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对大肠杆菌O157:H7 耐酸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观察大肠杆菌O157:H7 在不同的pH 生长条件下的存活能力和利用电镜扫描法观察其在酸胁迫下菌体形态的变化。结果 当pH 为5.0 到7.0 之间时, 大肠杆菌O157:H7 生长状况良好, 当pH 小于4.0 时, 其生长受到抑制, 特别是pH 降到2.0 以下时, 大肠杆菌O157:H7 完全不能生长, 由此可以说明大肠杆菌O157:H7 耐酸性能力较强, 可以抵御酸性环境的影响。扫描电镜图显示大肠杆菌O157:H7 在不同pH 的环境条件下其菌体形态会作出相应的变化,随着培养基的酸性增强, 其细胞形态从长杆菌体形态变成了短杆状或钝圆形态。结论 本研究测定不同酸性条件下大肠杆菌O157:H7 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的研究, 有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其耐酸性, 从而为制定防治方案和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酸解、氧化马铃薯淀粉与酸解、氧化木薯淀粉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酸解马铃薯淀粉、氧化马铃薯淀粉、酸解木薯淀粉及氧化木薯淀粉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酸解马铃薯淀粉和酸解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和热黏度稳定性好于原淀粉。随着酸解马铃薯淀粉和酸解木薯淀粉的酸解程度增大,其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增大。氧化马铃薯淀粉和氧化木薯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均好于原淀粉和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的热黏度稳定性比原淀粉差。随着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增大,其冻融稳定性、透光率、溶解度、耐酸性、耐碱性也增大。淀粉经氧化后其蓝值变化明显,而经酸解后其蓝值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在木聚糖的降解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其中酸性木聚糖酶在饲料加工、酿酒、果汁澄清等工业中具有极大应用潜力。该文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酸性木聚糖酶Xyn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研究其酶学性质,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的固定化酶条件。成功将酸性木聚糖酶XynA基因重组于大肠杆菌BL21(DE3),发现该木聚糖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最适p H值为5.0,在pH值为4.5~5.5范围时保持酸稳定性,其相对酶活力能够达到62.37%以上;其最适温度为55℃,且35℃~45℃条件下较稳定;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来优化木聚糖酶的固定化条件,当壳聚糖浓度为2.0%、交联时间为3 h、固定化时间为12 h条件时,其酶活回收率为39.45%。  相似文献   

4.
从西藏灵菇中筛选出28株革兰氏染色阳性菌,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分离筛选出2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G1、G2,对其进行益生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1、G2均具有较快的产酸能力;均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中生长,最适温度为40 ℃左右;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菌株G2耐胆盐能力明显高于菌株G1;菌株G1、G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均具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菌株G1、G2对抗生素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和氯霉素均产生耐药性,呈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6,(1):72-74
从泡菜中筛选出6株菌株,对其做生理生化、胆固醇降解、耐胆盐性、耐酸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性实验。经初步判定所筛选菌株D1、D4和D6为链球菌属,D2、D3和D5为明串珠菌属,都具有胆固醇降解性,其中D1菌株降解性最好,其降解率在48 h达到81.57%,D1耐酸能力最强,胆盐耐受性仅次于D2菌株,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33.88%,可将其作为发酵剂,为益生菌功能食品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耐酸性α-淀粉酶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降解酶。文章归纳整理了国内外耐酸性α-淀粉酶的主要来源及其特性,介绍了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和研究现状,预计对钙离子没有依赖性的耐酸性α-淀粉酶将会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纳豆菌和乳酸菌的耐酸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纳豆菌和乳酸菌的耐酸性,观察菌株的发酵过程.从不同分离源中分离出9株纳豆菌和35株乳酸菌,对这44株菌进行在人工胃液中耐酸性的测定,结果显示,纳豆菌的耐酸性普遍高于乳酸菌.最后,对耐酸性较强的两种菌的生长曲线分别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纳豆菌的生长快于乳酸菌,并能在发酵过程中基本保持发酵液pH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嗜酸乳杆菌的培养条件及其生物量、产酸、耐酸、抗胆盐、世代繁殖和抑菌特性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最适起始pH为5 5~6 2 ,静置培养比振荡培养好,最高生物量和滴定酸度分别可达10 10 CFU/mL和2 19°T。同时嗜酸乳杆菌具有强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PBO纤维的耐酸性,本文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硝酸、盐酸分别对PBO纤维处理不同时间,通过对处理后纤维力学性能的表征,并根据耐酸性测试标准对PBO纤维的耐酸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60%的硫酸处理24h,纤维强力保持率为20.95%;40%的硝酸处理24h,纤维强力保持率为39.05%;37%盐酸处理24h,纤维强力保持率为34.1%。PBO纤维经酸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直观的反应纤维的耐酸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两株嗜酸乳杆菌和三株动物双歧杆菌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它们的耐胃酸性、耐胆汁盐性、抑菌性和抗药性。结果表明:五株益生菌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汁盐性,双歧杆菌的耐酸性较强于嗜酸乳杆菌;抑菌性和抗药性结果表明:五株益生菌对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嗜酸乳杆菌的抑菌性较强于双歧杆菌;五株益生菌对三种抗生素乙酰螺旋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均敏感,敏感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