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层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杰  任承钦 《工业加热》2006,35(2):24-29
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与传统空调相比具有环保与节能的优点。由于蒸发冷却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复杂,本文针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建立了三维稳态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确定了合适的边界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压力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并讨论了通道间距、速度、温度以及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换热效果的影响,为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对自行研制设计的间接蒸发冷却换热试件开展了实验,研究了影响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随二次空气入口的速度升高、一次空气入口的温度、二次空气入口的湿球温度升高而变大,随一次空气入口的速度变大而变小。实验结果对于深入认识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机理及开展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间接空冷塔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冷却性能,提高火电厂整体效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空冷单元喷水预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喷水预冷特性对空冷塔某一扇区的影响,分别计算了环境特性和喷嘴特征等因素对冷却效率、有效冷却区域的温降和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冷却效率逐渐提高;环境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以及风温、张角、喷嘴质量流量和喷嘴间距增大均会使冷却效率提高;液滴随空气流动逐渐蒸发,有效冷却区域的面积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有效温降沿着流动方向先因液滴的蒸发而增加,而后因冷却空气与周围空气的传热传质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Maisotsenko循环的露点间接蒸发式冷却作为进气冷却的手段,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对燃气轮机性能的提升效果。建立了针对某9E级燃气轮机的热力循环过程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热力模型分析了进气温度变化对燃机出力的影响。基于Maisotsenko循环的原理,以温降为指标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功率和效率作为指标,对燃气轮机性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做了数值模拟,对露点蒸发式冷却与无进气冷却、直接喷雾式冷却对燃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低湿度的条件下,露点间接蒸发式冷却能有效提升燃机性能。  相似文献   

5.
CFD方法与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承钦  张龙爱 《节能》2005,(6):14-17,2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对间接蒸发冷却器内流体流动与热质交换过程进行简化和假设,建立了换热器内三维层流流动与传热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交错网格离散化非线性控制方程组,编制了三维simple算法程序。对间接蒸发冷却器内的流场、温度场及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和热流分布,并分析了通道宽度变化对换热器内流体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蒸发冷却的应用方式也有些不同.通过对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原理的分析,提供了分析研究的结果.着重介绍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相似文献   

7.
间接蒸发冷却板式换热器的(火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壁面两侧空气温度实际变化的前提下,对间接蒸发冷却传热过程中影响yong效率的主要因素,如一次空气进口温度、一、二次空气流速之比,二次空气相对湿度,一、二次通道宽度之比以及壁面润湿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实际换热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道形面对PSR性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一种新型的紧凑式换热器--一次表面换热器(PSR),分析了分别由椭圆、正弦曲线和抛物线构成板片波纹对芯体性能的影响。结合一台用于燃气轮机回热器的一次表面换热器样机的设计,给出了三种板片波纹形式的PSR芯体的主要性能,并通过与相应的板翅式芯体的对比,表明这种换热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间冷器芯体结构的热动力性能,根据芯体翅片不同排布方式,设计了两型间冷器芯体结构:翅片轴向排布式芯体结构(A型)和翅片周向排布式芯体结构(B型),其通流部分均按照空气层和水层交替叠加的方式排布,通过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间冷器运行状态,测量两型间冷器芯体结构的进/出口温度、进/出口压力和冷却水流量,对两型间冷器芯体结构的换热性能及流阻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翅片轴向排布式间冷器芯体的换热特性及水侧阻力特性优于翅片周向排布式芯体,但翅片周向排布式间冷器芯体的空气侧阻力特性优于翅片轴向排布式芯体。  相似文献   

10.
蒸发冷却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孟华  龙惟定 《能源技术(上海)》2003,24(4):170-172,177
文章介绍了蒸发冷却技术的原理和分类,详细介绍了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该技术是节能环保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冷技术,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装载机冷却组优化匹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车辆的换热器多集中布置,构成冷却组,冷却组在车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却组的合理匹配不仅与各换热器换热能力有关,还与它们的位置有关。以装载机油气水冷却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对现有冷却组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冷却组换热能力,解决了装载机水散热器开锅、液压油散热器和变矩器油散热器散热不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结构(包括外部结构型式、通风方式、冷却对象、冷却芯体的具体结构)、系统设计和试验等方面,对国产电力机车主变压器、变流器用铝质冷却器做了介绍,并对冷却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节能》2017,(4)
介绍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住宅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住宅建筑的应用、间接蒸发冷却在住宅建筑的应用以及蒸发冷却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在住宅建筑领域的应用几个部分。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其专利,得出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部分地区住宅领域应用效果较好的结论,特别是将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中,这项技术能够提高整个机组的运行能效比,使机组运行更加节能、环保。在广阔的农村住宅领域以及"干空气能"丰富的部分地区,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值得被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为例,建立了间接空冷散热器冷却单元的一维传热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冷却水流量、温度及空气进口温度(环境温度)、流速等对空冷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冷却水流量、温度和空气流速、温度的增大,散热器总传热系数逐渐增大;散热器总传热系数更接近于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其中空气流速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尤为明显;积灰对散热器传热性能的负面影响较大,积灰越厚,散热器总传热系数越小。另外,利用本文模型,得到了一定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冷却水最佳流量,为间接空冷机组的运行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姜坪  林熙龙 《节能技术》2021,39(1):58-62
新风负荷约占空调能耗的30%,减少新风处理能耗对降低空调能耗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间接蒸发冷却器相结合的新型新风处理机组,夏季采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对新风预冷,喷淋水以循环水为主,利用冷凝水作为其补充水,降低了喷淋水的水温,并利用室内排风作为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二次空气,提高了换热效率;冬季采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对新风预热,并利用间接蒸发冷却器作为一次空气与二次空气的显热换热器来承担部分冬季新风负荷,从而大大减少了新风处理机组的能耗.能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新风处理机组相比,新型新风处理机组夏季节能36.9%,冬季节能64.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7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4.7年.  相似文献   

16.
提出将热力性能设计与遗传算法搜索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对适用于100 kW微型燃气轮机的人字形交错波纹板式原表面换热器进行结构优化,分别以重量最轻和换热紧凑度/重量最大作为目标函数,把换热器芯体外形尺寸和换热表面结构尺寸作为待寻求最佳值的优化变量进行优化.遗传算法程序采用二进制编码,锦标赛选择,均匀交叉和单点变异,并采用基...  相似文献   

17.
热管式空调换气换热器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热管为传热元件的全气候使用的空调换气换热器,就其设计特点、结构型式及性能评价和效益分析作了叙述。换热器中的热管采用氨-铝热管,分重力式热管和吸液芯式换管两种。重力式热管空调换气换热器采用了随电机正反转改变进排气方向的轴流式风机;吸液芯式换热器采用了特殊结构设计,解决了吸液芯热管受安装误差带来的热管半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蜂窝状换热元件的结构,计算了冷、热流体在换热器小孔中的换热系数、阻力系数及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并将它同其它换热器进行了比较,认为它是一种高效紧凑式换热元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分离式液--气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一种利用工艺中液体冷却放出热量来加热气体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对液--气换热进行了热力分析与强度、结构的设计计算,以及系统的水动力循环分析.同时给出了实际应用实例,充分说明这种联合换热形式的换热器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唐呼图壁热电一期2X300MW工程直接空冷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的冷却方式,提出直接空冷、间接空冷、湿冷三种方案作为本工程的初步选择,并通过对比研究,寻找适合呼图壁热电一期工程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