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液体中微波辅助合成纳米TiO2/PMMA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加热法制备了[Bmim]BF4、[Bmim]PF6、[Amim]BF4三种离子液体,并分别以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纳米TiO2/PMMA复合材料,在高压汞灯照射下用甲基橙溶液对其光催化降解活性进行了测试,并用XRD、IR和TG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这三种离子液体作为反应的介质,采用微波辐射加热能够制备出纳米TiO2/PMMA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就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离子液体的存在均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但三种离子液体中又以[Bmim]PF6作介质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催化活性为高。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融合了离子液体与微波加热技术的优点,具有合成快速、操作简便、产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在聚合物合成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和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综述了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或催化剂的微波辅助技术在聚合反应中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磁性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溶解性能以及可回收性等特性,使其在萃取分离、反应催化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目前合成的磁性离子液体做了概述并根据构效关系对主要的磁性离子液体进行了分类。综述了磁性离子液体的主要制备方法,主要有一步合成法、二步合成法和辅助合成法。介绍了磁性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反应催化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领域应用研究进展。最后根据磁性离子液体在合成和应用中的不足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融合了离子液体与微波加热法的优点.简要介绍了微波加热和加速化学反应的原理,总结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合成无机纳米材料的特点,综述了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展望了该方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姜妲  尹振  翟玉春 《材料导报》2006,20(5):89-91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下为液体、具有离子特性的新型溶剂,具有超低蒸气压,也称为绿色溶剂.通过选择合适的阳离子、阴离子和配体,可以调变离子液体的化学、物理性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具有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6.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溶剂,本身独特的性质完全可以替代并超过普通的有机溶剂,因而用它来合成介孔材料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综述了离子液体分别作为溶剂、共模版和模版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介孔材料的最新进展,并对离子液体应用于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刘玲  刘昭铁 《材料导报》2005,19(Z2):24-26
在超临界流体介质中制备纳米颗粒是一项纳米颗粒合成的新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超临界流体干燥、超临界流体微乳液、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动沉降法等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利用超临界流体较好的溶解、扩散和传质能力,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流体的许多优异特性使其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展示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优越性和实用价值。详细综述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利用超临界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过程参数控制(如温度、压力)及合成纳米材料的形貌控制,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超临界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9.
磁性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磁性的新型绿色溶剂,在功能催化、萃取分离、材料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铁基磁性离子液体[bmim]FeCl_4及[omim]FeCl_4与19种常见有机溶剂间的溶解关系及其化学稳定性能,探讨了有机溶剂的亲水性、介电常数及磁性离子液体中阳离子侧链长度等因素对溶解性能的影响。发现铁基磁性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其溶解范围广,溶解能力强,与多数有机溶剂能够稳定共存。  相似文献   

10.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绿色环保有机溶剂,在无机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引起关注。采用微波辅助法和固相研磨法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制备氧化铟,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微波法制备的前驱体组成为In6O10(OH)4,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得到的氧化铟Zeta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两步法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Bmim]PF6)离子液体,优化了离子液体的合成条件,探讨了微波辅助合成离子液体的影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表征了离子液体的结构,并使用该离子液体制备了TiO2光催化剂.制备的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16h内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9.23%.  相似文献   

12.
室温离子液体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温离子液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具有结构可调的特性.作为一种新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材料合成领域.根据离子液体在材料合成中的不同作用,本文从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溶剂、模板剂、电解液、以及同时作为溶剂和模板剂这4个方面介绍了其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微波加热是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加热方式,近年来在新材料合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新型多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在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由于传统加热法合成MOF材料存在反应时间长等缺点,微波法作为一种新的加热方式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合成MOF材料。与传统加热法相比,微波法合成MOF具有反应速度快、合成的晶体尺寸小等特点。综述了微波法合成MOF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方法合成的MOF材料在气相吸附、液相吸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志敏 《功能材料》2007,38(A06):2012-2014
扼要介绍了近年来在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性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超临界水、超临界CO2混合流体和其它超临界流体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相关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类新型绿色环保的介质材料--咪唑类离子液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室温离子液体已成为绿色环保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述了咪唑类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分析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介绍了咪唑类离子作为液体绿色环保介质材料在化学反应、分离过程和电化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微乳液是热力学稳定的油水分散体系,在工业、农业、医药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开发新型绿色微乳液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超临界CO2和离子液体是具有许多特性的绿色溶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前期超临界CO2/离子液体乳液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催化体系研究的热点。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较低的挥发性、可设计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等特点,作为反应催化剂和溶剂,其相比于传统溶剂展现出更好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反应催化剂、反应溶剂、共催化剂或活性催化剂、负载型离子液体等在催化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离子液体在催化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在电化学、生物医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目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和模板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因成本偏高、存在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新型技术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促进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制备技术的发展.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处在物质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之上的一种处于特殊状态的流体,其兼具气体和液体的某些性质,具有独特的溶剂化特征、近乎于零的表面张力、低粘度、易调变,具有接近液体的密度与溶解度和类似气体的扩散性质.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由于其温和的操作条件和独特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化工、环境、制药等领域.其中,超临界抗溶剂法造粒因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制备颗粒大小可控、颗粒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而备受瞩目.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因其本身的尺寸效应,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抗溶剂法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基本原理、制备流程及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对超临界抗溶剂法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以及形貌的影响,最后对该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种缓、控释给药系统成为医药行业的研究热点,如何制备安全、便捷、高效、副作用小的载药微粒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超临界流体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等特点,在制备载药微粒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载药微粒的制备过程中,根据超临界CO2所起的作用不同,超临界流体技术可分为以下3类: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作溶质和超临界CO2作抗溶剂。本研究分别介绍相应条件下的几种载药微粒的制备方法,如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超临界流体浸渍法、气体饱和溶液法、超临界流体辅助雾化过程及超临界抗溶剂法。介绍了这些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对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备载药微粒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离子液体由于其溶解能力强、不挥发等特点,使其成为良好的绿色溶剂,由于良好的高温稳定性,适用于缩聚反应体系。以常规的芳香族二酐和芳香族二胺为单体,并分别使用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为溶剂,进行缩聚反应得到聚酰亚胺。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3C-NMR)方法证实了在离子液体中所合成的聚酰亚胺与传统合成路线合成的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WAXD)分析了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并探讨了不同的离子液体对聚酰亚胺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经热重法(TGA)测试分析,在以离子液体[BMIM]BF4为反应溶剂时,所得聚酰亚胺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