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鄂西鲕状赤铁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微波预处理提高鲕状赤铁矿磨矿效率的基础上,研究微波后酸浸对其磨矿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酸用量为5%(酸与矿石质量比),酸浸时间为50min,矿浆浓度为50%的条件下,磨矿产品-0.038 mm粒级含量可提升19.3%,磨矿效率得到提高。经过简单的磁选流程,可获得品位60.44%、磷含量0.19%的铁精矿,证明鲕状赤铁矿得到有效解离。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赤铁矿磨矿效果,以鄂西某赤铁矿为研究对象,结合赤铁矿浮选所用常规调整剂,选取碳酸钠、石灰、六偏磷酸钠三种药剂,研究它们在不同磨矿浓度及不同用量条件下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赤铁矿磨矿效果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六偏磷酸钠、碳酸钠、石灰,且石灰过量反而会恶化磨矿指标。六偏磷酸钠或碳酸钠在磨矿浓度为6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石灰在磨矿浓度为5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最高。在高磨矿浓度下,药剂对赤铁矿磨矿作用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在试验最高磨矿浓度(70%)时,磨机排矿产品中-0.074 mm粒级产率提高的幅度较磨矿浓度为60%和50%都要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鄂西鲕状赤铁矿磨矿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并结合矿浆黏度、矿粒表面的吸附特性、矿粒表面电位以及磨矿产品颗粒形貌等指标的测定,对六偏磷酸钠的助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给定的相同磨矿条件下,加入0.8% (占试样质量百分比)的六偏磷酸钠,可使磨矿产品中-0.074 mm的含量提高30.25个百分点;六偏磷酸钠通过降低矿浆的黏度、改变矿粒表面的吸附特性和矿粒表面电位、减少矿粒表面吸附的微细矿粒、增加矿粒表面的微细裂隙等方式促进鲕状赤铁矿的粉碎,提高其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4.
毛勇  王泽红  田鹏程  高伟 《中国矿业》2021,30(8):117-124
为了提高石英的磨矿效率,将助磨剂硅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组合使用,研究其对石英粉磨的影响机理。磨矿过程中,组合助磨剂在最佳添加量为0.5%时,与无助磨剂和添加硅酸钠及六偏磷酸钠相比,磨矿产品中-0.043mm粒级的含量分别提高了9.90个百分点、3.34个百分点和2.23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石英的磨矿效率。矿浆黏度检测发现,组合助磨剂明显降低了矿浆的黏度,提高了矿浆的分散性与流动性;红外光谱、XPS表面元素分析以及溶液化学表明,在矿浆pH=9.89时,石英被磨矿用水中钙离子活化,组合助磨剂以HPO_4~(2-)和HSO~(3-)为主要活性物,在被钙离子活化石英表面的Si-O-Ca~+活性位点上产生化学吸附;量子力学计算表明,组合助磨剂在活化石英表面的吸附作用更强,其通过吸附作用会明显降低石英的比表面能,因此与两种单一助磨剂相比,组合助磨剂能明显提高石英的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5.
杨东 《现代矿业》2020,36(7):136-138
近年来,由于矿石性质的变化,以及球磨机钢球级配不合理和旋流器分级效率不高等原因,导致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磨矿产品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0.074 mm占65%的工艺要求。为提高磨矿产品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现场的7.32 m×10.68 m溢流型球磨机适宜的最大钢球球径为60 mm,在直径分别为60 mm、50 mm、40 mm和30 mm的初装球质量配合比为30∶25∶30∶15情况下,模拟现场进行磨矿,磨矿产品-0.074 mm产率、中间易选级别0.20~0.010 mm和0.15~0.038 mm粒级的产率均比现场高2~5个百分点,磨矿效果较好;工业试验期间,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得到改善,分级效率有所提高,旋流器溢流-0.074 mm含量提高了6.06个百分点、粗粒级含量有所下降、适合选别的中间粒级含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精确化磨矿技术对工业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对比试验研究发现,精确化制度下的磨矿产品粒度分布更合理,其-0.074mm产率由34.76%提升至44.64%,而过磨粒级与现场一段排矿基本保持一致,有效改善了钨矿石磨矿产品中钨金属的分布特性,与一段溢流产品相比,精确化闭路磨矿产品中-0.15+0.010mm粒级钨金属含量高出现场一段溢流15.93个百分点,-0.010mm粒级钨金属含量低于现场一段溢流26.52个百分点。