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用荧光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阐述了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对彩色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性能影响。介绍了荧光粉激发光谱和相对发光效率的测试方法,并对常用真空紫外荧光粉的发光特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说明了荧光粉的涂覆面积、厚度、颗粒度大小等因素对PDP亮度和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ACPDP)的容性结构入手,研究了各种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结构以及如何提高显示器件的寿命、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减小发光象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小光串扰、减小驱动电流,并提供了设计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射、透射和混合型荧光粉沉积技术制出屏障电极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并对它们的亮度特性徊发光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对荧光粉层和 MgO 层厚度进行最佳选择,利用反射透射混合型荧光粉沉积技术制备的显示器的亮度和发光效率分别达  相似文献   

4.
ACPDP驱动波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件(ACPDP)的容性结构入手,研究了ACPDP的各种驱动波形及不同的驱动波形对ACPDP的寿命,发光效率,发光像元间的相互作用等影响,提出了一种最佳的ACPDP驱动波形。  相似文献   

5.
由于驱动电路和高效DC荧光粉研究方面的进展,使用ZnS:Mn,Cu荧光粉的DCEL显示系统已实现了商品化,本文报导了荧光粉亮度和效率的改进,因而制成了长寿命,大面积,平板化的显示器。以往的DCEL荧光粉,例如yecht研制的DCEL荧光粉具有很高的亮度,但功率和效率低,也有人对亮度衰退及其假设的亮度衰退机理进行了研究,但是尚无发光效率改进方面的报导,而本文则是ZnS:Mn,Cu荧光粉光强和发光效率的改进方面的报导。亮度和效率的改进也就是对荧光粉沉淀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以及它的特点和应用前景作一分析介绍。 一、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发展概况 等离子体显示器(PDP)于 1964年由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发明,70年代初实现了10英寸级512X512线单色PDP的批量生产。80年代中期,美国的Photonisc公司研制并生产了60英寸级显示容量为2048X2048线单色PDP。但直到。90年代初才突破彩色化、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进入彩色PDP的实用化阶段。 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首次进行了21英寸级640X480像素的彩色…  相似文献   

7.
利用等离子体显示板自发光、薄型、亮度高、发光均匀的特点,开发出基于等离子体显示机理的薄型等离子体面光源,用于需要薄型照明的特定场合.为克服等离子体显示板发光效率过低的不足,对面光源显示板的结构、材料,工艺和驱动电路诸方面进行多项改进,经改进后的等离子体面光源最小厚度不大于4 mm,亮度350 cd/m2,色温为 6500 K,发光效率4Lm/W.光源型 PDP 显示板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高图象型 PDP 显示板的光电性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Alq3厚度以及沉积速率对OLED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ITO为透明电极,NPB为空穴传输层,Alq3为发光层,制备出ITO/NPB/Alq3/LiF/Al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通过比较Alq3发光层厚度以及沉积速率对OLED的亮度、发光效率的影响,确定了Alq3层的厚度为65nm,沉积速率为0.3nm/s,得到起亮电压为3.01V、发光亮度为12800cd/m^2、发光效率达到4.421cd/A的器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AC-PDP发光物理过程及影响发光效率、亮度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彩电AC-PDP平面显示结构原理,着重讨论了其物理发光过程,并提出进一步提高AC-PDP发光效率和亮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SPR等离子体显示器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的一种新型显示器——SPR显示器。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效应是指入射光的水平波矢与金属一电介质界面处表面等离子体波波矢相同时产生共振的现象,如果电介质的折射率是一个复数,改变折射率的实部会导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发生改变(可实现颜色的改变),共振强度不变,折射率越大,共振波长越长;改变折射率的虚部则会导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强度发生改变(可实现亮度的改变),共振波长不变,虚部越大衰减越严重。表面等离子体波显示器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而实现了SPR显示。文章对此显示器的设计做了一定的构想,并采用了Matlab软件对SPR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显示原理、颜色、亮度及多像素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影响电视机亮度和高压调整率的各种因素,建议最大亮度不要定得太高,应采用全自信号测量高压调整率。  相似文献   

