,皮最弱;杨梅叶提取物清除ABTS+.能力最强,为1692.90±31.81mgTEAC/g,枝次之,皮最弱。提取物对山茶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添加剂量呈量效关系,在0.02%添加剂量下,各提取物对山茶油的抗氧化能力表现为TBHQ>皮提取物>叶提取物>枝提取物>VE。血液体系总抗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VC>枝提取物>叶提取物>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2.
选用盐酸、Na OH两种破壁方法以及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4种溶剂对法夫酵母进行提取。以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O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提取物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 OH破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强于盐酸破壁提取物;在4种提取溶剂中,甲醇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O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强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稍弱乙醇提取物,显著强于丙酮、石油醚/丙酮(体积比3∶7)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质量最大(16.133 mg±0.284 mg),所得浸膏质量最小(0.7107 g),提取物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2.7±0.4)mg/g DW】显著高于其他3种溶剂提取物;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65和0.9616,而与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是0.1185和0.5794。  相似文献   

3.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3种测定法对槟榔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槟榔提取物乙酸乙酸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14.60、2.04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4762.99μmol/g)均强于阳性对照BHT(DPPH方法:IC50=24.49μg/m L;ABTS方法:IC50=6.56μg/m L;FRAP方法:TEAC=2503.17μmol/g),正丁醇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50=44.32、7.62μg/m L)和还原Fe3+的能力(TEAC=1587.42μmol/g)均弱于阳性对照BHT,且乙酸乙酯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正丁醇部位。可见,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元宝枫翅果的果翅、种皮、仁粕中的总酚、缩合单宁和总黄酮3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FRAP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清除能力等方法对翅果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种皮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其总酚、缩合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2. 83 mgGAE/g、847. 45 mgCE/g、57. 66 mgRT/g,仁粕中含量最低;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依次表现为:种皮果翅仁粕;相关性分析发现,翅果不同部位提取物中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和比较分心木、赶黄草、青蒿和代代花4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以4种植物的提取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福林酚法和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其中,分心木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可达(21.87±0.55)mg RT/g,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最强;赶黄草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最高,可达(14.78±0.95)mg GAE/g,且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种植物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赶黄草和分心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青蒿和代代花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结球白菜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ABTS+·清除法四个抗氧化指标对不结球白菜的5个不同极性部位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考察了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并对活性最强部位进行了脂质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除水相外,不结球白菜其他4个极性部位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与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乙酸乙酯相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的EC50值分别为(0.64±0.05)、(1.17±0.12)、(1.02±0.15)、(0.78±0.07)mg/m L;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能力最高,其总酚的含量为(151.32±1.87)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为(32.97±0.56)mg rutin/g DW;10 mg/m L的乙酸乙酯相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的抑制率达到62.11%,对H2O2诱导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51.26%。实验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三种测定法对木瓜叶和木瓜果实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瓜6个提取物中,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IC50=6.66μg/mL,TEAC=1293.25μmol/g)最强,其中,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和阳性对照BHT(IC50=6.56μg/mL)相当,还原Fe3+能力低于BHT(TEAC=2503.17μmol/g);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IC50=48.99μg/mL)能力最强,弱于阳性对照BHT(IC50=24.49μg/mL)。木瓜叶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的能力可能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木瓜果实乙酸乙酯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可能也与其多酚、黄酮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3个品种芒果果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中“台农”芒果核总酚含量最高((9.04±0.03)mg/g),“金煌”((8.22±0.10)mg/g)次之,“贵妃”((7.25±0.10)mg/g)最少。3个芒果品种芒果核乙醇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 ·、Fe3+还原力、抗脂质氧化、Fe2+络合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其中“台农”果核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并且清除率和质量浓度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鼠曲草提取物对油脂贮藏过程中氧化现象的抑制。通过测定油脂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观察鼠曲草提取物对油脂氧化酸败的抑制;采用分光光度法,进一步测定鼠曲草提取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初步分析和探讨了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鼠曲草提取物能显著地减弱食用油脂在贮藏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增加,对油脂的氧化酸败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初步分析和推测,鼠曲草提取物显著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和较强的还原能力,及其较高的总酚((169.9±7.7)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和总黄酮((213.9±8.7)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含量是其有效抑制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1.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总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研究目的,采用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体系来评价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28.33±13.75)mg/g和(298.25±25.64)mg/g(p<0.05);该相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也最强,清除DPPH和OH的能力显著强于BHT(p<0.05)。覆盆子醇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中的总酚含量与还原力,DPPH和OH清除能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7、0.9321和0.9808,这表明总酚是覆盆子提取物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厚朴籽抗氧化成分,测定厚朴籽90%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同时测定其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253.64±7.25)和(179.11±0.61)mg/g。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BHT,其IC50仅为(29.33±2.31)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当,IC50分别(30.33±1.53)和(31.67±3.06)μg/mL;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低,均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VC和BHT。相关性显示,厚朴籽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与总酚和总黄酮极显著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以富集厚朴籽酚类物质,为下一步厚朴籽抗氧化物质分离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两种真姬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多酚含量。制备真姬菇粗提物、正己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与水萃取物,分析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与测定它们的多酚含量。结果表明:闽真2号正己烷萃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好,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正丁醇萃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闽真3号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与ABTS自由基能力均最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真姬菇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抗氧化活性与萃取率,正己烷萃取物与乙酸乙酯萃取物可被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为提取剂,超声辅助提取金银花中多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液中多酚量,并利用清除DPPH·、·OH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不同溶剂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分别为18.97、46.56、46.63、48.49 mg/g,以水为溶剂与以有机溶液为溶剂,金银花多酚提取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溶剂金银花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ABTS+·能力,即抗氧化活性,但其清除DPPH·和ABTS+·的能力弱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清除·OH的能力强于BHT。不同溶剂提取的金银花多酚种类不同,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通过测定脱脂麦胚发酵前后对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多肽含量的变化,研 究了脱脂麦胚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脱脂麦胚发酵后,各指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除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在24 h达到最高外,其他指标均在32 h达到最高。 DPPH·、·OH、O2·、ABTS 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37.60%、8.75%、4.57%和5.76%,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 多肽含量及总还原能力在发酵时间为32 h时达到最大值,吸光度值分别为0.34和0.12。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川东獐牙菜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采用不同的溶剂(乙酸乙酯、70%乙醇和水)对獐牙菜进行提取,利用DPPH法、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为最强,水提取物次之,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相对较弱,并且随着各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也相应增强。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组成及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个栽培百合品种(“索邦”、“西伯利亚”及“黄天霸”)和岷江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4类百合花瓣的酚类物质及15种单体酚含量,并通过测定5个抗氧化指标(ABTS+·、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铜离子还原能力以及金属螯合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花瓣酚类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次序为:“索邦”>“西伯利亚”>“黄天霸”>岷江百合。其中单体酚的种类也有所不同,但均含有儿茶素、飞燕草素、表儿茶素、二氢杨梅酮、芦丁、香豆酸、二氢槲皮素、山奈酚。4类百合花瓣酚类物质对ABTS+·、DPPH 自由基、·OH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对铜离子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以及良好的金属螯合能力。结论:4类百合花瓣均适合作为天然抗氧化材料进行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蕨菜制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 -Al(NO33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普鲁士蓝法、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Pearson法分析成分含量与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鲜品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可达(593±3.45)mg GA/g、(156.75±1.28)mg RT/g,且鲜品醇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湿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蕨菜醇提取物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降血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蕨菜鲜品抗氧化活性较强,湿品降血糖活性较强,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