精确化磨矿后的浮选产品中钨粗精矿回收率比精确化磨矿前高出5.92个百分点,增幅为23.61%;尾矿产品比精确化磨矿前的低出10.00个百分点,降幅为31.95%。对香炉山钨矿三选厂进行了精确化磨矿工业试验,与工业试验前相比,精确化磨矿工业应用后一段分级溢流产品中+0.15mm粒级和-0.010mm粒级含量分别减少了7.41%和11.25%;-0.15+0.010mm粒级含量从66.44%提升至67.76%,增幅为4.52%;-0.010mm粒级中钨金属含量减少了20.51%;-0.15+0.010mm粒级中钨金属含量从79.59%提升至82.75%,增幅为3.97%;钨尾矿中-0.010mm粒级减少了11.90%; -0.010mm粒级和+0.15mm粒级中钨金属量分别减少了30.92%和11.83%。三选厂钨金属回收率从78.65%提升至80.80%,提升了2.15个百分点,增幅2.73%。精确化磨矿试验证实了对香炉山钨矿磨矿产品粒度特性分布改善和浮选指标提升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脱磷剂种类及用量、焙烧温度对高磷鲕状赤铁矿还原产物的磨矿特性的影响,以阿尔及利亚高磷鲕状赤铁矿为对象,采用筛分分析、化学分析及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还原产物可磨度、磨矿后铁和磷 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还原产物磨矿产品颗粒粒度主要分布在+0.074 mm和-0.030 mm这2个粒级,-0.074+0.045 mm和-0.045+0.030 mm粒级含量较少。②随着脱磷剂用量的增加,还原产物的可磨度升高;不同种类的 脱磷剂对还原产物可磨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aCO3+Na2CO3、CaCO3、CaCO3+CaF2、CaF2、Na2CO3。③不加脱磷剂时,+0.074 mm粒级磷主要存在于磷灰石以及部分铁中;加入CaCO3、混合脱磷剂时,磷的分布较 为集中,主要是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加入Na2CO3时,磷的分布较为均匀,存在于脉石中与铁形成连生体;加入CaF2后,磷的分布较为均匀,存在于脉石以及铁中,但脱磷的效果较差。④随着焙烧温度的升 高,+0.074 mm粒级产率升高,其余粒级产率逐渐降低,还原产物的可磨度迅速降低;焙烧温度升高,+0.074 mm粒级铁品位和磷含量升高,铁和磷逐渐富集到粗粒级当中。  相似文献   

8.
磨矿过程中添加助磨剂会提高磨矿效率,以鞍千选矿厂赤铁矿石为研究对象,研究NM-3、乙酸铵和焦磷酸钠对赤铁矿石磨矿效果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助磨剂复配试验,并对均匀试验设计的结果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确定了较佳助磨剂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NM-3,乙酸铵和焦磷酸钠同时加入对赤铁矿石的磨矿起到阻磨作用,针对NM-3和乙酸铵的复配试验,NM-3的较佳用量为0.301%,乙酸铵的较佳用量为0.134%,添加较佳助磨剂与不添加助磨剂相比,磨矿产品中-0.074 mm含量提高9.98%。  相似文献   

9.
磨矿作业在矿物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添加助磨剂可改善物料的可磨性。为了研究助磨剂对石英粉磨效果及浮选行为的影响,在最佳磨矿条件下以高纯石英作为试验物料,选择三乙醇胺、丙酮、油酸钠、氯化铵和氯化钠作为助磨剂研究了不同助磨剂及其用量对石英磨矿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醇胺、丙酮、氯化铵和氯化钠4种助磨剂在最佳用量条件下,磨矿产品中-0.074 mm含量分别提高了2.16、2.66、1.22、0.14个百分点,而油酸钠则对石英粉磨起阻磨作用;在此基础上,选择对石英具有助磨作用的三乙醇胺、丙酮、氯化铵和氯化钠研究了助磨剂对石英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助磨剂三乙醇胺在十二胺体系和油酸钠体系中均可提高石英浮选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83个百分点和4.94个百分点,其他3种助磨剂则对石英浮选回收率具有不利影响。试验结果可以为助磨剂在石英及其它物料磨矿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助磨剂对后续浮选作业的影响,将石英浮选体系中的捕收剂油酸钠与活化剂氯化钙引入到石英磨矿过程中,研究其对石英粉磨效果的影响。磨矿试验表明,与未添加药剂相比,单一油酸钠明显降低了磨矿产品中-0.043 mm粒级的含量,其对石英粉磨起阻磨作用;单一氯化钙在其最佳用量0.5%时,可以使-0.043 mm粒级的含量提高3.86个百分点,其为石英粉磨的有效助磨剂;组合使用氯化钙与油酸钠,在氯化钙用量0.5%、油酸钠用量0.1%时,使-0.043 mm粒级的含量提高了6.58个百分点,此结果优于单一药剂的助磨效果。