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京地区春节负荷特性分析及其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姜勇 《电网技术》2003,27(5):72-74
研究分析了南京市春节用电负荷曲线的形状、走势和特点,综合考虑天气、历史负荷等对春节负荷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气候条件相似的双休日来预测春节日最大负荷,然后根据日负荷曲线百分比值计算出各点负荷值,工作量较小,预测精度较高。算例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春节负荷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报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报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由模糊信息预测出未来一天或一周的各小时负荷,文中通过实际处例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最小概率最大化回归方法在电力负荷中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遵雄 《中国电力》2004,37(9):50-53
提出使用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回归MPMR方法来解决电力负荷中期预测问题,结合EUNITE网络2001年举办的电力负荷预测比赛提供的数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建立相应的电力负荷中期预测模型。在分析最大化最小概率机器MPM及用于回归的原理的基础上,使用MPMR方法对不同的训练样本集进行训练,并计算出预测期的预测值,取得了理想的预测结果。核函数形状参数p及回归管道宽度8的选取将直接影响MPMR回归技术的系统性能,试验中使用了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这2个参数值。通过交叉验证求得,当核函数形状参数和回归管道宽度取值都为3时预测效果更为理想。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相关向量机等其它方法比较,总结了MPMR预测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压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负荷预测是电力网络规划的基础,预测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负荷预测结果以及电网规划水平。因此,对于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网络应采用相应的负荷预测方法,以上海市某10kV供电地区的3个典型地块作为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待预测地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并给出3个地块2001-2006年的负荷预测结果,从而为中压配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捷  钟庆  黄武忠 《国际电力》2003,7(3):32-35
介绍一种新型的电网规划方法。文章分为5部分,本期刊登第1部分,具体探讨电力系统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先用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模糊浆类的方法进行负荷预测,之后应用传统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校验,最后通过优化组合的方法获得电力系统总量负荷的预测结果。这种方法既有相关分析结果,也有递推的预测结果,能减少人为因素对负荷预测的影响,获得科学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负荷预测是城市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质量的优劣。本文通过对历史年负荷数据的分析,运用相关电网规划软件对贵阳市南部城市中心区的负荷进行了预测,基础年为2006年,规划年为2010年。  相似文献   

7.
陈晓强  吴工文 《上海电力》2005,18(5):508-510
利用负荷计划管理系统软件,与调度运方结合,可以完美实现短、远期的负荷管理,进行合理调度,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通过对电力负荷的特性、负荷预测的要求与数据采集源的分析,介绍了负荷特征输入量的选择方法。叙述了构建负荷计划管理系统的预测模型、预测方案及研发经验。实践证明,该系统从1996年形成雏形至2004年不断完善与研发,并随着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多次升级,在配合新系统的使用同时,有效结合新系统的负荷预测功能,实现发供电负荷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数字控制25Hz逆变器抗冲击负荷的保护策略,通过计算等效输出阻抗的方法,对逆变器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负荷特性的分类与综合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在阐述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以变电站综合负荷构成成分比例为负荷特性分类和综合的基本特征,基于模糊聚类原理,提出了模糊等价关系和模糊C均值算法的2种分类方法。基于模糊C均值法可以通过优化理论获得聚类中心矩阵,同时完成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对某省48个变电站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综合特性并与模糊C均值算法的聚类中心矩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良好的聚类综合能力;基于模糊C均值法的聚类能力明显优于基于等价关系的聚类法,而且聚类结果更为合理有效。两种方法都成功地解决了负荷建模中变电站特性分类处理的复杂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额定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两用炉测试时所处的燃烧工况的比较,对比EN483:2000与GB 6932-2001在一氧化碳含量测试方法上的不同,并给出了在进行EN483:2000的一氧化碳测试下可降低一氧化碳含量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母管制火电厂母管压力控制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能量平衡Smith预估器的优化控制方法,并将该优化控制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扬子热电厂1~8号锅炉的母管压力控制控制中,取得了十分优良的品质,从而验证了本文的优化控制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以PID控制系统输出响应可实现的最小方差作为基准,定义了一个性能指标,分析了火电厂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问题,并利用某电厂实际的正常运行数据对研究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客观地反映了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采用热力法测量汽轮机排汽湿度的简易装置,详细分析了其测量原理与测量精度。该装置不受汽流中水滴直径的限制,不需要对湿度进行标定,简易便携且其测量相对误差在2%左右,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锅炉各调温手段对再热汽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从锅炉吸热面布置、摆动燃烧器喷嘴、烟气挡板、一、二次再热器微量喷水减温器、一、二次再热器事故喷水减温器方面做出了设计说明,介绍了某1 000 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一、二次再热汽温控制回路的设计及主、再热汽温控制的解耦方法,实践证明本控制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确定,对各种热力发电机组的仿真、控制系统的设计及电力系统动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蒸汽发电机组有效热平衡数据计算出汽轮机模型参数,得出各种不同工况下参数的变化规律,比实测法更方便简捷实用。对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模型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并用该模型针对特殊的阶跃响应作出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再热汽温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调温档极加微量喷水控制再热汽温系统的分析和控制方案的比较,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通过一套逻辑来协调档板和喷水对再热汽温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对再热汽温有效的经济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功率汽轮机的运行主蒸汽流量都不能直接测定,但它却是设备工作状态最重要的监视参量之一,因此应精确确定。基于汽轮机工作原理和大量的试验,提出一种特定机组专用的主蒸汽流量计算公式,先利用汽轮机再热蒸汽入口压力和温度测量值求得再热蒸汽流量,然后再用一组相关的参数测量值通过计算准确地求得主蒸汽流量。  相似文献   

18.
王建强  郑渭建 《中国电力》2011,44(10):60-63
为克服大型电站锅炉汽温的大延迟,大滞后特性,提高汽温自动控制品质,在汽温控制中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技术替代常规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根据工程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几种典型600MW电站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中的实施效果,相比较常规的PID控制技术,应用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汽温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滞后补偿技术的锅炉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机组再热汽温被控对象滞后大的特点,综合采用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相位补偿技术及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等多种大滞后控制技术,设计了新型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实际运行表明.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在机组升、降负荷及启、停制粉系统的过程中,均使锅炉再热汽温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是一种对锅炉汽温比较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功率汽轮机配汽方式对轴系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网负荷的波动,使得大功率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成为必然。部分负荷工况汽轮机的调节配汽特性不仅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而且直接影响机组轴系的稳定性。该文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以某600 MW亚临界机组为对象,对机组部分负荷工况时轴系在气流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稳定性恶化的机理,提出了机组配汽特性的优化方案,并在机组的运行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机组单阀切换为顺序阀运行时轴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