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城市中一项重要的公共设施,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在城市面临地震、台风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提供城市居民安全庇护的空间。因此,其空间选址及规模大小必须合理,做到既不浪费城市资源又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居民庇护空间,达到最优社会效益。文章以厦门本岛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构建了服务面积比、人均可达避难面积和服务重叠率3个关键指标,以可达性视角分析厦门本岛19个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发生时,居民的疏散避难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空间为客体的活动。避难场所不仅仅是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时需考虑的问题,它与人的避难需求和避难行为特征密切相关。选取南京市12个高层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通过行为地图的研究方法来收集第一手数据。通过详细剖析各个样本住区避难场所的相关数据,分析和归纳高层住区居民选择的避难场所的空间特征——避难距离、可达性和均衡性,阐述了空间特征的影响要素。从人的角度出发,对避难场所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服务半径、可达性、空间选址和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市防灾空间作为保障城市安全性的重要子系统,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关系到灾时避难作用的发挥。此研究针对我国用地紧凑的小城市,引入空间基尼系数将研究区进行划分,从整体、组团两方面分析小城市应急避震场所的分布均匀度和聚集性。以地震带上的勐腊县城为例,结果表明勐腊县城应急避震场所整体分布均匀,但各组团应急避震场所分布存在不公平现象,是由于人口较少区域缺乏避灾空间需求考虑,避震场所设置不足,布局又过于集中在人口较多区域。  相似文献   

4.
林姚宇  丁川  吴昌广  马婷  姜雪 《规划师》2013,29(7):105-109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避难行为选择与综合决策需求应该成为规划的依据和导向。研究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突发灾害条件下居民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相关特性,构建了居民避难场所及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完善住区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以形成合理的避难空间布局及安全、可识别的应急疏散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已有的防震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经验,针对南宁市的实际情况,以南宁市人民公园的防震避难场所为示范点,探讨建立城市防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设计指南以及相应的避震疏散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与防灾避难 应急避难场所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城市突发灾害,经规划与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以为居民提供紧急疏散与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当前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避难以及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救助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3年9月,全国第一处应急避难场所在北京元大都公园建立。  相似文献   

