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从广东绿道获得成功的经验入手,介绍了绿道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并以生态网络构建和人文要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城市绿道的选线要点和技术路线,以推动绿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绿道体系的构建:构思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是绿道被介绍到中国20多年后国内建成的第一个区域性绿道网。文章从绿道在广东兴起的背景分析入手,总结了珠三角绿道网规划设计的难点和设计构思,并归纳了广东绿道在"多目标,多功能和多样性"原则下的六个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资讯     
《风景园林》2012,(3):12-23
正特别报道共享经验共析困难共谋可持续发展之路"广东绿道讲坛"在京闭幕(图01-02)2012年是珠三角地区绿道网"三年成熟完善"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绿道网建设的开局之年。为借鉴国内外绿道综合功能开发成功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绿道网功能开发模式,充分提升绿道网的综合效益,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绿道功能综合开发"为主题,于2012年4月27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广东绿道讲坛"。本次讲坛旨在通过专家报告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共享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共析绿道的问题与困难,共谋绿道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并邀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城市绿道概念以及我国城市绿道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并通过阐述武汉市绿道的规划建设,分析总结了武汉市绿道规划建设的特点,为其他城市今后的绿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道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源予西周时的“周道”,对中国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城市绿道、省内绿道及区域绿道三个不同层面的绿道建设实践成果明娃。审视了绿道的社会意义,通过对绿道建设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生活观、幸福感和安全感转变的研究,从而提出了绿道在中国的7大发展策略:文化为基础、生态为条件、人性为根本、总体布线、多点启动、并网贯通、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绿道的概念和历史出发,介绍绿道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对国外现已建成的绿道网络系统做研究,总结出城市绿道网络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为完善国内城市绿道网络系统规划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特别报道     
, 《风景园林》2012,(3):12-14
共享经验共析困难共谋可持续发展之路”广东绿道讲坛”在京闭幕(图01-02) 2012年是珠三角地区绿道网“三年成熟完善”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绿道网建设的开局之年。为借鉴国内外绿道综合功能开发成功的先进经验,探索符合广东实际的绿道网功能开发模式,充分提升绿道网的综合效益,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绿道功能综合开发”为主题,于2012年4月27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广东绿道讲坛”。  相似文献   

