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l-Cu合金应力时效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Al-Cu合金分别进行不同的单级和“双级”应力时效处理,结合电阻率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手段,研究了外加应力对于片状析出物析出动力学和择优取向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时效,相对电阻率在时效初期时出现了较小的上升,说明外加应力对Al-Cu合金的片状GP区有促进作用。在较高温度下时效,相对电阻率没有出现上升阶段,但其下降幅度明显降低,说明外加应力对θ″相的析出动力学也有影响。不同温度下的“双级”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外加应力对时效初期择优取向的影响作用要强于对时效后期择优取向的。用扩散理论证明:在共格片状相析出时,扩散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从而形成了观察到的择优取向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测试、透射电镜及高分辨检测等分析手段研究Cd在Al-4.0Cu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结果表明:100℃时效时,由于Cd元素的空位结合能较高,Cd元素的添加可抑制GP区的形成,减缓时效响应速率,使得含Cd合金的峰值硬度和强度降低;在150℃时效时,含Cd合金中析出的Cd′粒子为θ′相提供了非均匀形核位置,促进了θ′相的大量析出,使合金峰值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Cd′粒子与θ′相和铝基体的位向关系为(110)_(Cd)‖(001)_(Al)‖(001)_θ。  相似文献   

3.
通过TEM、HAADF-STEM和室温拉伸实验开展Al-2.8%Cu-1.35%Li-0.3%Mn-0.11%Zr合金在人工时效和蠕变时效状态下的析出相演化规律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60 ℃时效条件下,人工时效和160 MPa应力时效过程中合金中析出相数量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相同时效时间条件下应力时效状态合金T1相数量较多,但其平均直径减小了约5~15 nm。这主要是因为外加应力增加了合金中的位错密度从而促进析出相析出。T1相在时效析出过程中并未受外加应力的影响而沿某个方向择优析出,无明显的应力位向效应,这可能与T1相具有更大的惯习平面变体上的形核与临界应力值有关。相比于人工时效,应力时效后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加,且在时效初期对屈服强度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u、Li含量及比例对Al-(3.2~3.9)Cu-(0.8~1.4)Li-0.4Mg-0.4Ag-0.3Mn-0.1Zr合金T8时效(155℃)时的时效析出行为的影响。上述成分合金Cu/Li比例会影响析出相的演化。延长时效时间会降低Cu/Li比例较低合金中θ′相的数量和尺寸,但导致Cu/Li比例较高的合金中θ′相的数量和尺寸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透射电镜(TEM)、原子探针(APT)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时效态Al-Cu-Mg合金中原子团簇对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时效态试样只含有小尺寸原子团簇(<100个原子),而170℃人工时效态试样出现大尺寸原子团簇(>100个原子),且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大尺寸原子团簇逐渐增多,并在170℃/8 h态开始析出少量S′相。小尺寸原子团簇对位错滑移的阻碍作用较小,在裂纹扩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滑移带,裂纹沿滑移带扩展,表现出较高的裂纹扩展速率;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延缓了Al-Cu-Mg合金在疲劳过程中的溶解和强化效应的衰减,限制了裂纹前端滑移带的形成,显著降低了裂纹扩展速率;S′相的析出阻止了位错往复滑移并减少了裂纹闭合效应,表现出较高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170℃/1 h态合金中大尺寸原子团簇数量密度较高,且没有析出S’相,因此具有较优的抗疲劳裂纹扩展性能。  相似文献   

6.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Mullite/Al-4.0Cu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用硬度测试(HB)、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温度对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和基体合金具有相似的时效硬化曲线及相同的时效析出序列,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峰值硬度降低、时析析出过程加快;莫来石纤维除了能明显提高Al-4.0Cu合金的时效硬度外,还能加速其时效析出进程,但对GP区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θ相的析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铝锂合金高强化成分设计的发展过程,综合了课题组主合金元素Cu、Li含量,微合金元素Mg、Ag、Zn及稀土(RE)元素等对Al-Cu-Li系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及析出相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铝锂合金中Cu/Li比例较低时有利于时效时δ′相(Al3Li)析出,但不利于强度的提高;而Cu/Li比增加则有利于时效时T1相(Al2CuLi)及θ′相(Al2Cu)析出,从而有效提高铝锂合金的强度。微合金化元素Mg能有效促进T1相形核析出,加速铝锂合金时效响应速度,提高T1相析出密度,进而提高铝锂合金强度;Mg+Ag及Mg+Zn复合添加能进一步促进T1相析出,提高T1相分布密度;Mg+Ag+Zn三元复合微合金化具有最好的促进T1相形核析出及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效果。在高Cu/Li比铝锂合金中添加微量RE元素将导致时效时含Cu强化相T1相及θ′相减少,降低铝锂合金强度。铝锂合金高强化成分设计的思路应是在Mg、Mg+Ag、Mg+Zn或Mg+Ag+Zn微合金化基础上,提高Cu+Li总量并保持较高Cu/Li比。  相似文献   

