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美国一家塑料公司推出的创新型聚丙烯塑料已获得食品药物监管局(FDA)颁发的食品接触许可。这意味着该种100%可再生的聚丙烯塑料可在食品包装生产中安全使用。总部坐落于阿拉巴马州的KW塑料公司表示,得到FDA的权威论证后,其最新推出的KWR621食品级可再生聚丙烯塑料,将在汤勺、冷热饮料杯、碗筷等塑料餐具及其他食品包装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美国KW塑料公司日前宣布,其最新推出的KWR621食品级可再生聚丙烯塑料已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FDA)批发的食品接触许可。这意味着该种100%可再生的聚丙烯塑料可在食品包装生产中安全使用。 据介绍,此种创新型聚丙烯塑料,将在汤勺、冷热饮料杯、碗筷等塑料餐具及其他食品包装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饮料工业》2014,(10):59-59
<正>近日,美国一家塑料公司推出的创新型聚丙烯塑料已获得该国食品药物监管局(FDA)批发的食品接触许可。这意味着该种100%可再生的聚丙烯塑料可在食品包装生产中安全使用。总部坐落于阿拉巴马州的KW塑料公司表示,得到FDA的权威论证后,其最新推出的KWR621食品级可再生聚丙烯塑料将在汤勺、冷热饮料杯、碗筷等塑料餐具及其他食品包装中拥有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美国一家塑料公司推出的创新型PP已获得该国食品药物监管局(FDA)批发的食品接触许可。这意味着该种100%可再生的PP塑料可在食品包装生产中安全使用。总部坐落于阿拉巴马州的KW塑料公司表示,得到FDA的权威论证后,其最新推出的KWR621食品级可再生PP将在汤勺、冷热饮料杯、碗筷等塑料餐具及其他食品  相似文献   

5.
《福建轻纺》2005,(2):30
美国FDA最近发布了一份题名为“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中的注意要点:化学关注”的文件。FDA规定.每一项使用再生塑料的提议都必须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不管其再生过程生产的塑料产品能否在食品包装中应用,都必须先做出相应的审查。生产者要将再生塑料用在食品包装中,都必须向FDA提供相关的审查资料,包括提供再生工艺过程的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6.
美国FDA一直以来积极鼓励对塑料包装材料进行再利用,生产新的食品包装容器,但是将再生塑料应用到食品包装仍然涉及许多健康和安全问题.为此,FDA最近发表了一份题名为“再生塑料应用于食品包装时的注意要点:化学方面“的非正式文件,以代替1992年的类似文件,现摘要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塑料食品包装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塑料食品包装的主要检验内容及注意事项,以及常用的塑料食品包装的检验方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现有的塑料食品包装的质量问题进行描述,以相关规定为基础,探究食品接触用塑料及制品的约束措施及其实施,对塑料食品包装质量的检验方法进行论述,确保其在优化塑料食品包装的检验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宗素 《食品开发》2014,(5):49-49
据BCC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4年开始,硬质塑料食品包装全球市场将以3.7%的复合年增长率上涨,至2019年需求升至372亿磅。未来5年内,PET在硬质塑料食品包装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其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4.1%。2013年.全球硬质塑料食品包装市场需求约为300亿磅。2014年预计将超过310亿磅。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现在的人们都追求绿色健康的食品,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格外关注。其中在食品包装上也应该注意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首先影响食品包装的安全因素就是食品包装的材料,目前塑料材质的食品包装被广泛应用,所以本文就如何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对塑料材质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展开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行业,同时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塑料制品中掺杂回收塑料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红外光谱法、热分析法、分子量及其分布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机械性能法等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可行性。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食品包装是和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它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人民健康,应当引起各方面重视。目前虽实施了食品卫生法,但对包装材料的生产、加工,使用仍存在放任自流现象。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包装材料有纸张、塑料、玻璃、陶瓷、金属等多种,其中纸张和塑料使用量最多,其卫生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很多服装企业瞧不起沃尔玛的零售方式,认为沃尔玛销售的服装只不过是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已,根本称不上时装,但他们却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牛仔裤、衬衣、内衣,袜子等基本服饰的第一大销售商,沃尔玛的销售额已占到全美服装市场的25%左右,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的四件衣服当中,就有一件打着沃尔玛商标或者在沃尔玛超市买到的。  相似文献   

