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海油新闻网8月9日消息,历时100天,中国海油旗下的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在北极巴伦支海为两家俄罗斯公司的区块圆满完成三维地震勘探作业。至此,我国具备了在全球海域实施三维地震勘探作业的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在北极超高纬度和极寒海域完成三维地震勘探采集作业,"海洋石油720"也是国家交通运输部有记  相似文献   

2.
正当地时间2018年5月29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海洋石油760"船历时19d,圆满完成第二个南美洲阿根廷海域深水地震勘探项目。继五月初顺利完成首个阿根廷作业后,"海洋石油760"船仅用19h就高效完成工区转换和设备配置等工作,"零等待"打响了新工区作业第一炮。新工区主要针对前期勘探有价值区域进行加密作业,采用12000m超长缆、25m炮间距的高难度作业方式。首次在南美洲  相似文献   

3.
传统障碍物信息的提取方法主要依靠手工矢量化,优点是灵活性好,擅长提取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信息,但缺点是定位准确性差、时效性差、可重复性差和效率低等。本文介绍的物探工区障碍物信息提取方法主要针对高分辨率的无人机航摄影像,以及高精度的DEM数据,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加目视判读人工纠正的方法,能提高提取工区障碍物的效率和精度,更好地辅助解决物探生产中精细化生产、点位偏移设计、工区导航监控、工农赔偿及沙漠清线作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准噶尔盆地探区物探测量的特点和难点,针对该工区的物探测量提出了一些测量新理论、新方法,从而解决了困绕该地区物探测量的种种困难,完善了该地区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测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气企业为谋求新的发展,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某俄罗斯项目为国内企业首次承揽的大型陆地LNG核心工艺模块建造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国内极寒环境下的陆地建造开创了先例。北极圈内的极寒环境对电气设备的选型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对极寒环境下照明系统的设备选型进行了阐述,以便为后续类似环境下的照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海油成功实施了对渤海海域两座固定式导管架平台的拆除,这是我国首次进行桩基式固定平台整体拆除作业。本文结合两座平台拆除的设计过程,介绍了固定式海洋平台拆除过程中的工程设计要点,并对今后海洋平台的拆除作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结合胜利油田海上埕岛工区油轮井口采油、油品装卸运输等作业特点与胜利海域环境特点,探讨溢油事故的措施与对策,从而加强海洋石油烃污染物的治理。  相似文献   

8.
张志强  王德英  于海波  陈平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29(1):55-58,62,147,148
通过多种物探技术参数测试和对比研究,对渤海海域西部走滑断裂带进行刻画;应用海底电缆宽方位采集技术、属性分析和滤波相干技术,提高了断裂分析精度和微小断裂识别能力;利用叠后目标处理技术增强了地震同相轴连续性,提高了断裂和潜山顶面的成像精度。多种物探方法的应用识别刻画出了渤海西部海域复杂走滑断裂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并首次完成新近系右旋走滑位移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亚军  陈秋祥 《物探装备》2010,20(4):269-272
在陆上物探施工前需要进行工区踏勘、绘制工区草图,使用传统方法只能由人工来进行现场勘测、绘制,工作繁琐、效率低;而使用GeoXH数据采集器则只需将在室内扫描的背景文件输入到该采集器中即可现场获得高精度、多种格式的数据。本文分析了Tri mble GeoXH数据采集器的一些特点,探索提出了利用该设备在物探工区踏勘、质量检查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建 《石化技术》2023,(3):87-89
介绍威德福套管钻井工具在南海西部气田的应用情况。通过乐东气田8口井的13-3/8”表层套管和5口井的20”的表层套管钻井施工,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钻井成本和简化钻井工艺。在南海西部海域首次成功利用套管钻井进行气田开发井批钻,为今后套管钻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三维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航  刘英伟 《物探装备》2007,17(4):297-301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具有获取方便、分辨率高等特点。在牙哈三维物探工区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AutoCAD和TGO等软件功能,对这一复杂工区的物理点在室内进行合理地偏移设计,野外测量时直接放样偏移后的物理点,减少了野外测量的工作量,提高物理点选点的质量和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12.
网络RTK技术在平原地区的物探测量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物探测量的生产效率和物理点位坐标的准确性,关键的因素在于依赖很好的网络信号。在黄土塬没有网络覆盖的沟中。通过测量备用主机的信号中转功能,将网络RTK信号转为模拟RTK信号,解决了在黄土塬地区沟谷中物理点放样的测量问题,并在项目中成功应用,为类似工区施工提供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盆地是是中国四大海域目前唯一未见油气重大发现的海域,勘探程度非常低,截至目前已钻井近30井,多为3 000 m左右的浅井。为进一步探明该海域油气成藏情况,在物探资料的指导下,需在有利位置布置更多的探井。根据已钻井的作业提示,该海域上部为陆相构造沉积,下部为海相构造沉积,地质沉积和板块运动造成了较多的钻井地质风险,包括井下漏失、井壁垮塌、异常压力和H2S等风险。前期已钻井中,已出现了相应的井下复杂情况,此文主要针对这些地质钻井风险,根据地质沉积的理论研究,对这些地质风险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地层漏失的特征及类型、井壁垮塌的机理、异常压力的性质及H2S的形成条件;对照分析结果,根据当前使用的钻井技术手段,提出了后期钻井施工应对措施,为南黄海海域后期勘探作业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科技人员于7月底圆满完成了松辽盆地北部朝阳沟地区深层三维地震工区解释工程,为进一步探明该地区深层天然气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尹柱庭  畅鑫  畅毅 《物探装备》2010,20(2):121-124
本文在介绍卫星遥感照片的基础上,通过卫星遥感照片在物探工区踏勘和测线清线工作中的使用情况来阐述卫星遥感照片在石油物探测量中的应用,进而给出卫星遥感照片不仅可指导石油物探测量施工,而且还可用于物探设计以及物探后续施工。  相似文献   

16.
热敏绘图仪是物探采集施工作业中常用、易损而又需必备的记录、绘图设备。由于地震队工区条件差异大、绘图仪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就对热敏绘图仪的设备耐用性与维修保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下面以V12热敏绘图仪为例,介绍如何正确地更换热敏头、调整热敏头压力等操作、维护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7.
遥感影像作为地理信息和数据的重要来源,具有信息量大、方便、节约实地测绘成本等特点和优势,较之传统的地形图能更详尽地表现工区的地形、地貌等重要地理信息,对物探野外施工中的钻井、放线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文章主要论述了遥感影像在物探野外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包括遥感影像辅助野外物理点位的偏移设计、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同时对遥感影像在物探野外施工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勘探工区三维可视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14日至17日,川东北工区铁北1井1916m至1972m井段,成功采用德国贝克休斯公司垂直钻井技术施工,井斜由1824m的3.92°降至1972m时的0.6°,纠斜效果显著,为继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平均机械钻速明显提高。这是在川东北工区首次应用此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石油物探测量的生产实践,简要地论述了RTK测量成果质量检验的基本方法,实际作业精度以及评估质量的要求,可以作为物探测量技术人员制定物探测量标准和实际评定成果精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看点     
<正>全球最大采集项目在阿曼启动中国石油东方物探阿曼项目8622队日前在阿曼BSRS工区正式开始6万道24小时满负荷高效施工作业。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陆地采集项目,使用总设备6万道、活动排列5200道,采用24小时同步滑动扫描技术。四川探明3个区块页岩气储量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日前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