12.
牟同升  王建平   《电子器件》2008,31(1):377-380
亮室对比度是评价平板显示器视觉质量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对于移动显示屏,亮室对比度的测定应该考虑各种光照明条件,例如应该在不同照度水平和不同光谱分布的光照下进行测定.本文介绍了首先介绍了荧光灯照明方法和球内积分球照明方法,之后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球外积分球漫射照明的测试方法.此外,为了克服标准照明条件中标准光源(CIE A,1365)难以实现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光谱辐亮度系数法.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台微光像增强器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照度测试仪,对测试仪的总体结构、光学系统、机械结构、信号处理模块和计算机软硬件等部分进行了设计,采用测试入射像增强器阴极面光通量和荧光屏输出光通量之比的方法实现了像增强器的亮度增益测试,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了一台仪器对两个参量的测试.利用研制的测试仪对多种型号的像增强器的亮度增益和等效背景照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显示器件均匀性的定量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显示顺件亮度均匀性的定量标准,该标准与CRT测试中目前采用的亮度均匀性樯准相一致。在此本文研究了平板显示器件对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真空荧光显示器亮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确定真空荧光显示器(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VFD)亮度特性(灯丝发射电流、电流分配系数、发光效率和亮度)与阳极电压的关系,缩短开发时间并提高新品开发的成功率,选取8种常见颜色荧光粉制作了8种型号的VFD实验样品,实测每个步长阳极电压下的灯丝发射电流、阳极电流以及亮度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灯丝发射电流随阳极电压变化的关系,采用右逼近法分别给出了电流分配系数及发光效率的威布尔拟合公式,最终确定了亮度随阳极电压变化的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设计方案切实可行,灯丝发射电流、电流分配系数及发光效率随阳极电压变化的拟合公式精确度很高,亮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很小,便于在设计之初只需根据阳极电压设计值就能够获得VFD的亮度特性,为VFD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调光设备是电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调光系统的功率往往都是很大的 ,这就产生了一个散热问题。物理散热是人们通常首先考虑的 ,而调光系统的效率也与此息息相关。用具体的数字说明调光系统的效率所带来的散热问题 ,并给出了几种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We describe two techniques for digital coding of the chrominance components of a color television signal. Both techniques make use of an observation that in color pictures most of the locations of large spatial changes in the chrominance are coincident with large spatial changes in the luminance. This allows us to predict the chrominance samples more efficiently using the previously transmitted chrominance and luminance samples, and the present luminance sample. In general, we determine which of the previous luminance samples best represents the present luminance sample and use the corresponding previous chrominance sample to represent the present chrominance sample. We present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two such coding schemes. The first scheme, in which the chrominance components are coded by a DPCM coder, uses adaptive prediction of the chrominance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luminance. In the second scheme, the chrominance signal is adaptively extrapolated from its past using the luminance signal for adaptation. Only those chrominance samples where the extrapolation error is more than a threshold are transmitted to the receiver. The addresses of such samples are derived from the luminance signal and therefore need not be transmitted. Our computer simulations on videotelephone type of pictures, indicate that, for the predictive coding, the entropy of the coded chrominance signals can he reduced by about 15 to 20 percent by adaptation. This results in a bit rate of 0.55 bits/ luminance pel, for transmission of chrominance information. Using adaptive extrapolation, only about 20 percent of the chrominance samples need to be transmitted which results in a bit rate of approximately 0.58 bits/luminance pel.  相似文献   

18.
李伟展 《现代显示》2012,(9):176-182
逐点校正技术因其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的条件下.显著提高LED屏的均匀度,正逐步走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已成为中高端LED显示屏的必备工序。然而。逐点校正在提高均匀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显示屏的亮度损失。应用逐点校正到底会损失多少亮度的问题,在业界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将从逐点校正后为何亮度会损失开始。从亮度校正、亮度加白平衡校正与色度校正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影响校正后显示屏亮度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来演示相关因素与校正后的亮度损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LED显示屏的均匀性有诸多因素决定,其中亮度均匀性是影响视觉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在分析亮度均匀性的过程中发现,LED管发光特性所决定的其在沿光轴方向上光强最强,沿发光面向四周光强逐渐减弱,因此,以LED管为基本像素构成的LED显示屏在法线方向上的亮度也最高,当偏离法线方向时亮度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样由于LED管的性能参数及制造工艺等的影响使LED显示屏出现麻点、马赛克等亮度不均匀现象。本文以LED单管和单元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得出了LED视角与亮度的变化关系,深入分析了影响LED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原因,并对亮度数据的采集方法以及生产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显示器的色度和亮度可以通过彩色亮度计进行测量。小视场滤光片式彩色亮度计因其低成本在生产线上应用广泛,而近来出现的影像式彩色亮度计虽然也属滤光片式,但是由于其探测器不同而具有大视场,且结构、原理和性能与前者都有差异。量化比较这两类滤光片式彩色亮度计的性能,可以为影像式彩色亮度计的质量评估提供依据。文章分别选取两类滤光片式彩色亮度计中的代表型号,通过进行原理分析和实验验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像式彩色亮度计的性能不低于小视场滤光片式彩色亮度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