14.
《食品科学》2004,25(7):96-96
国外在复合塑料包装方面进展也很快,如CT材料,日本已研制成功食品包装容器专用塑料——CT.这种塑料是在聚丙烯塑料中加人大约一半数量的产自我国辽宁的滑石粉,共混而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CT的特性耐高温,其功能与泡沫塑料制品相仿,但体积只相当于后者的四分之一,可以缓解“白色污染”。油菜塑料包装材料:近期,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开发出一种易于分解的油菜塑料包装材料,它是从制作生物聚合物的细胞中提取了三种能产生塑料的基因,再转移到油菜的植株中,经过一段时期便产生一种塑料性聚合物液,再经提炼加工后便可得到一种油菜塑料。用这种油菜…  相似文献   

15.
在白色污染和石油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具有生态友好特征和可持续性的生物基质-生物分解塑料有望替代部分石油基塑料成为一种新型基础原材料,在农业、包装、生物医用等领域已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介绍了聚乳酸、淀粉基塑料、聚羟基烷酸酯等几类最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并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生物基质-生物分解塑料,对其在食品包装材料应用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并对目前国内外在这几类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及产业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塑料食品包装制品中的树脂有毒物质污染、助剂或添加剂污染、油墨污染等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危害因素,基于此,按照GB 4806.7—2016的要求,对照旧版标准,分析了塑料食品包装制品原材料及成型品的技术要求变化、检验方法标准的变化,结果表明,根据新标准进行检测,可以更好的评估包装材料在盛装食品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塑料食品包装容器不同使用条件下溶出物风险评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水、乙酸、乙醇、正己烷浸泡条件下的蒸发残渣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样本在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特征向量的因子权重确定了影响不同溶剂条件下蒸发残渣含量特征的主要因素;使用因子分析确定了塑料食品包装容器在水、乙酸、乙醇、正己烷浸泡条件下的蒸发残渣的主要决定因素,塑料容器溶出物含量主要表现为酸性使用条件下溶出较多。  相似文献   

18.
《饮料工业》2014,(10):52-52
<正>知名市场研究机构BCC Research日前发表报告称,近年来全球硬质塑料食品包装市场走势见好,未来几年其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硬质塑料食品包装市场需求约为300亿磅,预计2014年这一数值有望突破310亿磅。2014~2019年期间,其需求复合年增长率将达3.7%。至2019年,全球硬质塑料食品包装市场需求将增至372亿磅。该研究机构表示,未来5年内PET在硬质塑料食品包装中仍将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塑料制品使用量的增加,其不当处置使得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s, <5 mm)和纳米塑料(nanoplastics, NPs, <1 μm)污染作为新型污染物已成为研究焦点。通过饮食途径摄入的微/纳米塑料(micro/nanoplastics,M/NPs)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品包装材料使用中所产生的微塑料丰度远高于食品中本身存在的,然而目前尚未有对包装材料塑料颗粒的检测标准,其随食品一同摄入的健康风险亟待明确。本文综述了食品包装材料M/NPs的污染情况,包括颗粒浓度、粒径、形状及其他溶出成分,据此进一步过论了温度、搅拌时间、溶剂性质、材质等因素对于包装材料M/NPs污染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包装材料溶出M/NPs的生物安全性及人体暴露风险,为塑料食品包装安全评估及塑料制品使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食品包装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包装可以避免食品受外界因素影响,保持食品性能稳定,且具有方便运输、美观实用和广告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逐渐趋于安全、环保和健康。综述了塑料、玻璃、金属、纸质、纳米等包装材料及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以及近年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食品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食品包装材料正在逐步向绿色、安全、多功能方面发展,以便使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包装材料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