7.
避震疏散场所的建设对抗震及构建安全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体系尚不明晰且缺乏层次性。基于此,研究根据我国各层次规划的不同要求与特点,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不同规划层次的避震疏散场所体系框架,提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侧重点,并结合张家港市的实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层次要求,对中心、固定、紧急三级避震疏散场所进行总体布局和宏观控制,为未来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害是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严重威胁,抗震防灾是抵御地震灾害极其重要的措施和手段。地震来临时及震后,组织好居民避震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十分有效的措施。本研究主要是运用GIS技术,实现对福州市全市及各个街道的避震疏散场所资源的分析、筛选和统计,通过缓冲区的GIS方法为管理部门审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从抗震防灾的角度提供量化、科学的避震疏散场所控制指标,对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避震疏散是城市防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震救灾的关键,对地震发生期间避震疏散交通类型、特点及各相关系统展开研究,分析整个系统的构成及特点,探讨疏散交通与疏散空间、疏散通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总结前人在避震疏散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补充,尝试性地建立起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评价方法体系,包括了对避震疏散空间的服务覆盖、服务重复和服务质量等,避震疏散通道的通达性和可靠性,以及避震疏散空间与疏散通道相互配合的吻合情况和服务的薄弱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城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避震疏散规划和震前预防、震中避难和震后救援等各项部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之后,各地开始规划建设避难场所,但是从近年的实际效果看,仍存在很多问题。避难场所的应急服务能力建设需要分阶段进行,从重视"量"到重视"质",由重视场地选址到重视内涵建设。研究构建了一套对城市现状避难场所应急服务能力进行整体性评价的方法,提出以安全性、可达性、规模容量、应急配套设施和应急管理5个方面为主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全面分析了当前避难场所的种种不足,同时根据评价结果,从4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应对的策略,以促进避难场所应急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内容出发,探讨可供规划选址的空间场所类型及必要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提出了时限和距离、功能和规模、场所和条件、设施和运行等4个方面的规划要素和内容,对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的场地条件、疏散和救援通道、市政设施和物资供应等建设内容,细化提出了建设导则。在我国现行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机制的背景下,为了整合规划、投资、建设和应急管理等众多政府职能,有效地推进城市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出依靠政府部门联动审批管理,保障落实应急避难的功能建设内容。最后提出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开展地震应急避难演练,全面提高城市居民应急避难的综合素养,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抗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应急能力主要体现在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而后者又是最主要的方面,表现为设施布局是否科学。但我国对城市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近几年各种公共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形式之复杂,损害之惨重,对城市的应急能力的考验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应急设施选址的研究,重视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独特的作用,为应急设施的选址提供技术支持尤为重要。本文以广州为例,运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演示避难场所的选址。结果表明:GIS,特别是空间分析功能在应急避难场所设施选址上比传统的选址模型具备更精确、更高效和更便捷的优点;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的适用范围很广,该选址过程可以适用于广州市的其他应急设施的布设。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自然灾害扰动是韧性城市构建面临的重要挑战。避难场所的选址是构建韧性城市防灾空间的重要技术。地震灾害是我国城市遭受的四大自然灾害之一。汶川地震后,我国相继颁布了国家标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GB/T51327-2018),在各类城市中加强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设施是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科学的配置与选址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效率与居民生活质量。规划决策支持是城乡规划公共设施优化布置及选址分析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多是对应单一的设施类型或特定的设施层级。以"千人指标"为代表,忽略城市社会分异和空间分异,使用统一标准进行设施配置,将带来设施供需错配等问题,已是研究学者的共识,但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立足于规划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全新视角,提出四个策略以实现"千人指标+时空行为"范式下的公共设施配置,即在理论上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城乡规划公共设施优化布置及选址的模型框架体系;在技术上利用时空行为地理学理论方法,设计充分兼顾供给均等性和需求差异性的模型算法;在数据上整合城市物质空间和公众时空行为数据作为支撑;在实践上研发模型系统,普及和推动规划支持技术应用,实现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整合发展和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21,(1)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安全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依托大学校园可以完善其体系构建。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公园、广场类避难场所,亟需构建一套基于大学校园特征的设计策略,以提升此类场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通过文献整理、专家评价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校园避难场地多目标决策选址模型、设施分类及环境要素改造等设计策略,以华工-华农校园中心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方案为例,探讨相关策略在实践项目中的运用,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虑路网可达性的特点,给出城市避难空间的评价方法,并使用经典选址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解决新建避难空间的选址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避难空间的消防疏散方案的规划问题,建立基于网络模型的避难空间疏散路线规划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网络模型,并考虑人群密度与通行能力的关系,使用Frank-wolf算法计算路网模型理想值。根据理想值提出更加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疏散方法,并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嘉定区、金山区避难场所规划为例,对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的3方面问题进行了思考。第一,避难场所规划编制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灾害类型决定疏散原则,进而影响避难场所的布局;避难需求和服务半径决定避难协调组规模和用地。第二,影响避难场所服务水平的问题。避难行为和人口密度决定避难场所分布,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由于人口密度不同,需要建立针对化的避难体系;避难场所的外部选址影响服务范围,内部设计影响服务效率。第三,影响避难场所实施效果的问题。避难人群的需求影响场地型和场所型配置比例;时序协调和建设主体协调影响行动计划,需要形成"空间上有位置、建设上有时序、实施上有主体"的避难场所建设的行动项目库。  相似文献   

18.
避难场所是在灾害发生时群众得以有效疏散和避难的重要保障,小学校园是城市中分布较为广泛且相对均匀的公共场所,拥有作为社区级城市避难场所的有利条件。本文从城市防灾角度对汶川地震灾后新建、重建小学以及西安市碑林区现状小学进行大量实态调研,发现其作为城市避难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中、日两国"避难型"小学的规划差异性,结合相关法规,总结作为城市避难场所的小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原则策略,以期为今后研究和新建、改建"避难型"小学校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国内避难场所相关研究和避难场所相关规划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现阶段避难场所系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现状问题,满足不同避难人群和不同灾害情景下的避难需求,在城市立体化发展趋势的启示下,笔者创新性地提出立体避难场所系统的概念。立体避难场所是指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用于避难人员集中疏散避难、救助救援和避难生活,符合应急避难要求的空中、地面和地下避难空间。立体避难场所系统包括空中、地面和地下避难场所。最后提出立体避难场所系统的规划设计理念和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阁  张晋石 《风景园林》2018,25(7):84-89
绿色空间体系在渥太华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刻影响了加拿大首都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城市增长以及居民生活。通过研究渥太华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及各类绿色空间规划,分析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包括20世纪早期为提升首都形象而形成的公园系统规划,1950年以遏制城市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国家首都规划,以及近20年来聚焦于自然保护、娱乐休闲、农业等多重目标的综合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阐述了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形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背景、战略目标及策略要点,总结其规划经验,以期能为中国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