矿浆黏度检测发现,单一油酸钠增大了矿浆黏度,会增大矿浆流动时的阻力,降低了磨矿效率;而氯化钙+油酸钠的组合药剂环境下,矿浆黏度明显降低,可提高矿浆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了磨矿效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油酸钠在经Ca2+作用后的石英表面产生了化学吸附,且组合药剂的吸附作用强于单一药剂;表面能计算可知,组合药剂显著降低了石英的表面能,在磨矿过程中会降低石英的表面硬度及抗压强度,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石英的粉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酸钠对铝土矿粉磨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铝土矿磨矿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最优试验条件下,添加相当于铝土矿质量分数0.7%的聚丙烯酸钠与不添加相比,可使磨矿产品中-0.074 mm的含量提高5.45个百分点;聚丙烯酸钠在铝土矿表面产生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具有降低磨矿矿浆的黏度、改变铝土矿表面的电位、改善颗粒的形貌、降低铝土矿表面的硬度等作用,因而聚丙烯酸钠能提高铝土矿的磨矿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孤山磁铁矿石进行了磁脉冲预处理,使矿石内部沿不同矿物界面生成扩展裂纹和裂缝,进而提高磁铁矿的磨矿效率和分选指标。结果表明,在磁脉冲预处理磁场强度为39.81kA/m时,预处理后磨矿产品中-0.074mm含量提高0.25%~2.4%。在适宜的磨矿-磁选条件下,预处理后精矿的TFe品位提高0.41%~2.43%,铁回收率提高0.55%~1.81%。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生物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预处理前后矿样的微观结构及磨矿产品的单体解离度进行分析,探讨了磁脉冲预处理提高铁矿石磨矿效率和分选指标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对贫磁铁矿进行高压辊磨破碎和传统颚式破碎, 对比研究了不同破碎工艺对破碎产物预选分离指标和磨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传统颚式破碎相比, 高压辊磨的破碎比(F80/P80)高31.52%, 产物中-0.074 mm粒级含量高8.46个百分点;干式抛尾精矿全铁品位高2.66个百分点, 全铁回收率和磁性铁回收率分别高4.54和4.47个百分点。在-0.074 mm粒级占85%的磨矿细度下, 高压辊磨产物与传统破碎产物的相对可磨度为1.24, 高压辊磨产物在磨矿过程中细粒级的生成速率比传统破碎快;高压辊磨破碎产物表面产生的微裂纹比传统破碎多, 这是高压辊磨能提高破碎产物预选分离指标和可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DA分散剂对铝土矿磨矿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吸附特性、磨矿矿浆黏度、铝土矿表面电位以及磨矿产品颗粒形貌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助磨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其他磨矿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可使磨矿产品中-0.074mm的含量提高3.64个百分点;DA分散剂在铝土矿表面产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降低了磨矿矿浆的黏度,改变了铝土矿表面的电位,改善了颗粒形貌,但对铝土矿表面硬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以齐大山铁矿细碎矿石为对象,考察其高压辊磨机粉碎产品的磨矿特性和单体解离特性,并与实验室颚式破碎机粉碎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目标粒度分别为0.074和0.280 mm时,辊压产品的邦德球磨功指数分别比颚破产品的降低13.96%和28.23%;在-0.074 mm占80%磨矿细度下,-3.2和3.2~0.074 mm辊压产品与对应颚破产品的相对可磨度分别为0.83和0.86;辊压产品与颚破产品相比,-0.5 mm粒级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15.16个百分点,不同磨矿细度下的磨矿产物中铁矿物的单体解离度高5.55~0.98个百分点;辊压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易于解离的连生体,而颚破产品磨矿产物中的连生体属于二次磨矿时难以完全解离的连生体。  相似文献   

16.
高压辊磨破碎是基于料层粉碎的一种新型破碎方式,不仅本作业破碎效率高、能耗低、粉矿量大,而且破碎产品颗粒内部丰富的微裂纹也有利于后续磨矿作业节能。为了定量评价高压辊磨破碎对后续磨矿的影响,以鞍山式某赤铁矿石为试样,进行了磨矿技术效率和Bond球磨功指数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高压辊磨产品中小于指定粒度(-0.074 mm)的物料产率明显较高,因而在较粗磨矿细度下,高压辊磨产品的磨矿技术效率均略低于颚式破碎产品,但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小,当-0.074 mm占85%时,二者的磨矿技术效率相当,超过该磨矿细度,则磨矿效率开始小幅反超;目标粒度为280、150、105、74 μm时,高压辊磨产品的Bond球磨功指数比颚式破碎产品分别低9.41%、7.70%、4.97%和4.28%,降低的幅度随目标粒度的降低而减小,表明高压辊磨破碎对一段磨矿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