8.
广东绿道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才  袁奇峰 《规划师》2015,(4):105-109
广东绿道经历了20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多层次绿道网络体系。但随着绿道后建设时期的到来,绿道的长效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这已经影响到绿道效益的有效发挥。研究通过对广东绿道发展历程中的自发主动探索、政策推动建设和完善运营管理3个阶段及其发展特征的梳理,从动力分析、逻辑分析两方面探讨了以绿道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3种不同类型绿道的运行机制,以期为其他地区绿道运行机制的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2012,(3):164
编者按:广东绿道讲坛已经在北京圆满落幕,社会各界对于绿道前期建设予以了充分认可,对于绿道的未来发展也充满了殷切期望。因而,珠三角,这块全国绿道网建设的首发之地,在城市绿道主干框架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如何推进绿道系统更加成熟完善,如何更好地通过绿道谱绘城乡一体和谐发展这篇大文章,以及又能给其他城市提供哪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宝贵借鉴,无疑将继续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本期《观点》栏目力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廊道状特征,对于加强物种空间运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与绿道特征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02种(含变种、栽培品种),隶属63科136属,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7,大多数乔木、灌木植物种类存在应用频度过低的问题。物种丰富度呈现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的规律,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与其他绿道相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长河公园、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植物多样性与绿道特征的RDA排序结果显示,绿道长度、绿道类型和绿道宽度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绿道长度对乔木层植物影响较大,绿道类型和宽度对草本层和灌木层植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夏兵  何昉  锁秀 《风景园林》2012,(3):87-90
随着珠三角绿道全面完善,广东省绿道网推广建没,绿道开始进入百姓日常生活,并期望深入挖掘绿道的多功能。提出使用需求决定绿道多功能开发方向,现阶段绿道多功能开发应嘲绕满足都市慢生活开展。绿道网的多功能开发就是要尽可能使绿道的绿色开敞空间满足都市人们慢生活的吃、住、行、玩、乐等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绿道要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需实现绿道的网络化、生活化、关爱细致化、文化遗存保护化以及空间扩展化。在多功能的绿道管理上应重点关注法律法规、安全、后期维护以及绿道文化培育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绿道的多种功能入手,分析了绿道功能开发的前景,提出了绿道功能开发的思路,认为绿道功能开发应注重绿道两侧纵深区域的发展,促进绿道从线性建设走向面状发展;关注绿道与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格局的统筹发展,以生态保育为前提,倡导主题性、特色化设计,注重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真正与城市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最后,结合广东省绿道网的规划建设情况,探讨了广东省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作为21世纪规划主题的绿道在中国的首次实践,在广东地区轰轰烈烈的得以开展。通过对《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编制过程中的思考入手,着重分析了指引中绿道分类、绿廊宽度、慢行道宽度、景观设施、节点系统以及标识系统等绿道组分的量化和设计细节。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总长度超过2000km的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巳实现金面建成,成为广东省实现区域协作、建没宜居城乡的重要物质载体。在对绿道网综合功能内涵进行深入理解的菸础上,结合珠三角综合利用现状的全面摸底,从生态保育、与市民生活相互依存、与城市发展紧密关联、借助广泛的公众参与等方面,探索多样化的绿道网综合功能开发实现方式,以期为今后绿道网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绿道在珠江三角洲的建没已近2年的时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跨区域的绿道网络构架,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总结现有绿道建设特点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的特点,结合社区绿道作为绿道网络体系的“毛细”组成。具有形式灵活、分布广泛、贴近市民生活,可有效解决高密度城市区域公共活动空间狭小、缺乏系统组织、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优势,提出在紧凑城市建设社区绿道是绿道建设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广东省绿道的建设正全面开展,然而在实践上,很多地方的绿地建设还只是以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为主,对绿道的综合性功能缺少研究与认识。通过对流溪河白云段绿道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对如何贯彻绿道的理念实现生态、游憩及社会文化等功能的结合,使其融入到郊野型区域绿道的设计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绿道在中国经过多年实践发展,在理论内涵、规划选线、综合效益等各方面都已有许多成果支撑.基于可公开获取的一系列文献资料,立足于绿道在中国各省市近20年的具体实践过程,梳理绿道在规划体系中的角色转变、在指标设置中的逐步细化和在管控上的落实方式,总结绿道实践在中国从提级统筹、常态认同到制度并轨3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在展望绿道后...  相似文献   

18.
徐东辉 《华中建筑》2014,(9):125-130
该文梳理了珠三角地区为解决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破坏、城乡建设无序等问题在宜居城乡建设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尝试,总结了广东生态保护理念从"生态敏感区"到"区域绿地"再到"珠三角绿道"的演进路径及其经济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了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建设实践中网络化的线路布局、生态化的建设手段、系统化的交通衔接、人性化的设施配套、多样化的功能开发和规范化的运营维护等具体措施与手段,并实证分析了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对提升宜居城乡建设水平的作用及其在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建设成效,以期在绿道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理念和方法上提供实证案例。  相似文献   

19.
绿道是一种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线性开敞公共活动空间网络。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绿道的功能定位,以游憩、交通、生态等功能为主,兼具文化保护功能。绿道网络规划思路依据分区特点采用差异化规划策略,以资源布局为引导要素进行路径识别,利用“反规划”途径选择绿道线路。根据功能定位、资源布局特点以及需求特征,绿道分为区域、市级、社区三级和生态型、滨水型、保护型和交通型4类,并且结合不同的分区特点,研究各分区内绿道适宜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20.
邱衍庆  汪志雄 《风景园林》2019,26(11):26-30
游径系统一直是广东城乡规划建设的亮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手段。以广东省绿道建设和古驿道建设为例,通过厘清两类游径的缘起和作用,总结风景园林专业力量在绿道建设实施过程中形成的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工程与技术、园林植物应用、景观生态学等专业设计之"道",提出在南粤古驿道建设的大背景下,风景园林人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专业优势,以"道"传"道",将绿道专业设计之"道"传承到南粤古驿道建设中去,推动南粤古驿道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为风景园林专业设计人员以南粤古驿道为载体进行景观创作提供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