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2139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相变行为和析出序列,并测试了合金不同状态下的硬度及电导率,利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2139合金在时效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DSC曲线上出现3个放热峰,其峰值温度分别为171,230和276℃,分别对应着合金中的3个析出过程,即Cu原子的偏聚形成GP,Ω相在{111}<,Al>面上的析出和θ/θ相在{001}<,Al>的析出过程.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为:α<,sss>→GPzone,Mg-Ag cluster→Ω相→θ'相→θ相.在时效初期,由于固溶原子脱溶而降低了晶格畸变程度,从而使得电导率略有降低,而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导率逐渐升高;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温度达到330℃时,由于析出相发生粗化和长大而导致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透射电镜、拉伸等实验研究了2124合金在190和170℃加载时效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位错提供了足够的错配度,S相在各个方向上的取向和数量基本相同;外加载荷对Al-Cu-Mg合金中S相的择优取向没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其尺寸相对较小,外加载荷对GPB的尺寸和取向分布都没有影响;在190℃加载时效时S相的长大速率比在170℃要快;在相同时效条件下,大量析出较细的S相使施加载荷样品的屈服强度要高于未施加载荷的样品.  相似文献   

10.
对热轧态2297铝锂合金进行530℃/1 h固溶处理后立即水淬,然后在不同温度(150~180℃)和时间(0~160h)条件下进行时效热处理,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合金的微观组织,并测定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0.2)和伸长率(δ),研究时效温度与时间对2297铝锂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强度随时效时间延长而升高,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随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强度达到峰值的时间逐渐缩短,峰值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塑性则随时效时间延长或时效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时效温度为160℃时,时效初期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δ′相,峰时效态合金是T_1相、θ′相和δ′相共同强化,过时效态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T_1相。时效温度为180℃时,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T_1相,θ′相和δ′相的数量非常少。  相似文献   

11.
Some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hold that an individual's perception of others is influenced by his ow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more specifically, that a trait of low social value will be projected more into others, and that insight into the possess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reduces this distortion. These 2 hypotheses were tested by having a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rate each other (including themselves) on degree of friendliness or hostility. Agreement with group rating about self yielded the insight score. In general, the hypotheses were supported; the "friendly" Ss were most accurate in their perception of others, and insigh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ccurate perception. From Psyc Abstracts 36:04:4HL16M.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一生热爱美术作品,对版画中木刻兴趣尤甚.<野草>作为其"写心之作",亦呈现出一些与木刻版画一致的审美特征:一是具有木刻版画的色彩特征,多对比、多冷色,有阴郁的美感;二是具有木刻版画的力度特征,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处处刀锋毕现,遒劲有力,有一种"力之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焦炭在高炉内的历程及其变化规律的剖析,阐述焦炭热性能指标的意义,形象地把焦炭在高炉内的损耗分为三部分(M1,M2,M3)。指出M2对焦比及焦炭价格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铕的电化学还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阴极极板最为重要。研究了采用钛阴极进行铕的电化学还原常遭遇极板失活问题;并对极板失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认为钛阴极吸氢以及质劣钛材料是妨碍铕的电化学还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钛板脱氢的初步方案,以及尽可能选择质优钛板材料进行铕的电化学还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小型电源驱动设备,但其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对短路试验、过充试验、穿钉试验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中国电解金属锰发展态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湘波 《中国锰业》2008,26(4):27-29
对中国电解金属锰发展的市场态势、价格行情以及原材料供应情况作了初步分析,提出我国电解金属锰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夯实基础、科技创新,电解金属锰行业前景将会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7.
张世宇  高宗国 《包钢科技》2003,29(Z1):155-157
消化吸收德国西马克的公司的先进技术,总结制定管理的工艺标准,确保生产调试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荣光 《本钢技术》2007,(3):29-31
对本钢冷轧厂轧机工作辊轴承润滑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解措施进行了改造研究,最终采用工作辊轴承的油气润滑方式具有低能耗、易控制、润滑集中、润滑效果好、系统维护方便和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显微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显微维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建立了不确定度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各项因素,计算出了各因素的标准不确定度,得出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并给出最终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轴电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对马钢高速线材16#预精轧机案例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轴电流不仅影响电机轴承,更会造成轧机齿轮箱轴承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